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教師培訓終生教育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終生教育這種思想早已在古代萌芽,是人們一生中受教育的總體現。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終生教育被稱為時代的新潮流,備受各國實際工作者及教育者的關注,是各國進行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據及發展方向。終生教育具有系統性、整體性、全民性以及整體性,有力地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在個人的能力的培養及人格的完善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實現了教育發展與個人發展共贏的目標。
[關鍵詞]
終生教育;教師培訓;探討分析
一、引言
教育是伴隨人一生的財富,是人基本的生存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接受教育的程度有不同的定義,在80年代人們對不識字的人稱之為文盲,在經濟發達的21世紀人們對文盲又有了新的定義。時代在發展如果教育方式還一成不變則會被社會淘汰,作為社會成員的一部分,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終生學習,在新時代下教育觀念的這種歷史性變化,為終生教育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和范圍。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我們怎么能不去反思:終生教育應如何去建立?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本文著重分析了終生教育在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及應對辦法及如何使終生教育在實踐中更有效。
二、終生教育的起因
(一)理論起因
為順應時代的發展,終生教育成為了當今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各國都把它作為教育改革的主導力量。終生教育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偉人的諺語或古訓中。常言說“活到老學到老”這是終生教育思想最早的萌芽。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珍寶,那就是知識;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罪惡,那就是無知。這充分體現出知識對人的重要性。隨后,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英國教育學家赫胥黎、德國教育學家巴澤多對終生教育進行了探討。受時代和社會的影響終生教育并未落實。時代的進步對各行各業的從業主體的文化知識都提高了要求,社會的發展要求社會主體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這意味著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必須要為教育找尋一條新出路。終生教育重視全面發展,人的一生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實現自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被社會淘汰。教育應把人的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才能發揮出來,完善個人品格,提高全人類的素質。
(二)教師培訓的現狀與對策
1.實行終生教育遇到的問題
終生教育在實行中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對終生教育理解不到位,僅停留在層面上,在觀念上總覺得終生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互相不聯系的兩個個體,不自覺地把兩種教育完全分離。這種思想理念直接影響到人們對終生教育的定位,對人們在接受終生教育中缺乏熱情和向往。二是終生教育沒有受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它不僅需要社會的支持也需要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我國有關終生教育的法律體系涉及的還不夠,國家必須加強對法律規章制度的建設。我國要廣泛推廣終生受教育的內涵和外延,真正了解全面實行終生教育對社會的重要性。
2.教師的職后的培訓定位
提高勞動者素質、開發人力資源、加強競爭力,終生教育對于這三者有著強大的作用力。以其指導方針,就可以在未來發展掌握主動權。因此,世界上的各個國家的政府都非常重視終生教育發展。由于國家政府的重視,大大地提高了社會對終生教育的關注,還讓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去推動終生教育實施。然而在我國,終生教育的觀念還沒完全普及,使得終生教育體系建構無法自我形成。因此,建立終生教育規章制度是我國終生教育事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在具體的終生教育實施中,如果沒有完善的政策法規對其進行保障,終生教育是不會有長遠的發展。
3.教師的職前培訓定位
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中,不再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而是要求以各種的教育類型結合新型的教育模式建立緊密的關系,進而建設學習型社會。其中,建設學習型社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個體適應當今社會復雜性的特征的能力。另外,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學習型社會的主旨就是以終生教育為基礎,以全體的社會人員為教育中心,促使每個人都能夠終生學習,并且在學習型社會當中,每個人的學習權利都是得到保障的,也是實現民主教育的主要措施之一。與此同時,構建學習型社會,還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這也是構建學習型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構建學習型社會,就必須要有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對教育經費的投入。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各種各樣的教育模式中,終生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全面推進終生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嚴格的終生教育保障制度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有利于實現教育和個人共同發展。
作者:崔媛 單位:吉林省舒蘭市教師進修學校
參考文獻:
[1]謝曉雪.基于雙師型視角的山東省地方本科院校教師在職培訓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5,12(23):156-157.
[2]唐亞厲.我國高校新教師入職培訓改革研究——從美國借鑒的視角[D].華南師范大學,2014,23(15):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