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藥事管理學教學改革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提要]藥事管理學教學內容繁雜、知識點多、政策性強,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其課堂教學效果一直不理想。該校不斷改進教方法法,精心實施案例教學、課堂講座等,同時優化師資結構,構建實踐課程體系,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加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技能,為培養創新應用型藥學人才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藥劑學管理;教育改革;醫學,教育
藥事管理學是藥學與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及行為科學相互交叉、滲透形成的邊緣學科,是藥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也是國家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四大必考科目之一[1]。學好該門課程對提高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培養新型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藥事管理學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實踐性、應用性及社會性,其教學目的是通過藥事管理理論、藥事相關法規制度的掌握,培養學生在藥品研制、生產、經營、使用等環節的管理和監督能力,滿足藥事管理領域職業崗位要求。而藥事管理學文字敘述多、法律條文繁瑣、政策性強、語言抽象,采用普通教學方法,學生普遍存在理解困難,缺乏學習興趣與熱情,教學效果不理想[2]。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已成為學科教育者的共識,而實踐教學則是實現該教育目標的基本手段。我國藥學教育普遍存在重視理論、輕實踐情況,這使學生畢業后不能將所學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3]。因此,本校在修訂培養計劃時增加了30學時的藥事管理學實踐課。由于藥事管理學實踐教學工作在我國起步較晚,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實踐教學模式。本文結合本校藥學專業特點與人才培養目標,對藥事管理學理論及實踐課程的建設與實施進行了探索。
1理論教學改革實踐
由于藥事管理學內容主要涉及關于藥品研發、生產、流通及使用領域的國家法規政策,其內容具有時效性高、政策性強的特點,采用傳統的教學法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且學校任課教師多缺乏生產、銷售、使用及監督等實踐經驗,在教學中較難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4]。針對這些問題,本校開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1建立與使用案例庫
由于傳統教學方法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難達到藥事管理學的教學目標。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案例教學法的實施:在長期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通過查閱網站、書籍、報紙、期刊等資源,收集有關資料信息,經過反復編輯、整理,建立了由案例分析、拓展閱讀及課外實踐3部分組成的教學案例庫。案例的選擇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并與所學知識點有機結合,做到有的放矢,同時還針對教學對象,即學生年齡特征、認知水平和知識結構等特點加以選擇和加工[5]。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藥事管理學的熱情,提高了教學效果。
1.2構建多元化師資結構
基于教師相對缺乏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及監管等的實踐經歷,本校將藥事管理學教學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6],采用“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策略對任課教師團隊進行多元化培養。(1)“引進來”策略:本校邀請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及藥檢所的骨干專員及校附屬醫院藥劑科人員甚至主任等作為兼職教師,彌補專任教師實踐不足的問題。(2)“走出去”策略:依托本省及本市科技特派員進企業項目,派駐專職教師進駐本市著名藥品生產企業,到生產一線實踐,提升教師理論聯系實踐的綜合能力。師資結構的多元化構建不僅優化了師資,克服了專任教師實踐薄弱的問題,提升了教師綜合素質和教學效果,還加深了高校與藥企、藥監及醫療機構的聯系與合作。
1.3引入講座式課堂教學
為了增加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改變傳統教師教授內容,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形式,在藥事管理學的整個教學中多次引入了講座式課堂教學。
1.3.1師生角色互換式講座
1.3.1.1教學內容講座
在藥品經營質量管理的教學中,本校組織學生以自薦和分組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藥品學術推廣會”課堂模擬教學活動。課前,同學們積極準備材料,制作幻燈片,模擬演講;課上,演講者熱情高漲,深入角色。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3.1.2時事藥事訊息講座
藥事管理學的法規政策具有很強時效性,而教材的編寫很難跟上國家政策更新的步伐。為使教學緊隨藥事管理政策,本校每年開展“藥事管理大事件”專題講座,如“兩票制”等。活動分組進行,每組學生通過互聯網查詢最新藥事管理信息,討論選題,制作課件,并推薦1名學生匯報;匯報結束后,其他組學生可以提出問題,由該組學生解答甚至全班討論。通過資料查詢、匯報、討論讓同學們熟悉國家藥事管理時事訊息,關注我國藥事動態,關心我國藥品事業的發展。該活動深受學生喜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3.1.3知識拓展運用講座
在藥事管理學的教學內容中,學生除學習課本內容外,還要根據在臨床藥學部學習的合理用藥-處方分析的知識,對臨床藥學教師給出的臨床病例進行文獻調研、分組討論,并匯成病例分析報告進行匯報。
1.3.2校外行業人士專業講座
