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藝術教育改革問題及解決措施,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推動教學改革,調整課程組合,優化專業結構
我國的高校應該設置與我國的人才培養需求相對應的課程。為了能夠讓課程最后能夠反映出來學科的主要知識,所以在進行課程安排是應該注重基本素質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因此安排教學課程時,要進一步加深教學目的深入,使傳統的封閉式教學轉變為開放活躍的課堂家偶爾,貫徹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二)調整培養目標,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藝術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促進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的綜合發展,在對高校學生進行教育培養的過程中,我們只有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才能培養出適合我國發展需求的綜合型現代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隊伍在不斷學習的同時不斷的與同行交流,嘗試運用國內外同行中先進的教學理念,總結比較自身缺陷不斷提高教學經驗、走在學術前沿。
(三)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我國高校教育新事情的又一項重要任務。而加強實踐教學是達成這一目標的主要措施。在進行教學改革時,學校應該注重與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實行開放自主的實踐教學法;除此之外,學校也應該從管理制度上進行改革,在安排學生完成課程設置的教學實踐外,也應該允許學生進行一些課程以外的自主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的創造積極性得到激發,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高校藝術教育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素質教育流于表面,成果不明顯
我國很多高校對于人才全面發展的改革目標存在解讀錯誤的現象。一些高校在進行素質教育時,在宣傳提高學生素質上下了很大功夫,卻錯誤的將素質教育狹隘的理解為學生學習素質的提高和知識儲備的積累,從而只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進行了調整,有些還擴大了教學課堂所占的比重,與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背道而馳。
(二)教育評價標準沿用傳統,僵化單一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仍然采用傳統的人才評價標準。我國傳統的藝術教育模式中存在許多固有的缺陷。第一,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本應采用針對不層次的學生設置相對應的評價模式的方法,傳統模式“一刀切”的以分數論卻使很多學生的自我素質得不到充足的體現;第二,在對教師進行評定時,不結合學生課堂反應和評價,僅僅依照教師自身取得的科研成果,教學課時和等為參照依據,不能激發教師的課堂教學積極性。
(三)培養模式的單一性,不能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我國絕大多數高校仍然堅持的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的個性發展如何其實是被忽略掉的。在這樣的一個培養過程中,學生就像是流水線上的產品,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和自我特色。但是在當下的時展過程中,發展不再僅僅是依靠量的累積就能夠取得的,更重要的還在于創新以及自身的特色,對于人才的需求來說就是要求人才在有著足夠的專業積累的同事還要有個性,有創造力,有對于未來的預見能力。也正是因為如此,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個人創造既是人的自我發展的需求,也是高校在改革過程中貫徹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必然要求。
(四)忽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實現缺乏持久的動力
在我國的教育發展中,教育是要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而當前我國的高校教育不僅僅在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上存在缺陷,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中也有著硬傷,首先,可持續發展要求教育改革要有前瞻性、未來現實性和可持續性。但是目前我國的高校教育改革從教育模式、評價標準、師資建設、課程安排等等方面來多大多墨守成規,不是積極主動考慮到未來的社會需求進行研究和創新發展,進行主觀調整;而是被動的去時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往往具有滯后性。其次,當前高校學生接受的教育中,學習的知識多,培養的能力少;專業知識多,實踐內容少;學習知識多,素質教育少等等問題依然存在。這很不利于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自我個性的發展,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缺少自主學習和自我創造的能力,缺少持續的發展能力,不能夠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時代的需求。
(一)從思想上改造學生評定的標準,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在前文中,我們已經指出了傳統的藝術教育評價體系只注重對結果的評價,從而忽略學生和教學發展的可持續性,在現代的教育發展進程中有著非常明顯的負面影響。為了保證當前的藝術教育改革能夠正確的貫徹以人為本方針,實現促進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我們必須在思想上改造高校對于學生評定標準,以此為思想基礎,構建一個新的具有創新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相對比較柔和符合我國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具有正確的導向作用的新的評價體系。
(二)高校要改革自己內部的管理體制與相關機制
高校要盡快實現自身管理體制與機制的轉型性,適應新時期藝術教育目標與功能的轉變。高校實現自身內部體制與機制的轉型性對于高校自身來說,不僅可以實現高校對于社會發展實際的可適應性,也能夠是自身的發展占有先機,忽悠自身的發展前瞻性;對于學生來說,合理的管理機制更能夠促進自身的全面可持續性發展,也能夠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
作者:徐瑞 單位: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