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改革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內容摘要】
視唱練耳是一門兼具理論和技能的綜合性學科,課程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音樂學習基礎。文章回顧了視唱練耳課程發展的歷史,分析了高校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對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糾正,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對視唱練耳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
視唱練耳;教學改革;專業素養;教學形式
在音樂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國內很多院校將視譜和唱譜的教學實踐統稱為“視唱”,并給予高度重視。視唱是一門兼具技能與理論的音樂學科。因此,在音樂專業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更應該得到一定的音樂專業教學模式的訓練,以保證視唱練耳教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對于在高校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樂能力的訓練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教學問題,教師需要逐一解決。
一、視唱練耳教學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在高師音樂專業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教師專業音樂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以利于總結與分析教學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同時完整概括與系統歸納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視唱練耳課程的設立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的音準節奏和演唱能力,最早起源于18世紀中葉的歐洲國家,并在法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近代以來,我國從西方國家引進了視唱練耳課程,但是就目前發展的狀況而言,發展程度與西方發達國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20世紀20年代,中國引進西方國家的視唱練耳學科,同時成立了上海國立音專,但課程的發展在這一時期相當緩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大了對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高校積極發展音樂院校的視唱練耳課程,積極改革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隨著我國藝術教育的不斷發展,各地的高等藝術院校紛紛設立了視唱練耳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的專業訓練與自學能力培養,提高了高校的音樂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視唱練耳課程中,培養了音樂素養,音樂語言得到積累,識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音樂聽覺和音樂語匯的專業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目前,我國各地高師音樂學校的視唱練耳課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更加注重對教師音樂教學的專業訓練。教師通過運用專業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音樂聽覺能力和詮釋音樂作品能力的培訓,進一步改革視唱練耳教學課程,對于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和解決。
二、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改革
(一)教學內容方面
從教育理論的角度來說,視唱練耳是一門幫助音樂學習者打下良好基礎的學科,培養聽辨能力和視唱能力,是掌握音樂構成旋律、培養音樂情感的基本要素。目前國內大部分音樂高校的視唱練耳教學,只著眼于視唱、聽記以及聽覺分析這三方面偏重技術性的訓練,時間久了,學生容易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音樂感知能力和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技術性訓練是視唱練耳學科的基礎,也是挖掘學生深層次音樂感知能力的基石,而綜合的理論知識才是讓視唱練耳學以致用的橋梁。視唱練耳課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技術的“高、精、尖”,更重要的是通過技術手段,讓學習者具備良好的聽辨能力和讀譜能力,從而為其在專業領域更好的發展服務。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內容要著眼于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明確每一項技術性訓練的目的,在訓練中掌握構成音樂的綜合要素,把握學科交叉的特點,注重對綜合要素的分析,如曲式結構的分析、和聲聽辨、配器法、樂器法、復調、音樂史及音樂美學等方面。
(二)教學形式方面的改革
在視唱練耳的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多樣化和音樂風格多元化,必然導致教學模式的多元化。鋼琴一直是視唱練耳校正音準和視唱伴奏的主要教學工具。但是在教學中,由于鋼琴的擺放位置相對固定,使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中的交流受到限制,時間久了,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弊端,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困難等。另外,上文提到過,視唱練耳是一門音樂基礎性學科,該學科是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的。對于聲樂、器樂、民族樂器等專業的學生來講,單純依靠鋼琴校正音準來訓練聽辨能力是不夠科學合理的。伴隨著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多種形式的音樂作品不斷在教學中出現,其中就包括如合唱、重唱、樂器合奏、重奏等演唱或演奏形式。在視唱練耳教學實踐過程中,如果教師單純使用鋼琴作為教學工具,很可能不利于學生多聲部聽辨能力的養成。由此,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成為豐富視唱練耳教學內容、適應當今多元化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傳統的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一對一進行交流學習,這種方法忽視了學生之間的交互學習。而通過改進后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互助學習,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個人能力,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全面展現自我,在提高學生視唱練耳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升學生學習的自由度。
三、結語
視唱練耳,是多元化音樂教育的基礎學科,也是由多門學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綜合性學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高校教師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善視唱練耳課程,遵循學科的自身規律,完善視唱練耳教學的形式,加強對學生綜合音樂能力、音樂想象力以及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以促進音樂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作者:袁奕樺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趙易山.精品視唱教程[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
[2]陳雅先.視唱練耳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
[3]趙海鷹.對視唱練耳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