為提高學生對研發、藥品營銷知識及政策的認識,本校邀請富有經驗的藥品研發經理進行藥品研發專題講座。這些專題講座結合講者自身研發經歷,針對醫藥行業現狀、藥品開發處境、藥品研發途徑、藥品研發階段及國家政策等進行詳細介紹,使同學們對藥品研發有更直觀而深刻的認識。另外,為提高學生對藥品營銷知識的認識,本校邀請富有經驗的市場銷售經理進行藥品營銷專題講座。這些講者針對醫藥行業現狀、職業發展規劃和面試技巧進行詳細介紹,并在藥品營銷的基本功方面結合自身經驗為同學們進行培訓。校外專業講座豐富了藥事管理學的課堂內容,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熱情,同時又顯著提高了教學效果。
2實踐課程體系模塊構建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本校已初步建成了藥事管理學實踐課程體系,包含藥品監督認知實踐、生產企業認知實踐、銷售企業流通模式認知實踐、醫療機構的服務認知實踐、社會調查實踐5大模塊[7]。藥事管理學實踐課程體系的建立,讓學生對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及監督整個環節有了直觀而深刻的認識。
2.1藥品監督管理認知實踐
藥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必須對我國藥品監督形式和具體事宜有比較直觀的了解,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依法做事。而多數院校對我國藥品監督的教學往往停留在理論上,滿足不了社會的要求[8]。因此,本校積極與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藥品檢驗所溝通合作,開設了藥品監督認知實踐課程,學習日常藥品監督的基本工作職責、職能范圍等,讓學生對藥品監督及藥品檢驗等工作有直觀認識。
2.2生產企業認知實踐
藥品生產企業是藥品的源頭。為保障藥品質量,國家執行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在藥事管理學的教學中,學生學習了GMP的理論后很難對企業如何執行GMP有具體而深刻的認識。為增強學生對GMP的認識和藥品生產各個環節的直觀認知,本校聯系了本市5家藥品生產企業,并與之建立合作關系,開設藥品生產企業認知實踐課程,課程內容包括:制藥用水的制備、不同劑型藥品的生產車間管理(注射劑生產管理、片劑生產管理、中藥制劑等)、生產企業的物流管理、藥品質量控制等。學生參觀企業后繪制生產流程圖,并撰寫學習體會。該實踐課程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藥品生產實踐的理解。
2.3藥品流通領域實踐
藥品流通是藥品進入市場,保障患者用藥的前提。藥品在流通中的運輸、貯存等會影響藥品質量,進而影響藥品的臨床療效,因此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規范藥品流通。但是,很難在理論教學中讓學生對國家政策有直觀而深刻的認識,因此本校開設了學習參觀藥品批發企業的實踐課程。實踐對象主要為學校所在市區的5家藥品批發企業,實踐的主要內容為企業營銷文化及理念,藥品保管及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知識。
2.4醫療機構服務認知實踐
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是藥事管理學的又一板塊,是醫院藥學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醫院藥品保障、貯存、處方調劑、用藥咨詢指導及處方點評等[9]。本校藥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為醫療機構。要提高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培養新型應用型人才,醫療機構藥學服務實踐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校整合了包括校附屬醫院的5家著名醫院(本市)作為醫療機構服務認知實踐基地,實踐內容主要為醫療機構藥學服務內容,主要包括處方審核的基本流程、臨床藥學服務的工作內容及處方點評規范等。該實踐主要鍛煉學生運用藥事管理學理論知識、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來分析、解決藥事實踐問題的技能。2.5社會調查實踐藥事管理學教學不僅讓學生掌握應用國家藥事法規政策,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藥事管理學方面的科研素養、科研思維與能力[10]。本校結合師資及辦學條件設立了社會調查實踐模塊。在理論課上,教師可提出調研的領域及方向,學生分組查閱資料確立調研方向,擬定調查問卷,實施社會問卷調查,最終歸納分析形成調研報告。社會調查實踐課程模塊培養了學生的社會科學研究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3課程考核
采用單一的一次期末閉卷考試很難考查出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程度,因此進行考核形式改革勢在必行,這樣更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以考促學[11]。本教研室教師一直致力于藥事管理學課程考核改革實踐,實現了完全閉卷模式到閉卷-開卷相結合模式,再到目前的全過程考核模式的轉變。全過程考核主要通過出勤、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課堂講座中表現、實踐教學表現及期末考試(閉卷60%+開卷40%)成績進行綜合評定。該考核模式的實施避免了一次終結性的期末考試的弊端,大大減少了課程考試中學生上課機械地記筆記、不愿動腦思考、考試前突擊強化記憶課堂筆記、考試舞弊等不良現象[12-13],提高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性,讓學生從被動復習變為提前預習和主動學習,顯著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4小結
通過不斷探索和改革,本校藥事管理學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受到學生的普遍好評,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如:教學課時不足與教學活動之間的矛盾;師生角色互換式講座及調研實踐課中,學生制作課件、調研問卷及調研報告等需要教師課下一對一指導,工作量極大,而教師的工作量不能得到認定。另外,有些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分組進行的,尚不能使每位學生都逐一匯報;實踐課程教學都由實踐基地工作人員擔任,存在任課勞務費的認定問題;學生外出的安全問題等。總之,藥事管理學教學通過不斷探索實踐,顯著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加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技能,為培養創新應用型藥學人才奠定了基礎。
作者:王秀 王玉帥 丁琪 李見春 霍強 單位:蚌埠醫學院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