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整體語言教學理論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該理論認為語言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語言技能的學習不應該被分割成聽、說、讀、寫,孤立地學習。教學應該從整體出發,使聽、說、讀、寫技能同時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語言需要在整體的背景中進行學習,語言學習是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然后再回到整體的學習過程。整體語言環境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學習。整體語言教學重意義、重整體、重綜合技能。對于EGAP教學而言,教學可采用語篇教學的方法,通過語篇學習,了解語篇結構和內容,熟悉學術語篇的構成方法。通過語篇的組織,熟悉和掌握學術語篇的宣講技能。在這樣一種有意義的學習中,學術語言和技能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以同時發展。
2.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為交際目的而存在的社會現象。
語言知識不等于語言運用。不應人為地將知識和技能分割開來,孤立地培養,而應當通過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加以培養。有鑒于此,EGAP教學應努力使學生置身于學術交流活動的真實環境,提供學術講座音頻和視頻材料,鼓勵學生撰寫學術報告并進行宣講,組織學術討論。通過這樣一種模擬的真實的環境,使學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學術英語交流中的語言知識和交流技能。
3.整體語言教學主張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考慮和尊重學生的需求、興趣和特長,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有意義地、持久地學習。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促進者。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團隊合作和同學間的交際互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EGAP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專業特長設計教學活動,布置學習任務,及時與學生溝通和協商,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確保學習任務的按時完成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組織學生自評和互評學習效果,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促進學生的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術英語交流能力。
二、整體語言理論的具體應用
整體語言教學理論強調語言教學的整體性、語言運用的社會性和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觀點,為非英語專業碩士生學術講座聽力、學術報告寫作以及學術報告宣講等學術英語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學術報告宣講是國際學術會議中主要的交流形式,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熟悉和體驗學術宣講過程,掌握學術宣講語言和技能,筆者在教學中以整體語言教學理論為理據,進行教學實踐并取得初步效果。
(一)教學的基本環節
1.理論指導(TheoreticalInstruction)。
開課之初,教師將對分散在教材各個單元的學術宣講話語、宣講技巧和方法進行整合,補充和豐富有關內容,按照撰寫和宣講學術報告的流程,完整介紹學術宣講的語言和策略,強調要點,布置理論自學,為學生撰寫和宣講學術報告提供前期的理論指導。
2.講前準備(ReportPreparation)。
經過理論學習,學生對于如何撰寫和宣講學術報告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們將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研究興趣確定報告的主題,收集資料,根據撰寫和宣講學術報告的理論知識,組織和完成學術報告的發言稿和PPT。教學班學生來自學校農學、植物保護、資源與環境管理、園藝、食品科學、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生命科學等多個學科專業,學術報告主題豐富。教師在這一環節將與學生充分協商報告主題,幫助學生完善報告內容,確保教學后續環節的順利進行。
3.學術宣講(AcademicPresentation)。
學術報告宣講人將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在課堂上宣講報告。報告的主題和點評的要點將提前交給學生聽眾。報告宣講中,學生聽眾不僅要聽取報告內容而且要留意報告語言和技巧的運用。報告宣講后,學生聽眾與宣講人先就報告的內容進行目的語的口頭交流,然后進入講后點評環節。
4.講后點評(AudienceEvaluation)。
澳大利亞課程中心主任DavidNunan認為講后點評不僅包括評價本身(Assessment),還包括了對評價結果的理解和依據該評價結果應該采取的行動。因此,我們采用講后點評法,組織和引導學生對宣講報告的開場、結尾、結構話語的使用、PPT的輔助效果、圖片圖表的解釋、聲音的運用和體勢語的使用等進行討論和評價,直觀地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學術宣講的語言和技能。
(二)教學結果與討論
收集資料,撰寫、宣講和點評報告的實踐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用英語進行學術宣講的技能。在宣講報告的準備階段,學生通過報告內容的組織以及宏觀表達(Macro-structureSignals)和微觀表達(Micro-structureSignals)的實際應用,加強了寫作的邏輯性、連貫性和一致性。宏觀表達和微觀表達的學習和使用不僅幫助學生了解了這些表達的不同作用,較好地掌握了學術宣講語言,而且幫助他們建立了形式圖式,使他們在學術講座中得以更好地把握講座內容的整體結構。教師在這一階段針對學生報告中核心內容比例失當以及報告內容一致性不夠的問題,運用美國專業演講者Morgan和Whitener的組稿方法,指導學生從核心問題出發,向外擴展來組織講稿,刪除了報告中不必要的細節,進而突出了報告的要點,完善了報告的內容。點評和討論宣講報告讓學生明確了理論學習階段的模糊認識,改進了報告宣講階段的不足,真正掌握了學術宣講話語和基本技能。正如美國應用語言學專家MichaelRost在論及學術講座研究方法時所指出的那樣,讓聽眾來評價學術講座的效果,尤其是講座中的不足,是一種有效的學術講座研究方法。通過點評,學生明白了怎樣簡化PPT演示文稿、如何確定幻燈片的數量以及演示文稿與宣講的配合問題。宣講人對自己的表達速度有了更好的掌控,更加注意自己的體態語言。對圖片圖表解說的點評和討論,發現并解決了宣講人圖表解釋前不提示、圖表中解釋部分不明示以及講解與聽眾理解不同步等問題,幫助學生熟練了圖表解說的基本方法。
三、結語
基于整體語言教學理論的碩士生EGAP教學,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完整的實踐體驗,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當然,這種教學需要任課教師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和協助學生完成實踐任務,同時學生的積極努力和認真準備也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作者:宋葵 單位: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