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單片機功能實現教學方法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功能實現的單片機教學理念
每節課的學習中都會有一個主題,教師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完成功能實現,并逐漸引導自主開發功能。單片模板中會涉及到多個程序的編寫,難以程度大不相同,在此時階段可應用分步講解的方法,將復雜的程序按功能進行劃分,從基礎的開始講解,漸漸加深難度。這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本位,以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及興趣作為教學目的,不斷探討方法。單片機課程中的知識較難理解,很多學生在后期由于不能實現功能而喪失了積極性,不跟隨老師完成任務,開展新的教學方法后此類問題得到了解決。例如語法課的學習,在講解基礎的匯編語言后會讓同學在課堂上編寫一些小程序,如計算機的原理等,真正意義實現了高效教學。
2具有一定功能的程序模塊
實現功能的程序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各端口的程序模塊,需要編寫導通程序。二是中斷組織,這一系統關系到單片機運轉的周期,可接受來自控制端的信號。三是最外端的驅動程序,包含實現功能的具體元件。明確開發模板的順序后可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講解,將各部分統一,實現工作目的。
2.1端口基本功能模塊
在此模塊學習中,要將重點放在程序編寫上,在繪制電路圖時可在系統內安放定時器,并將時間設為程序需要的量。模擬過程中觀察電路發生裝置是否按規定時間進行延時。端口功能實現是單片機學習中的基礎部分,需要掌握全面的電路繪制知識以及控制語言編寫方法。在進行大項目開發時也離不開端口基本功能的實現。
2.2中斷基本功能模塊
中斷模塊是基于單片機入門學習后的難點,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由于前期內容較為簡單,掌握情況基本相同。但這一部分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說確實一項挑戰,中系統是實現功能、導通、控制信號接收的組成,在學習匯編語言時需要將程序與模擬電路相結合,進行仿真實驗。程序單通后的輸出需要重點講解,可先以一些簡單的項目為例,講解方法后讓學生自主計算其輸出為0或者是1。要觀察每位學生的聽課狀態,中斷學習是一項連續性的任務,部分沒有扎實掌握后續的知識就很難聽懂,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員的引導。在進行系統的程序編寫前要設置一個框架圖,再將各項程序編入其中,這份程序框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中的規律還需要師生共同研究。單片機教科書中會基本程序語言的匯總,在課堂中學習太過于浪費時間,可作為課后作業布置給學生。知識掌握突出的學生可適當增加程序難度,并且成立學習小組幫助后進學生提升成績。要知道中斷基本功能的學習是在為模板開發打基礎,必須保障每位同學都能熟練使用匯編語言,避免出現掉隊情況,為后續任務開展造成阻礙。
2.3外圍驅動高級功能模塊
外圍驅動部分是直接實現功能的板塊,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任務。在對輸出裝置進行控制時可使用多種方法,教師無需將每種程序都告訴學生,避免出現知識混亂的情況。將一些靜電常用的最為例子講解即可,接收驅動信號的裝置有很多,例如紅外信號發生器、藍牙模塊等。以自動小車為例,在實驗中可自動躲避障礙,是因為在底端安裝了紅外感應器,在探測到障礙物后將這一信號反饋至控制裝置,完成路線的轉變。這一過程同時涉及到程序控制、信號接收、外圍功能等,在單片機教學中要加大此類實例的講解,可幫助學生更直觀的理解更能實現。在課后布置簡單的外圍驅動設置,讓學生自主完成,可借助網絡平臺的一些資料,但必須明白實現功能的原理。
3硬件電路設計功能實現
3.1基礎模板的準備
為使功能更直觀實現,教師可在課堂中準備一些硬件設備,編寫程序后將其倒入模板中,以實物為例來觀察反應情況。基礎模板包括小型顯示屏、信號接收器、發生裝置、以及最重要的傳感器。準備好這些基礎模板后按照電路圖中的連接方法將其以此擺放,可使用小型電烙鐵進行焊接,要注意一些細小零件的安全性。連接完成后即可接通電源,功能實現則代表項目開發成功。為了配合功能實現的教學,硬件電路設計應該模塊法。原則是制作簡單、編程簡單、具備獨立功能。將單片機的各個功能模塊以獨立的原理圖形式出現,各個功能模塊通過印制板上預留的連接器與系統主板進行連接,然后根據需要用排線進行連接組合,成所需要的系統。
3.2匯編語言編程與C語言編程融合
匯編語言比較直觀,能夠直接對硬件進行操作,目標代碼質量高,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單片機的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C語言程序由函數構成、語言簡潔、數據類型豐富,對于一些大型程序,通常采用在C語言中嵌套匯編語言來實現,足見兩種語言在程序開發中的重要作用。教學應首先采用匯編語言,有利于單片機結構的理解,形成良好的編程思維,更利于程序的功能實現。
3.3編程語言教學次序及工具軟件的運用
要實現功能實現的程序編寫,在編程的教學次序上按照以下的設計。首先用WAVE軟件進行匯編程序編寫,WAVE軟件的仿真功能強,調試方便,數據的傳輸路徑清晰,對于學生學習十分有利。但對于C語言來說,用KEIL編寫和調試方便。
3.4教學評價
充分利用教學評價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中分3個階段給出學習成績:基本功能開發的文字報告和實際電路作品40分;高級功能開發的文字報告和實際電路作品40分;電路特色和功能創新、結合市場的需要20分。這樣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動手制作和編程熱情,同時,也可以根據需要提高平時分數所占的比重,而期末考試的成績只占總成績的30%。這種評價體系更適合單片機實踐教學。采用實現單片機功能為目標的單片機教學方法具有以下優點: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重點(實用)指令,編寫并積累了大量完整的實用單片機程序,能夠熟練操作單片機開發的整套工具,形成自己的單片機產品,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能滿足社會的需要。整個學習過程中,先學的功能是下一功能的基礎,功能開發相銜接,能夠保持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習效率大大提高。缺陷是應付理論考試不足,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多看書。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單片機興趣和信心,學習效果明顯提高,在多屆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比賽中,有多人以單片機設計的作品獲獎。
作者:李輝 周軍 單位:東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