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籃球運動教學理論與訓練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前言
伴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問題越來越關注。為了順應時展的潮流,各個高校都開展了相應的體育教育和實踐的課程。由于這是一門新世紀的課程,有一定的時代特色,很多老師剛教授這門課時經驗不足,不能完全把教學目標和理念貫徹到實踐中去,往往過分看重理念,缺乏實踐經驗。因此,研究籃球運動教學理論與訓練實踐至關重要。《籃球運動教學與訓練》這本書系統地闡述了籃球運動的技巧、戰術以及相關的理論知識。不僅如此,此書還結合實際情況,根據我國普通高校開設的籃球運動課程的教學現狀和實際情況,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籃球運動的歷史演變和發展,并且對于如何教學也給出了詳細的建議:根據學習時間和掌握程度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這三個不同層次,一步一步來提高學習籃球運動的科學性和效率。
二、主要論點
(一)調整教學內容
教授籃球運動這門課的老師,在制定教學內容時一定要注意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對以往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篩選,最終確定好教學大綱。其中要注意的是,教學內容應該合理的分配理論知識和實踐環節各自教學的課時,理論與實踐是籃球運動訓練的重要課程,以前的教學過于注重理論而忽視了實踐訓練的環節。學習籃球運動課程的學生主要學習任務就是要學好關于競技體育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要做好運動訓練方面的基本訓練,從而掌握籃球運動訓練的基本能力。按照前面討論的結果,我們對籃球運動訓練方面的課程做了一定的改建,首先我們擴展了籃球運動訓練的理論授課內容,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籃球運動訓練學習的科學選材方法、籃球運動訓練研究的工作與方法以及球隊的領導如何代領和管理隊員的方法等理論課的部分教學內容。這樣的改變成功彌補了原來教學方案的欠缺與不足。最后還加強了實踐運動訓練,加強對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訓練和鞏固,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平時不定期舉辦比賽等活動。教學方法不能一成不變,應該順應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加深學生對籃球運動訓練專項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增強學生從事教學、訓練或者科學研究等等方面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二)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相結合
學習籃球運動一定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避免單一枯燥的理論教學,在學習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授理論知識后注意言傳身教,在此基礎上開展實踐活動消化理論知識。由于上籃球運動訓練課的學生不一定都是體育學院的,籃球運動基礎參差不齊,實踐能力也會有較大的差距。一般體院的學生運動技能水平都比較高,運動實踐經驗也比較豐富,但是文化基礎理論學習能力都比較差;而其他學生都是運動技能水平和運動實踐經驗比較差,文化水平比較好。針對這種現狀,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分班教學,每個班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對于那些運動技能高的學生,應該對他們加強理論知識的教授。對于其他運動經驗缺乏的學生,除了要求他們掌握必須要學習的基礎知識以外,應該把精力主要放在實踐運動上,一方面系統地學習籃球運動訓練的技能,了解、熟悉并掌握這些重要的運動技能;另一方面全面地學習專項理論知識,教會他們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并結合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親自指導他們的實踐活動。這種有針對性的學習,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有效地避免了盲目的教學。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質量。
(三)完善教學設備
完善教學設備,保證學生實踐訓練時有很多設備可供選擇。實踐是理論的唯一檢驗標準,教學設備的先進性和齊全性,是保證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許多高新的技術方法產生了,科學的訓練法在教學中必不可少。因為教材上的內容都是幾年甚至十幾年才修訂一次,跟不上瞬息萬變的時展的要求,使得學生所學的內容跟不上時代的進步。因此學生應該在設備齊全的環境下進行實踐運動訓練,來滿足籃球運動發展趨勢的需求。老師也應該注意到這一點,不要完全照著教材講解,應該適當補充教材內容,把教材上陳舊的內容去除,增加當今籃球運動發展的最新趨勢、最新技術、最新動態以及最新的訓練方法,從而達到現代籃球運動訓練的最終目標。
三、評價與反思
為了提升教育水平,教育部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于近年下達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運動訓練專業規范》條例(簡稱規范)。《規范》中進一步確定了如下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競技運動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從事專項運動訓練的基本能力,從事運動訓練教學、訓練、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對比《規范》所提出的標準,長期以來執行的傳統教學方式及內容很多都不達標,教學方式不科學、內容陳舊、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時安排不規范等,繼續采用原先的教學培養方案將很難達到《規范》中的標準。《籃球運動教學與訓練》無疑在這方面作出了實質性的貢獻,可供一看。
作者:苗清 單位:河南城建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