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微格法教師培訓對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現代醫學教育涵蓋范圍廣闊,對醫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培養本科生科研與實踐創新能力尤其重要;加強醫學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是推動醫學事業發展的根本,我教研室應用微格教學促進教學技能提高,通過科研創新活動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真知,夯實理論,這為社會輸送更多思維敏銳、素質全面的創新人才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醫學教育;微格教學法;雙師型;青年教師
我國目前高校40歲以下青年教師人數約占高校專職教師半數以上,是高校師資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青年教師為碩博以上學歷,但大多為非臨床或非師范教育專業畢業,缺乏正規系統的臨床實踐和教育理論學習經歷,“微格”教學是由美國德瓦埃創立的一種在師范教育中實施訓練的教學方法[2],具有教育技術手段先進、教學情景逼真、緊密聯系教學實際等特點,諸多研究亦證實微格教學法對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教研室在近三年的教學活動中采用“微格”教學法進行了初步探索,現總結如下。
一微格教學法設計
醫學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具有崗位勝任能力的合格醫護人員,未來能夠勝任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重點是醫護救治病人的工作。因此,實踐能力和知識水平、科研覺悟、人文素養均是醫學教育過程的主要任務。因此,醫學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3]。教師必須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性格特征、行為方式,結合學情特點,針對性的完成醫學教育工作。我校微格培訓過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知識和臨床技能的積累和完善
我國各高等院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體系和生源要求差別較大,因此新入職教師的快速知識積累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現階段青年醫學課程授課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至關重要。
(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確立
新入職青年教師需要由學校或教研室提供各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等資源,并組織青年教師認真學習,由青年教師自己設計授課章節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并與所在教研室負責人或高年資有經驗教師反復商榷,不斷完善。
(三)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的設計
借助學校青年教師培訓內容,觀摩高年資教師的教學活動,學習教學技能。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定教學方法。在具體授課環節,包括導入技能、提問技能、語言技能、變化技能、演示技能、強化技能、板書技能、結束技能等多方面進行設計和反復實施演練[4]。
(四)授課、錄像、播放和自我評價和完善
上述各項準備工作完成后,實施授課,并進行錄像和反復播放,重點通過自我評價,發現不足,并思考如何改進。改進后,再次進行授課,并進行錄像。
(五)同行評價和完善
申請高年資有經驗的授課教師對第二次授課錄像材料進行評審,并提出修改意見和理由。然后,青年教師根據修改建議和策略,進行再次完善和提高。
二微格教學法培訓效果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培訓前后20名青年教師在上述導入技能、提問技能、語言技能、變化技能、演示技能、強化技能、板書技能、結束技能等能力的提升和內容設計的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價。經過卡方檢驗,教師對培訓內容滿意度及上述八項技能明顯提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三討論
“微格”教學法與傳統的講授式培訓方法比較,在自身知識結構完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和方法確立以及實施教學過程、及時反饋、多方評價等方面具有可觀察、可重復、可示范的明顯優勢,可以促進教師臨床和基礎醫學知識不斷積累與完善,有利于青年教師從思想上更加重視課堂教學,喚起教師從心理上對自身教學能力缺陷的深刻認識,進而更加精心準備各個教學環節,而臨床實踐環節的體會和感悟和觀摩教學環節可以綜合他人針對自身教學環節的意見,集中自己的教學行為最終獲得教學技能的提升,評價后的反思與提高有助于教師提出更好的教學方案,糾正教學偏差,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微格新模式還鼓勵教師以自身課題為依托,引導和鼓勵學生盡早參研、助研[5]。學生早期加入可以有效緩解教師人手不足的困境,特別是對于尚未具備碩、博導師資格的青年教師,在指導學生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的同時,也同步促進了自身科研工作的開展,達到了教、學、研相互融合,使教師既完成了教學工作,又兼顧了對學生科研的指導的效果,通過教師在專業課上的教育引導,率先吸引一部分學生加入到科研創新的隊伍中來,通過隨后對于他們的技能訓練和組織其參加相關的賽事,使其在個人科研創新能力水平上有明顯提升[6],從而發揮出積極示范作用,引領更多人的加入到科研創新的隊伍中來,形成正反饋效應,不斷擴大本科生科研創新隊伍的規模。一般意義上來講,教師對于學生具有極大的道德、人格和精神感染力;教師在傳授醫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會以科研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教師勤勞刻苦頑強拼搏的品質、對科學研究嚴謹求實的態度以及不唯書本大膽設想的精神等等都為學生建立深刻的職業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形成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四總結
雖然當前國內各醫學院校由于辦學定位、發展目標、生源質量不同,從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模式不盡相同,隨著“雙一流”建設大潮的來臨,各院校都日趨重視醫學創新人才培養。醫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學生在實踐中確實能夠獲取真知,加快知識更新,拓寬學科視野。隨著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應該通過更新教學觀念,改革實踐教學,加強制度建設,做好資金保障,調動師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等措施來加強和完善醫學本科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在此背景下,醫學院校應進一步加大人財、物、場地等的投入,支持學生開展科研創新,教師應進一步拓展自身職責,大力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為培養一批優秀醫學創新人才、提高我國醫學人才的國際競爭力而努力。
作者:畢紅東 劉金霞 吳曉光 李寶群 單位:承德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