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方法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一門理論性相當強的課程,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通過分析《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簡介、考核與教學現狀,提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應采取靈活多樣且具有實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考證的通過率。
關鍵詞: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教學方法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一、《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簡介、考核、教學現狀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財經法規的具體規定,扎實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強化“準會計人”在會計工作中依法處理經濟業務,嚴格遵守會計準則與會計法規,養成依法辦事,依法經營的意識和良好習慣。從近期看,學習此課是學生取得會計從業資格必備的條件;從長遠看,此課程將為學生順利走上會計工作崗位并嚴格執行會計法律規范和技術規范奠定良好的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涉及知識面較廣,有會計、金融、法律、稅收、職業道德等知識,考核的知識點不但全面,而且很細致。比如:除申請設立會計師事務所的記賬機構,必須經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審查批準,并領取由財政部統一印制的記賬許可證后,方可從事記賬業務。這句話中注意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記賬業務是不需要經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審查批準,并領取由財政部統一印制的記賬許可證。近年來,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難度增大,考試題型中的案例分析題,考核內容的多元化與綜合性,需要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對各章節內容的融會貫通。對于案例分析題存在邏輯較混亂、思路不夠清晰的問題,所以在案例分析題失分嚴重。從課程內容定位來看,《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這門課程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對知識更多的是死記硬背,理解與掌握較差。比如:學習“預算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這些內容的時候,由于內容較為抽象,和學生現實生活相距較遠,很難形成感性認識,多數學生雖聞其事,不知其詳,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老師會失望的發現課堂的付出沒有得到學生相應的回報,學生的積極性會遭受到很大的打擊,最后考試時遇到這些內容仍然會焦頭爛額。
二、《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
(一)案例教學,重視雙向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是一種通過模擬或重現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讓學生把自己納入案例場景,通過討論或研討來進行學習的一種的教學方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為了達到明確的教學目的,經過周密的策劃和準備,使用特定的案例,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或爭論,經過分析之后會使學生有所收獲,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中,采取以下步驟進行:教師講授—布置案例—小組分析討論—教師點評總結。例如:在講解企業所得稅時,需要先講授企業所得稅的相關知識點,然后筆者選取如下案例:近期,千度公司2014年度實現稅前收入總額2000萬元,其中包括產品銷售收入1500萬元,國庫券利息收入200萬元,發生各項成本費用共計1300萬元,其中:合理的工資薪金總額175萬元,業務招待費100萬元,職工福利費45萬元,職工教育經費3萬元,工會經費10萬元,稅收滯納金15萬元,提取的各項準備金支出100萬元,均未經稅務部門批準,其他成本費用支出均符合稅法規定。已知: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要求:根據上述情況,回答下列問題:①千度公司允許稅前業務招待費多少?②千度公司允許稅前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是多少?③千度公司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是多少?請計算說明。小組同學通過老師講授的知識點,對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老師在聽到不同的意見的時候應給予點評和指導,對正確的觀點要肯定,對錯誤的觀點予以糾正,作出歸納和總結,使學生及時獲取正確的知識。
(二)情景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采用情景教學方法中,我們可以采用實物演示、模擬實訓、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應用形式。所謂實物演示就是教師采用有關實物、教具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支付結算法律制度》這一章中,學生會遇到支票、銀行匯票、商業匯票等票據,結算憑證、印章等這些與課程相關的物品,教師可以把這些物品展示給學生看,并親身演示如何在票據上簽章,通過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理論概念的理解。《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的內容多而且較抽象,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是將枯燥的內容用圖形、影像、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得教材中部分枯燥無味的法律法規變得生動形象起來。比如:在講解支票的教學內容時,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向學生介紹支票的種類及各自的用途,同時可向學生出示仿真的支票模板,加深學生對各類支票的感官認識。同時,講授支票票面各項內容設置的理由,把空白支票發放給學生,使學生在關于支票填寫內容視頻的指導下完成支票的填寫并向同學介紹各項內容的作用,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填寫正確的支票,學生自行檢查,從而掌握支票的填寫技能及理解支票的作用。
(三)講練結合,組織學生做習題和進行模擬測試,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由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內容龐雜,在縱向層次上,每一章的內容各自成為一個結構獨立的專題知識,短時間內記憶大量的知識點,學生們只能囫圇吞棗,教師可以根據從業資格考試的特點,結合知識點的內容,布置一定數量的習題。第一,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有助于掌握知識點,可以找出哪些知識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比較模糊,以此調整復習內容和時間。對于做題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總結,積極思考考核的知識點。第二,能夠提高學生做題的速度和準確度。此外,還可以由學院購買模擬無紙化考試的軟件,安裝到機房或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定期組織和安排學生進行模擬測試,提高考試通過率。微信也有類似的模擬題庫,可以鼓勵有條件的學生自行購買安裝,引導學生多途徑參與學習和模擬考試,有利于學生盡早通過從業考試。
三、結語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是學生以后從事會計工作必備的理論基礎,通過教學,我們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順利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而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遵守各項法律法規,要在合法范圍內,維護公司和個人的利益,做到學以致用。
作者:邵紅霞 單位:柳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