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武術課堂教學方法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武術運動作為高校體育課程中的教學內容之一,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現階段大學生身心健康情況出發,對武術課堂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進行探索,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武術運動的特點,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身心健康;武術課堂;教學方法
對于高校發展而言,全面提升大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一直都是其發展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新時期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對大學生培養的一個重要目標。武術運動是現階段大學體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調節情緒,消除心理障礙,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做好武術課堂教學活動的改革與創新工作至關重要,需要廣大體育教學工作者對其給予高度重視。
1.大學上身心健康情況分析
為了更好的對當下大學生身心健康情況進行了解,筆者在文章寫作之前,對某市3所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工作以問卷調查為主,主要圍繞兩方面開展,即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具體調查結果如下:
1.1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分析
從調查結果筆者了解到,現階段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普遍較差,而之所以會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和體制的影響,此因素是導致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大部分教師對于體育課程缺乏足夠重視,高校體育課程的設置也存在諸多不合理,比如說,體育課程課時較少、課程內容過于單一、教學方式過于傳統等,加上部分學生體育設施配備不齊全,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體育課程質量,無法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身體素質。其次是網絡游戲普及占據了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沉溺網絡游戲的大學生會逐漸喪失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越來越少,加上長時間使用電腦,使得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而且年級越高這種越明顯。
1.2大學上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大學時期的學生正處在一個特殊階段,他們不僅面臨著學業的壓力,而且還即將面臨就業、擇業,步入社會之后他們的身份將發生不同的變化,對未來的未知會讓部分學生有些不知所措,因此,大學生部分會出現自閉、焦慮、壓抑、迷茫等心理問題。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多會在大三、大四階段產生,而且相對而言比較嚴重,如果不能對其進行及時、正確的疏導,那么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會產生很大影響。
2.以學生身心健康為本的武術課堂教學方法探析
上文提到,武術運動是現階段大學體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調節情緒,消除心理障礙,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提升武術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至關重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醫學生身心健康為本的武術課堂教學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充分發揮武術運動的鍛煉價值
與其他體育運動項目不同,武術運動的鍛煉價值并不單單體現在身體素質的提升上,而且對學生道德品德的養成也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我們對武術運動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我們就會發現,武術運動發揚了中華民族重禮儀、講道德的優秀傳統,“習武以德為先”充分詮釋了這一理念。在武德教育過程中,武術運動十分重視習武者在尊師重道、寬以待人、嚴于律己方面的表現,這些道德品質都是現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素質。此外,在武術練習過程中,要求習武者具備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將這一精神融入到大學生武術運動教學中,可以有效培養大學生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也是一種修身養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武術運動的鍛煉價值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夠將其鍛煉價值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出來,那么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促進具有重要意義。
2.2從大學生身體健康層面出發,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武術運動包含的項目有很多,而且運動形式也很豐富,演練節奏根據項目不同也有所區別,運動量更是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有效調節,是體育運動中極少的一種適用人群廣泛的項目。由于武術運動項目有很多,所以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時,要盡可能選擇適合大學生的項目,并依據教學內容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太極拳教學為例,目前,很多人對太極拳的認識都比較片面,認為其只適用于老年人,這一認識主要是因為太極拳被用于運動醫療處方,對中樞神經系統、筋骨肌肉、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具有促進作用。但實踐證明,太極拳的鍛煉價值并不僅局限于此,還具有強筋骨、壯體魄的作用。因此,在大學武術課程中加入太極拳是非常必要的,符合大學生身體健康的鍛煉需求。在教學模式和方法的選擇上,由于太極拳本身鍛煉節奏較慢,如果教學方法不當,很容易導致課堂枯燥乏味,使雪上喪失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目標,選擇一些具有趣味性和互動性的教學方法,比如說,小組合作教學、競賽式教學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進而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2.3從大學生心理健康層面出發,發揮武術運動的價值
大學生之所以會出現諸多心理問題,除了外界的一些壓力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大部分學生不會進行情緒調節。情緒狀態的調控能力是衡量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最主要的指標。大學生正處在情緒復雜多變的時期,常常會產生緊張、壓抑、憂慮等不良情緒反應,武術運動可以使個體從煩惱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增強其處理應激情境的能力,減少焦慮、抑郁、緊張和心理紊亂等消極心理的發生。同樣以太極拳為例,太極拳練習可以從中得到樂趣,振奮精神,從而使個體產生良好的情緒狀態,增強其自信心,擺脫壓抑、悲觀等消極情緒,消除心理障礙。另一方面,太極拳運動不僅能使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更加有效,使其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更加迅速,為智力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而且還可以強化人的視覺、聽覺、本體感覺,加快神經傳導速度,增強神經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促使神經系統功能增強,有助于大腦皮層的相關區域形成興奮和抑制合理交替的機制。
3.結語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高校武術課堂教學若想實現科學、有效,首要任務就是提高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視程度,將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與武術運動的學科特點有機融合,創新教學理念,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在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同時,寓教于樂,不斷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此基礎上將終身體育的意識不斷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進而實現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余飛海.武術教學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11).
[2]彭云釗,莫概能,丁文.“掌握評價學習模式”在武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武術研究,2016,1(10):52-55.
[3]劉宗瑜.探析高校武術課的和諧教學方式[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05).
[4]余飛海.武術教學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11):83-84.
[5]黃大生.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武術教學中的應用之探析[J].青少年體育,2017(06):70-71.
[6]馬偉.拳術套路教學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實驗研究[J].林區教學,2018(1):102-106.
[7]程國.學生體質健康觀下優化學校武術課程內容研究[J].武術研究,2018.
[8]王若冰.情境教學模式在中學太極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2016.
作者:朱小軍 顧燕沖 李明洋 劉漢玲 單位:南通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