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體質健康標準體育教學改革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2014年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詳細規范了學生體能素質測試的科學內涵與標準,為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改革依據,對職業教育視野中學生體能素質提升產生了深遠影響。文章立足于新標準的實際要求,在考察新健康標準融入體育課程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的基礎上,深入探討開展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途徑,以期為我國職業教育人才體質的培養與提升提供助力。
關鍵詞: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影響
引言
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充實了我國經濟轉型所需的技術人才資源,但不斷下滑的高職學生體能素質敲響了大學生健康體魄養成的警鐘,基于此,國家出臺了以學生為主要適用對象的體質健康標準,詳細規范了高等教育主力軍的健康及運動問題,高職學生的健康促進工作逐漸成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的主要價值取向。體育課程作為高職院校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主要教育途徑,急需依據國家體質健康標準的相關原則,深化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構建以高職學生健康體魄養成為核心的體育課程教學系統。文章立足于2014年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根本要求,從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發展現狀及問題入手,在考察新健康標準融入體育課程教學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的基礎上,深入探討開展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途徑,以期為我國職業教育人才體質的培養與提升提供助力。
一、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概述
建國以來,為增強青少年體質,促使祖國未來的棟梁健康成長,我國始終堅持不懈地推行著符合各個時期學生體能素質實際需求的系列政策和措施,規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方案與評價標準,鼓勵學生科學地開展體育鍛煉。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往的健康標準因過于重視學生的自主性,造成身體素質測評比率降低,未能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人心,針對當前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佳的現狀,有關部門于2007年出臺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有效遏制了學生體質狀況下降的趨勢;時代的變遷促使國家進一步調整學生體能素質鍛煉標準,在深入調研分析的基礎上,2014年我國重新修訂了健康標準,這就是新標準的由來。新標準補充了原有標準的不足之處,詳細規范了學生體能素質測試的科學內涵與標準依據,對必測項目進行強制性規定,取消選測項目,并開展身體形態、機能等共性指標的統測,力求達到綜合測試學生全面身體素質的目標。
二、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現狀
在改革語境下,職業教育事業的推進成效顯著,飛速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與加快就業方面貢獻頗多,為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技術人才保障。職業技術人才的體能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向,也成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必須關注的問題。當前,高職院校主要通過體育課程教學實現學生體質鍛煉的要求,作為公共基礎課程,高職體育教學立足職業教育發展基點,緊密結合國家出臺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求新求變,在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方面也邁出了堅定的步伐。但不可否認的是,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這一改革發展方向仍存在顯著差距,體育課程的標準不盡合理科學,體育課程目標的設計未能完全體現高職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需求,急需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重新定位。同時,高職體育課程還存在理論研究層次較低、教學形式僵化等問題,體育課程教學固守傳統模式,未能充分激發高職學生體育課程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不同專業的體育課程側重點各不相同,課程體系混亂;而體育課程師資力量與體育教學場地不足的問題也制約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另外,職業教育重視校企深度融合,學生經常因赴企業頂崗鍛煉而無法參加體育課教學活動,造成高職學生連基本的體育課時都無法保證,部分高職院校存在著只進行體育課考核,而不進行高職學生體質測試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體育課程改革的順利開展。
三、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融入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考察當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現狀可知,在職業院校重塑頂層設計、推進改革深化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發揮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指導作用,以新標準作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依據,完善高職院校學生體能素質測試,力求將新標準融入到高職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之中。體育課程教學關系到職業院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與健康運動意識的養成,這與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內涵與理念是相契合的,新標準融合了促進學生體質發展與健康至上觀念,以提高并激發學生體質潛能為根本,鼓勵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形成健康體魄與心態,加強競爭優勢。同時,新標準的發展變化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將新標準融入當前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是必要可行的。基于新標準而開展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不僅重新界定了高職學生體質與健康的關聯,重視高職學生的個體體質差異,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而且鼓勵高職院校因地制宜開發具有職業特色的體育課程資源,重視高職體育課的實際教學效果,將體育課程的形成性評價作為測試關鍵,對職業教育人才體能素質的培育起到了提綱契領的作用,為技能型職業人才培養奠定了身體健康素質基礎。
四、基于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展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途徑
