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技工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現代職業由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由動作技能向心智技能、由藍領勞動者向白領勞動者三大跨越的實現,作為培養現代勞動者的技師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也面臨著轉型和調整。
關鍵詞:技校;教學;改革
為順應時展,面對當代生源和學生特色,對一些陳舊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對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闡述。
1學生教育方面
1.1改革教學內容,開設心理健康課程:針對技工學校學生的特點,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很有必要,也是技工學校教學內容改革之一。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外職教的教育觀念是人格本位教育,而企業對人才需求的重心也已從能力轉移到人格。“禮貌、同情心、誠實、堅強的意志、集體主義精神、熱愛勞動“這六種基本心理是重要的心理素質。在人格輔導中,我們要圍繞這六個方面來進行。在技工學校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中的許多情緒和個性障礙,如厭教厭學、自卑都源于對學習的不適應,通俗地講,就是不會學習。反之,學習狀態良好的學生,表現也較好,相對心理問題也較少。由此看出,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是非常重要的。1.2加強特殊群體的研究,設置“懇談會”:據有關部門問卷調查顯示,當遇到煩惱的時候,7%的青少年悶在心里,61%的青少年表示不知向誰傾訴。在著名的“霍桑實驗”中,包括“談話試驗”,即專家們利用兩年多的時間,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余人次。在談話過程中,專家們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并進行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不準駁斥。這一“談話試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產量大幅度地提高。原因在于“談話試驗”讓工人把對工廠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的不滿發泄了出來,從而心情舒暢,干勁倍增。社會心理學家把這種奇妙的現象稱為“霍桑效應”。技工學校可以選派有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的教師,靈活運用“霍桑效應”,設立諸如“懇談會”之類的活動場所,讓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在校期間所有的“冤”“苦”都有地方傾訴,讓他們平時就能把浮躁之氣、學習壓力、人際關系、感情困擾、對學校管理的不滿通通發泄出來。同時,教師又可以通過“懇談會”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傾聽學生的心聲,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2教學方面
2.1更新課堂教學觀念: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起點,是讓教師必須具備現代教育的觀念和意識,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理念、開放教育的理念、能力教育的理念及發展創新教育的理念。唯有這樣,課堂教學觀念才能得到全面更新,教學改革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唯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真正開放,課內外才能有機統一,課堂的利用率才能提高;唯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更注重“知”和“能”的結合,職業能力才可能是結構性而非點式、線性的,實踐才不至于淪落為理論教學的點綴,職業能力才有可能適應就業與今后的發展與創造。2.2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開拓創新是提高執行力的動力源泉。為了增強責任感,提高執行力,教師要著重解決好教學工作中思想保守,工作不主動、不創新,死搬教條,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等一系列問題,學會分析和把握技工院校教學中的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和新要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敢于突破思維定勢和傳統經驗的束縛,善于創新觀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進一步樹立敢于開拓、勇于創新的精神。敢闖才能創新,創新才能突破,突破才能前進。(1)制定以就業為導向,兼顧升學的教學目標。技工教育要在培養學生直接成為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勞動者的同時,兼顧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以及適應職業變化能力的培養,要從遠處著眼,增加基礎性、通用性、復合型的教育教學內容,為學生長期的工作、生活和發展服務,為今后的教育和培訓創造接口和條件,即兼顧就業和升學的雙重目標。因此,專業改革和課程設置應關注行業、企業的最新發展,根據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狀況和基本要求,結合技能鑒定考核,突出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流程和新方法,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設施。把工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實現優秀工業文化進校園、優秀企業文化進課堂。(2)改進教學方式方法。針對技工院校學生的現狀及特點,教師可以采用分層特色教學:將文化基礎較好的少部分學生劃為一部分,培養的主要目標是升學,除專業課程的學習外,要加強其文化課的教學以適應大眾化高等教育的需求;將絕大多數的學生劃為一部分,定位為就業,在保證文化基礎課的同時,將重點放在專業實踐與專業理論的學習中,以滿足社會行業、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在職業教育基本原理的指導下,技工教育應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將“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建立融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為一體的“理論與實訓一體化”教學模式、“雙元制”教學模式、“MES”教學模式等;通過整合理論課程與實踐性課程,使其在課程結構上融為一體;在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開發課程,編寫教學方案,形成模塊化課程體系;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培養一體化職教師資,營造一體化教學環境,使一體化教學改革得以充分實施。在專業課教學安排中,增加技能比賽的內容是十分必要的。技工學校學生雖然文化基礎差、厭煩枯燥的理論,但是在學習專業技術、動手操作方面卻有很大的熱情,教師應當利用這一特點加大實習課力度,將專業理論融合到實習課教學中。在專業課實習中,學校可留出一定時間,搞專業技能比賽,利用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習興趣;學校可以與職業技能鑒定部門聯合,使技能比賽的優秀學生直接獲得職業等級資格證;學校還可以設立獎學金,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賽興趣。另外,教師還應當努力提高講課藝術。所謂講課藝術,實質上就是教師的知識能力,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方式方法以及講課美感這三者的總和。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利方面。總之,做熟則死,求變則生。技工學校是為社會的職業活動直接服務的。技工學校只有加強對技校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心理方面的研究,依靠有能力把握現實職業環境、有能力創新的教師,不斷更新課堂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才能使技工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得到最有效和最根本的保障。
作者:陳瑜潔 王新淑 單位:石家莊市機械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