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針對電子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有關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電子電工基礎課程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其中主要有重理論輕實驗,實踐平臺單一,實踐內容設置與能力培養缺乏適應性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闡述了如何深化電子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其中主要有拓寬知識面,強化能力培養,構建一體化的電工電子基礎實驗課程體系,完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體系,將創新實踐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等。
關鍵詞:
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創新能力
電子電工基礎課程屬于一門高等學校的通用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的核心課程,這一課程的最大優點在于其具備著量大面廣的特點,同時這一學科的教學內容所涉及的范圍較廣,甚至包含了大部分電子信息學領域。對于學生的工程意識、實踐能力以及教育創新精神的培養等方面存在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大部分學校開始對這一學科的教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部分學校只是紙上談兵,因為觀念和條件上具有一定的限制,導致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1.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1重理論輕實驗
一般情況下,有些學校將實驗教學視為理論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輔助環節,所以實施實驗時,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夠重視。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實驗內容的學習也不夠重視,并且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1]。部分學生不夠勤奮,對實驗數據進行摘抄時蒙混過關。加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做出重點培養,過于重視學生對數據的摘抄,使學生動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導致學生對實驗學習的興趣度不高。
1.2實踐平臺單一
開展實驗教學時,有些學校的實驗課程和理論課程相沖突。更加關鍵的是,學生開展實驗學習過程中,現場沒有專業的教師對其進行指導,致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并且使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并沒有主動做實驗練習,一些學校設置的開放性實驗室形同虛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培養學生能力的認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還持有傳統的教學觀點,過度的對實驗細節和內容進行講解。甚至存在教師使用PPT展示電路的連線,讓學生對線路進行連接,這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具有嚴重阻礙作用。部分學校讓學生在實驗板上根據教師講解的內容,對不同實驗進行操作,然后將實驗結果填寫在已有表格中,進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一定限制,與此同時,導致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
1.3實踐內容設置與能力培養缺乏適應性
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開展實驗教學過程中,不具備較高的綜合性。所開展的試驗,輕視設計,并且缺乏相應的實踐性,對于學生的創新教育和創新訓練的重視度遠遠不夠,進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被降低[2]。
2.深化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2.1拓寬知識面
在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構建具有一定綜合性的電工電子基礎理論課程體系,使其凸顯出“三航”特色,構建出一個具有綜合性電工電子基礎理論課程體系。電子電工基礎課程主要指的是電子信息類學科共同基礎以及公共平臺,不管是電子信息,還是電氣自動化,均需要結合這一平臺實施教學。同時,航空、航天以及民航等均屬于普通自動化的核心內容,同時也是機電高度綜合的領域,其屬于一個較為系統化、數字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等特點。所以,為了,滿足其對人才的需求。需要參照一些一流學校的課程,以傳統課程體系為基礎,將“自動化控制原理”、“現代化控制理論”以及“運動控制系統”等相關課程,并且建立基礎較為豐厚,學科之間可以相互交叉的,強弱電之間可以進行綜合的電子基礎體系,進而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綜合能力提供了便利條件。
2.2強化能力培養,構建一體化的電工電子基礎實驗課程體系
多年來,傳統的電子電工實驗課程已經獨自成為一堂課,但是過于強調實驗課程所具備的完備性和系統性,實驗內容以及理論課程之間嚴格對應,這就導致實驗內容被束縛,容易導致課程之間出現相互隔離的現象。與此同時,實驗教學內容和理論教學內容之間存在重復現象,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還使跨界課程、綜合性實驗等難以實現,致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受到一定的制約。所以應該將實驗課程學科的本位的制約打破,科學整合實驗內容,使實驗課程被強化,使其具備一定的整體性。例如“電路實驗”等課程進行分階段實施,令其跨越多門電工電子基礎理論課程[3]。
2.3完善學生課外科技創新體系,將創新實踐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學校應當全面性的整合學校的資源,對智能化控制系統以及嵌入式系統進行建立。此外,學校還可以為每個實驗室配備專門的指導教師,專門負責實驗室的日常運行,同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實驗室的管理中,實驗室向全體學生開放。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并搭建相應的技術創新平臺,教師可以將一些國內外技術創新大賽的作品作為參照,將國內一流學校教師的科研成果作為載體,對學生進行鼓勵,在學校內開閘相應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活動,使自身的能力被提升,并且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學習。多個層面為學生的創新實踐活動進行大范圍的資助,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參加科技創新的愉悅感,進而積極主動的開展實踐活動,進而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可以在學校內設置開放式實驗室,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培養學生對實驗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創新意識,進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實驗學習,使自身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共同參與實驗室的管理,還可以將一些優秀作品作為參照,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其學習積極性被提高。
作者:郭剛花 單位:許昌電氣職業學院許昌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姜鳳利,樸在林,王義明,黃蕊,孫炳新.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網絡教學改革與實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196-199.
[2]周靜,侯世英,孫韜,李利,張立群.電工電子基礎實驗開展創新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4,12:119-121.
[3]劉明亮,劉麗英,柴志軍,王云霞,韓雪冰,孫來軍,曲偉.電工電子基礎實驗中心學生就業能力發展研究[J].學理論,2015,3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