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教師教學能力競賽提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教師的職業能力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本文以教師職業能力競賽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分析了競賽對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評價能力、學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能力的促進與提升作用。通過多位教師參賽前后的對比,發現競賽能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
教學競賽;教學能力;微課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以結構優化、創新驅動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及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何應對這種技能人才結構需求的改變,是當前職業教育要解決的課題。要適應這種變化,培養出社會所需之人才,只有變革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在這其中,教師扮演著尤為關鍵的角色。換句話說,教師的質量決定了職業教育發展的質量,因此提升教師的素質才是手段和根本。促進教師發展、提升教師質量的方式有多種,教師職業能力競賽就是其中一種。本文將圍繞教師參加職業能力競賽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進行闡述,以教師參加廣州市教師職業能力競賽為例進行說明。
一、廣州市教師職業能力競賽簡述
廣州市教師職業能力競賽是由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廣州市職業技術教研室承辦的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項目分為設計教學方案、開設公開課、說課與答辯和展示公開課四個階段,旨在提升教師職業素養與綜合職業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二、概念界定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指教師通過教育實踐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創新發展,而形成的一個合格教師所應具備的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與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和學習資源開發利用能力,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教書育人、達到教學目標、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所必備的職業能力。
三、教師職業能力競賽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作用
教師職業能力競賽是教師自我提升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參與競賽,通過同行、評委專家的指導和建議,教師不斷進行反思、總結和完善,從而在過程中鍛煉,在過程中成長。通過競賽,能有效促進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與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學習資源開發利用能力的提升。
1.對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促進
教學設計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部分,是教師基本功的外在體現,教學設計能力往往體現著教師的教學素養。競賽對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主要歸功于三個要素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即教師的反思內化、同行經驗的傳遞和專家評委的評點。教師要設計教學,要考慮一系列的因素,包括教學對象的認知規律、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教學資源條件、教學內容的優化、課堂的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取、教學評價等方方面面,通過對這些因素進行全面綜合考量,再進行有針對性地設計。在這個過程當中,會促進教師的智能結構變化,逐漸積淀為教師的思想、理念和經驗,從而使得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發展。如筆者參加了2015年廣州市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競賽,同行專業老師針對筆者所設計的教學方案《翻轉機械手模塊編程與調試》,從課程專業角度提出修改意見,參賽教師通過對指導意見的反思內化,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不斷完善教學方案設計,提升自我。專家的點評和指導是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關鍵要素。這些意見對教師的成長是極為重要的,通過對這些意見的吸收,會促進教師自身智能結構的轉變。教師會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思想和方式方法等,促進經驗的進一步的豐富和沉淀。
2.教師教學組織與實施能力的提升
教學組織能力是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特點、教學對象、教材內容、實訓場地、教學目標等進行合理安排的綜合能力。它事關教學任務的落實、教學質量的評估,在培養高素質人才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實施者具備這種能力,就能很好地組織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活動,從而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在教師職業能力競賽中,參賽教師根據專家點評提出的教學設計中的優缺點及改進措施,依據評價標準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改,使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不斷提升,而實施效果的反饋為參賽教師呈現的現有教學設計效果與預期效果之間的差距,可以看到教師賽前教學組織和賽后教學組織有了本質的變化。通過競賽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對教學的組織實施更加系統、更加科學。將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構成一個統一體,把課外學生的自主學習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與外延。而傳統的教學組織將課外和課堂教學兩者割裂開來,缺乏聯系。通過競賽,教師能更好地把握整個教學,把整個教學過程實施組織分為課前自主學習、課中教學實施、課外拓展延伸三個階段。整個教學實施過程重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團隊合作、探究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完成從“我學會”到“我會學”的轉變。
3.教學評價能力的提升
教師教學評價能力的提升體現在設計多樣的評價方法、細化評價項目、關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提升三方面。例如以往評價只有教師單方面進行成果評價,現筆者增加了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學生互評的環節,進行組織,監督,引導,判斷,既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發展,又關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發展,評價內容有“與其他同學合作與交流、安裝中注重安全作業”等。在細化評價項目方面,如賽前只有成果評價“機械手安裝完成與否、好壞”等;賽后,筆者將結果性評價更細化,如“升降氣缸安裝密封性高”和“滑動連接板安裝牢固”等具體到15個元件安裝過程的評價。
4.學習資源開發和利用能力的提升
在制作微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三個學習空教師在課程資源的利用方面也有很大提升,如參賽教師提到,翻轉機械手模塊在安裝彈簧部件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翻轉機械手模塊編程與調試”微課視頻,提出利用線扎作為輔助工具,壓緊彈簧并捆綁套入連接軸,待安裝好后將線扎剪斷,完成彈簧部件安裝。此實例充分說明教師利用微課教學能鍛煉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應用所學知識處理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小結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需要通過各種載體,教師職業能力競賽為教師成長搭建了一個重要的成長平臺。通過參加教師職業能力競賽,參賽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與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和學習資源開發利用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作者:姜光 單位: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胡濟林.教學競賽為平臺深化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改革[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
[2]鄭小軍.我對微課的界定[EB/OL].
[3]許克祥.教學競賽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抓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3).
[4]覃兵.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能力的缺失與培養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