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評價模式下教育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深化教學模式改革
傳統的中職職業教育、教學計劃性太強,理論高于實踐,普遍采用演繹式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沒有良好的知識基礎,無法掌握完整的學科體系知識。說明這種學科體系的教學模式已完全不適應中職職業教育,必須進行教學模式改革。深化學校教學模式改革,可以通過項目教學、模擬教學和崗位教學,提升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創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崗位化教學。
1.1創新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教學
教學模式改革的關鍵在于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深入結合,創造性地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實現“理實一體化”。使學生的課堂教學與企業實訓相對接,理論課與實踐課并進,穿插進行,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在時間、空間上有機地融為一體。項目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項目教學的創新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深入企業調研,與企業專家共同研究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項目,并進行項目教學評價。將企業真實生產產品引入校內生產實訓基地,并將真實產品經教學轉化,開發出能夠開展教學的教學項目。
1.2深化崗位化教學
實現課崗對接,即學生開設課程與企業崗位相對接。主要學習針對數控專業崗位的主要技能知識。突出職業崗位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崗位教學法根據企業具體崗位的工作情況設計教學方案,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了工作過程,真正實現了學習與崗位的無縫對接,實踐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成多組,互相配合,按工作流程同時進行崗位實踐。崗位化教學實際就是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是針對與數控專業緊密相關的職業“行動領域”的工作過程,從中小微企業提取典型工作任務,按照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采用“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和評價”六步法組成完整的“行動”過程。在教師的組織、協調與引導下,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通過獨立自主與同伴合作中“獲取資訊、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反饋評價”,在親自“動手加工零件”的實踐中,掌握相應的職業技能、習得對應的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知識和能力體系。
2改革以技能鑒定為核心的多元化評價模式
充分利用企業專家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根據行業發展趨勢,運用行業前沿信息,共同制定和實施專業培養方案,調整教學計劃,合理設置課程,修改教學內容,改革以技能鑒定為核心的多元化評價模式。充分發揮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企業行業專家的作用,共同建立學校內部評價與社會外部評價相結合的、科學的、完善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具體內容如下。
2.1評價模式的多元化
在企業專家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將課程標準、教學設計、典型職業活動目標細化,以崗位和職業資格能力要求為依據,以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制定多層面的評價標準。
1)根據工作過程中的表現,對學生專業知識、新工藝、新方法、工作態度、工作質量、合作態度、創新意識、客觀處事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
2)根據企業要求和專業實際,參照課程標準,將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作為評價教育教學質量的依據,制定過程性考核方案,確定有針對性、分層次的考核內容和評價標準。一是評價標準細化,校企雙方依據課程標準對考核內容、考核方式、考核標準、考核工具進行認真地設計。二是評價內容多元化,在評價標準中要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如出勤、學習態度、行業規范、專業技能、任務效果、職業素養等。三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學生、企業共同參與評價。在專業課程中引入企業評價,使學生技能水平更接近工作實際。學生在自評、他評的活動中學會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整。四是評價方式多元化,采用任務考核、項目考核、案例分析、技能大賽、成果展示等多種方式進行。
2.2建設以技能鑒定為核心的評價模式
改革傳統的理論考試形式,采用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技能鑒定形式。每年通過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及時了解企業行業對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學校專業教師與企業行業專家共同制定理論考試內容和實際操作考核內容,并適時修改。技能評價分階段評價、技能鑒定型評價、技能鑒定和生產評價。階段評價采用學生小組互評、個人自評、專業教師抽查評價相結合方式進行,重點是實訓過程中操作規范評價、過程質量達標評價。技能鑒定型評價是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根據教學計劃結合國家工種職業標準,進行學生技能綜合評價,重點是學生實訓課業標準。技能鑒定由行業技能鑒定機構按照相關標準對學生進行國家技能水平鑒定。將學生各項考核情況及生產實習情況匯總、分析、反饋,進行生產評價。通過分析評價結果,結合社會需求動態調整專業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以技能鑒定為核心的評價模式雖然屬于終結性評價,應該以具體的產品來實施評定。但是由于進行的是職業教育,所以在實施過程中也要同樣重視項目加工過程評價,重視每個學生動手操作的每個步驟,重視每個個體的情感及職業素養,從而激勵學生改進工作和學習,為企業培養輸送優秀人才。
3結束語
總之,現代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要求中等職業教育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校企合作為切入點,必須依靠山西當地市場和企業需求,才能推進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構建與企業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具有區域經濟發展和校本特色的數控專業課程,創新教學模式,擴大和深化校企合作、產教結合是實現改革的關鍵。學校必須在與原有合作企業進一步深化合作內容和提高合作質量的基礎上,繼續尋找新的實訓基地,新的合作企業和合作項目,進一步提升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職業教育的最優化培養過程,提高畢業學生就業質量。因此在實際操作和運行中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問題和困難,必須做好應對問題和解決困難的心理準備,從而使改革順利進行。
作者:王小玲 單位:山西省工業管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