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臨床路徑教學方法在糖尿病護理的價值,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路徑教學方法在糖尿病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實習的130例護生,根據帶教方法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5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方法。結果觀察組理論成績為(91.49±3.62)分,實踐操作成績為(92.58±3.75)分,對照組理論成績為(82.51±3.28)分,實踐操作成績為(81.64±4.37)分,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教學效果各項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路徑教學方法有助于護生規范臨床思路,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改進教學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臨床路徑教學方法;糖尿病;護理
0引言
隨著人們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發病率呈現增長趨勢[1]。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需要患者持續進行藥物控制,嚴格控制血糖,從而預防各種并發癥,改善預后。部分患者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對心臟、腎、神經、眼的慢性損害,如糖尿病腎病不僅治療難度大,且預后不佳。因而糖尿病患者治療期間,護理工作較為復雜,護理人員需要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以及靈敏的反應速度,隨時配合醫生開展相應的治療工作。以往護生在實習期間,帶教教師多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護生往往缺乏臨床路徑思維,護理技能掌握不熟練,臨床經驗積累不足。近年來臨床路徑教學方法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教師采用標準化、規范化的教學模式,更利于護生參與實踐鍛煉,進而改善教學效果[2]。現將我科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方法開展帶教的工作予以回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科實習的130例護生,根據帶教方法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5例。觀察組中男3例,女62例,年齡為21-23歲,平均(22.19±0.36)歲。對照組中男4例,女61例,年齡為21-23歲,平均(22.31±0.34)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科室指派帶教教師,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制定系統的教學計劃,向護生介紹科室的具體情況,然后開展相應的理論知識講解,教授護生護理操作要領,帶領護生進行日常查房以及實踐鍛煉,實習結束后組織理論考核與實踐操作考核。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教學方法。①選取糖尿病患者具體病例作為教學案例,由教師向護生系統講述疾病的發生原因、臨床癥狀、檢查方法、治療手段、護理措施等,明確糖尿病臨床路徑管理的內容。②教師設定具體病例,制定臨床路徑管理表,結合實踐病例,向護生提問病癥的臨床表現,發病前有無征兆,發病原因,就診時應采取的檢查措施,治療應把握的方向等。③護生按照教師設定的問題,根據所學理論知識,查閱相關文獻,理解臨床路徑包含的內容,形成規范化的臨床診治思路。④教師將護生分成若干小組,各組模擬一項糖尿病病例的診治過程,由護生分角色扮演醫生和患者,遵循臨床路徑表,開展對患者的病情詢問、臨床檢查、確立治療方案、住院護理、出院醫囑、隨訪等工作,使護生了解糖尿病可能產生的并發癥,臨床護理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提升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⑤教師帶領護生參與查房工作,給予護生臨床路徑方向指導,然后針對各種病癥,總結臨床應采取的規范化診療方案,強化護生實踐能力鍛煉。⑥與護生展開溝通交流,鼓勵護生發問,實習結束后對護生進行理論和實踐操作考核。
1.3觀察指標
①考核成績。實習結束后對護生進行理論考核與實踐操作考核,對比兩組護生的考核成績。②教學效果。從護生的發現能力、溝通能力、分析能力、解決能力等方面評價教學效果,每項評分滿分100分。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方差±標準差(—χ—±s)表示,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考核成績
觀察組理論成績、實踐操作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教學效果
觀察組教學效果各項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病癥,患者不僅要通過按時服藥控制血糖,同時還要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加強對并發癥的控制。隨著病情發展,患者可出現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問題,還有的患者本身合并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基礎疾病,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工作較為復雜,因而也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要求。盡管目前醫院接收的實習護生數量不斷增加,但是糖尿病護理教學中仍然面臨一系列問題,例如帶教工作存在很大隨意性,護生學習較為被動,護理技能掌握不牢,進入工作崗位后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實現較高的護理滿意度等。傳統帶教模式下,護生進入科室后主要是由帶教教師講述科室工作內容,介紹糖尿病護理的相關知識,教授護生具體的護理技能。由于實習時間緊張,護生很大程度上是被動接受學習內容,學習主動性不強,參與護理實踐鍛煉的機會有限。特別是在科室非常繁忙的情況下,帶教教師還要負責自身的崗位工作,必要時可能更換教師。可見常規帶教模式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甚至會影響到護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不盡理想。因此,為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科室在培養實習護生時應當積極創新帶教模式,努力激發護生的主觀能動性。臨床路徑教學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新型帶教模式,更有助于促進帶教工作向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發展[3]。臨床路徑需要針對某種疾病建立標準化的治療程序,形成規范的管理流程,從患者就診時的病因挖掘、病癥分析到臨床檢查、制定治療方案,以及住院期間的護理干預,都應當遵循嚴格的標準。將這一理念和方法應用到護理帶教工作中,可以使護生逐步形成臨床路徑思維,從而在實習期間深入研究糖尿病病癥的特點,掌握系統化的診療方法,不斷積累護理技能。帶教是實習護生向臨床護理人員轉變的重要過程。當前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就診者較多,很多病程較長患者已出現并發癥,臨床急需大量綜合素質較高的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幫助。護生護理技能不熟,缺乏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將會影響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4]。所以護生必須明確糖尿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掌握相關藥物的使用方法,熟練完成各項護理操作[5],才能獲得患者的認可,并促進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臨床路徑教學方法的引入有利于改變護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教師結合糖尿病患者的具體案例,向護生提出問題,指導護生按照臨床路徑表探索相關問題,護生將根據計劃目標落實相應的學習任務,并有針對性地開展護理實踐練習。另外臨床路徑教學還有助于增強護生的交流溝通能力、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6],教師可在交流、反饋、考核的基礎上及時修改教學計劃[7],持續改進帶教工作。臨床路徑教學能夠克服傳統帶教模式的弊端,明確學習目標,使護生在實習中接受單病種質量控制理念,掌握對于不同病癥的標準化護理流程,立足護理工作實踐加強技能磨練,廣泛積累護理經驗,進而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以往研究也顯示,與傳統帶教方法相比,臨床路徑教學方法更利于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如葉嵐嵐[8]對74例實習護生的研究中,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帶教,其理論成績、操作成績、綜合技能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這一方法對激發護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護生綜合能力具有積極作用。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方法,觀察組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方法,實習護生的理論成績、實踐操作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教學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可見臨床路徑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護生的主動意識,使護生在實習期間充分積累護理經驗,從而更加順利地迎接未來的崗位工作。
參考文獻
[1]張軍,單金英.社區人群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的流行病學分析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8,5(27):68-69.
[2]趙俊杰,簡譜.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心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0):1460-1461.
[3]孔麗,宋杏花.PBL教學結合臨床路徑教學法在急診護理本科實習生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4):103-106.
[4]張群,劉曉燕.全程導師制與教學臨床路徑相結合模式在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交通醫學,2017,31(2):202-204.
[5]朱文華.2型糖尿病臨床護理路徑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8,5(52):186-187.
[6]孫惠娟,陳芳華.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對護理實習生帶教效果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2):170-171.
[7]楊秀芹.臨床路徑在醫院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3):120-121.
[8]李旭,張宗華,李杰,等.醫院信息系統中臨床路徑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智慧健康,2018,4(03):11-12+18.
作者:辜夢玲 單位:德陽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