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本科院校會計專業課教學改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遵循提出的“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的理念,也就是需要將目前現有的各種資源全部轉化為可以為教學服務的教育資源,更好地推進“課程思政”走進課堂。專業課程教學是高校培養人才的核心環節,將思政與專業課程融合,這是全方位的育人工程,勢必會提升廣大學生的思想和政治覺悟。因此,本文選取會計專業作為研究對象,認真分析了“課程思政”的內涵和會計專業的現狀,將思政融入到會計專業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實施教學改革的方案。
關鍵詞:課程思政;會計專業;教學改革
提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遵照的改革思路的指引,這需要我們會計專業課的所有教師都要加強在專業授課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將思政教育采用“滴管”模式貫穿在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專業課這個主陣地分的作用。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課程思政”是不同于之前大家所了解的“思政課程”,雖然二者相似度很高,但是存在有本質的區別。“課程思政”不再是一門專門的課程,而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思維。其含義:在高校所開設的每門課程中,都要做到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紀觀。“課程思政”融入到專業課程知識中并不是要改變專業知識的原有屬性,而是發掘專業課程中“隱形”的思政元素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作用。
二、專業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斷層
從目前現有的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專業所講授的專業課內容來看,普遍存在著所講授的會計專業課內容與思政基本沒有聯系,“兩張皮”的現狀十分突出。事實證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和國家需要的是專業創新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是需要專業培養同思政培養二者相互融合產生化學變化才能完成的。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師都存在忽視的現狀,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失去拼搏的動力,綜合素質難以提高,專業創新人才的缺失。
(二)會計專業教師對思政教育認識不足
從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師資結構來分析,專業課的青年教師占60%以上,年輕教師思想活躍,思想價值多元化,因而在他們看來,講授專業課程是教師的本職工作,對于思政教育應該由專業的思政教師來完成。這種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導致在教學環節中只重視專業知識,忽視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沒能充分守好各個專業課堂這個“渠道”。
三、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專業教師的選擇
教書是教師的天職,而作為專業課程的教師主要承擔著講解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重要任務。因而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是成為專業教師的必備素質。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的新時期下,僅僅只有專業業務知識已經不能滿足時代變遷的需求,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思想覺悟,能深刻理解新時期的思想并能堅定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不動搖的決心和毅力。作為會計專業教師來說跟學生在一起討論學習的時間較長,教師本身的言行舉止,思想意識對于學生都會產生示范效應。因此,不管是在和學生討論問題時,還是在給學生教授專業知識時,都需要適當融入思政要素,將思政教育潛移默化地深入到學生的思想意識中,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樣不僅培養了具有專業理論素質的人才,還更具創新的樹立了正確的思想意識。
(二)會計專業課的教學內容
如何將思政元素巧妙的與會計專業知識相結合,這需要充分了解和明確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開設的相關專業課程的特點,只有教師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內容才能真正做到“思政教育走進課堂”。例如:在講授會計基礎第一章“會計的發展歷程”時,可以將“愛國情懷”融入其中,給學生講解我國古代是最早的會計雛形,讓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在講授財務會計的第二章“會計準則”時,可以結合我國發生的實際情況,會計準則“從無到有”,點點滴滴與時代接軌,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在課程《稅務會計》第一章“稅務會計的歷程變化”時,結合中國從最早的“初稅畝”到現在的“營改增”,這一系類的稅制演變由此帶來百姓生活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樹立“四個自信”和拼搏奮斗的精神。
(三)會計專業課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單一的講授方式,需要與時代接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采用翻轉課堂,微課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與學生交流和討論中,可以采用具體案例作為載體,利用實際案例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和學習。因材施教是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于學生的學習方法,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充分發揮教師自身對于學生示范效應,將一切資源充分利用于教學環節之中,培養即具有專業素質還具有高尚職業道德是人才。
參考文獻:
[1]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
[2]邱開金.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路該怎樣走[N].中國教育報,2017(1).
作者:張南南 單位:山西應用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