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教師效能感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教師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而教師的效能感會明顯影響到他們的教學行為和教學動力。本文分析了教學改革環境下,影響大學英語教師效能感的因素,以及提升英語教師效能感的對策。
關鍵詞:
英語;教學;教師效能感
一、教師效能感
教師在教學環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教學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影響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因素。根據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教師在教學上的效能感是指教師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相信自己有能力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影響。教學效能感可以分為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兩個方面,一般教學效能感指的是教師對教育對學生發展的作用、影響,對教與學之間的關系等問題的一般看法;而個人教學效能感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成果的認知和評價。教師的自我效能感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活動中形成、發展起來的,而教師自我效能感的不同,會明顯影響到他們的教學行為和教學動力,經調查發現,高效能感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上更加投入,愿意接受挑戰性的教學任務,更加關注學生對課堂的反饋;而低效能感的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學生接受程度明顯呈現悲觀的態度,不愿做出改變和接受新的方式,很難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去實施和應用。
二、教學改革環境下,影響英語教師效能感的因素
第一,按照《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重在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獲取模式,教學的目的由單純的傳授知識的技能轉向重在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并提出了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增強終身教育的意識。教學改革不僅僅在教育理念方面,還有教學手段和方法上的創新。在信息化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的當下,對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學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以網絡技術為支撐,這些新要求都給教師帶來了多方面的挑戰。面對新的挑戰、新模式和新手段,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再適用,傳統的教師角色也發生動搖和解體,引起來效能感的降低。[1]第二,通過數據調查顯示,大學英語教師的課時量很大,有超過一半的教師周工作量為8-12學時,甚至有接近1/4的教師周工作量達到了16學時以上。這樣超負荷的課時工作使得教師身心疲憊。每天置身于重復、繁重的工作之中,教師根本沒有時間認真準備課堂和學習新的教學改革動態,也無暇顧及與同事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學的水平一直停滯不前,每天處于疲憊應付的狀態,也難以形成較高的教師效能感。[2]第三,從理論上上講,大學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教學。但是跟教師的職稱評定和職務晉升最直接掛鉤的卻是科研成績,高校并沒有重視對教學工作的認定和考核,這樣的考核導向必然導致高校教師對教學工作失去熱情,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研究教學上,降低了教學上的自我效能感。而有的高校教師像上文分析的課時工作量大,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科研成果,導致在學校各項考核中處于弱勢,無法得到晉升和認可,更加降低了其教學效能感。[3]
三、教學改革環境下,提升英語教師效能感的對策
第一,環境是一項軟背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教師的工作動力。塑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比如校園在物理環境上,應該創設優美的校園環境,建設適合的校園建筑布局,給教師在工作環境上提供便利和舒適的心情。另外,從文化環境上,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塑造能夠體現學校特色的校風學風,優化學校人際環境,協調好師生之間、教師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教師潛能的發揮,加強教學效能感。第二,在教學管理上要充分尊重教育發展規律和教師的個人成長規律,尊重以人為本,實施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比如在安排課時量方面,要根據教師不同的能力和教學工作有針對性的安排,尤其是剛入職的青年教師,缺乏教學經驗,需要進行學習和觀摩,學校應該適當減少其工作量,讓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教學準備和觀摩學習。為青年教師搭建“傳幫帶”平臺,以老帶青,可以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讓有經驗的優秀教師引導幫助剛入職的青年教師,幫助青年教師盡快熟悉教學工作,免去很多挫折和迷茫,增強了教師效能感。第三,行動的成敗是影響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在教學方面也不例外,有過多次成功經驗的教學經歷會提高教師成就感,反之,失敗的經歷會讓教師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不信任,漸漸地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更不用提效能感了,而判定成功、失敗的一項重要因素就是教學的目標。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定位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目標太高,總是體會失敗,必然導致沮喪,而目標太低,很容易就能完成,也不能獲取任何的成就感。因此,要指導教師制定難易合適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夠完成的目標是最能夠增強教師效能感的。第四,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分析的過程,也是對自己的工作不斷總結、進步的過程。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反思越來越受到各個階層的關注,教師在教案、教師日志里都要體現出對自己教學活動的回顧和分析。只有在不斷回顧總結的基礎上,才能發現自己教學能力的優勢和弱勢,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及時作出調整和改革,提高教學能力,增強教學效能感。
作者:席娟芳 單位:長沙醫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玉升.大學英語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影響因素及提高策略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3)。
[2]高四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環境下教師效能感研究[J].外國語文(雙月刊),2011(10)。
[3]劉俊.大學英語轉型時期提升教師效能感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