為應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需求,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必須立足發展基點,重新調整體育課程改革發展方向,自覺承擔提升學生體能素質的歷史使命,求新求變,以新國家標準的充分應用為目標,重塑體育課程教學設計,推進改革力度,創新改革模式,嘗試依托新國家標準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育課程改革的具體路徑。
(一)明確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
現有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往往由大學體育課程目標轉化而來,對高職學生特點、職業教育的需求關注不夠,體育課程目標的錯位直接造成高職體育課程活力不足,不符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高職院校應在深入研究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基礎上,重新確定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從知識目標角度,要求高職學生在學習并掌握有關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能的同時,具備一定的體育鍛煉常識,達到體質促進的目標;從能力目標角度,鼓勵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行選擇部分運動項目開展專項自主練習;并要求高職學生結合專業特點開展針對職業疾病預防的體育能力鍛煉;從素質目標角度,培育高職學生健康至上的體育觀念,以改善自身體質狀況為目標而秉持終身運動理念,運用體育原則,培育高職學生不斷進取的體育精神。
(二)重構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體系
根據新標準中對學生體能素質的必測項目要求,綜合考量高職教育的特點,堅持強化學生體質的教育目標,打亂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分層次、分項目、分級別的重構高職體育課程教學體系。具體包括,一是實行層次鮮明的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以新標準中對高職學生體質健康的具體要求為依據,進行高職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項目的整體設計,將符合高職學生職業特點、機體能力以及體質素質的內容和項目納入到體育課程教學之中;二是尊重高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分項目開展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結合新標準規定的必測項目,鼓勵學生自由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體育學習內容,使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體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三是結合高職學生體質現狀,分級別開展教學活動,以體育健身為指導,幫助高職學生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與意識;四是對高職體育運動中的部分問題學生開展專門的運動教育,幫助其進行康復體育運動;并將職業教育中職業病的預防與鍛煉納入到體育課程教學體系中,重視職業教育中學生的職業走向與體育教育之間的密切關聯,未雨綢繆,突出職業教育中體育課程體系的實用性特點。
(三)變革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模式
基于新健康標準要求,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應根據人體運動發展規律,嘗試拓展原有教學模式,打破傳統體育課程單純傳授學生運動技能、技巧的授課形式,走出體育教學誤區,探索符合高職學生自身特點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首先,重視高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強調高職學生自我鍛煉、監督及評價的能力,挖掘學生的主體性在課程教學上的積極推動作用;其次,采用靈活多樣的體育課程授課形式,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體育項目,將鍛煉、訓練、自主練習與課堂練習融合,體現差異性學習特點,鼓勵高職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領悟體育運動精神,激發其探究式學習興趣;再次,重視啟發教學與情境教學相結合的體育教學模式,改變傳統體育植入式授課的形式,創設具體情境,促使高職學生在實際的運動情境中體會并領悟運動的原理及運動精神,加強其對健康的深刻認識,改善高職學生體質,最終達到培育終身體育的理念。
(四)優化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評價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教學評價與反饋代表著體育課程開展的實際成效,在高職體育課程改革中,依據新國家健康標準,高職學生的體質測試結果既可作為體育課程教學評價的重要方面。高職院校還應強調體育課程的多維度、多元化過程性評價,改變僅依靠體育課考核的方式評定高職學生體能素質的情況。這要求高職體育課程不僅對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學習展開隨時評價,而且還應在觀察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將學生掌握體育知識的多寡納入考核范圍,結合學生的表現給予其分階段的過程性評價,以綜合評價的方式最終取得高職學生體育課程的成績。
(五)提升高職體育課程的師資水平
在新國家健康標準的推行過程中,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可謂是體育課程改革的主導者、主要參與者,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及其對新國家健康標準的理解程度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成敗。因此,從高職院校角度看,在完善體育課程場地等硬件設施的基礎上,必須著力提升體育課程的師資水平。具體而言,首先,鞏固高職院校原有體育教師師資力量,通過培訓、學習等方式完善師資隊伍,強化新標準的執行力,加強學生體質監測和科學健身指導;其次,以運動育人為核心,注重對高水平體育教育師資力量的引入工作;再次,注重在現有教師中培育體育課程的教學名師,鼓勵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反思。
五、結束語
以學生體質發展為核心構建的新國家標準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提供了改革方向,高職院校應把握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的有利時機,將“健康第一”的職業教育體育課程理念貫穿教學改革全過程,以體能測試為導向,積極推動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的發展與完善,不斷豐富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體育課程資源,把握職業教育的本質,完成高職體育課程的重新定位與建設。職業教育改革之路沒有坦途,高職院校還應加強對學生體能健康意識的培養與宣傳工作,促使高職學生在較好的完成學業、學習技能的同時,能夠具備健康生活、科學運動的能力,將終身體育理念融入到個體日常生活之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健康運動的要求,為國民素質健康發展做出努力。
作者:陳超 單位: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研室
參考文獻
[1]胡新貞.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下如何推進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J].現代企業教育,2014(24).
[2]魏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融入大學體育課程的理論研究[J].時代教育,2014(15).
[3]胡靖平.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