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課外作業教師教學能力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小學是一個基礎時期。從小學到中學一直到大學,所學知識是一個連扣環。從小學基礎知識到大學實踐生活,扎實的基礎為以后的每個學習環節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我們在現實的教學中也感覺到,低年級學生對于事物的接受和認知能力較差,一個知識點兒往往又有不同的解決辦法,這就更加增大了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接受難度。如把知識點兒更好的讓學生掌握,就需要老師反復的教,學生反復的練,就如同嬰兒咿呀學語一樣,同樣的話語每天反復的聽,讓孩子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記得住,學的會。但更多的家長會覺得長時間的枯燥的練習會讓孩子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從而起到反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接受這種大量的習題練習方法以達到”題海”訓練應有的學習效果呢?根據我近十年的教學總結,認為應當做到如下幾點:
一、打鐵先要自身硬
教師應該熟知課本內容,熟悉教學重點。每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備課時應當擇出本課時的重點,難點。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根據課時難點及重點有針對性的把作業布置到位。例如在講解到三年級數學下冊的脫式計算時,有的學生一時很難接受兩步運算,尤其是帶有括號的脫式計算題,更容易出錯。在布置作業時,我就有針對性的給學生們布置課外作業。除了學生自己的作業習題外,還要求學生自己給自己列脫式計算的算式習題,通過多練習掌握知識點。但有的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就以課外習題為準,不考慮學生的知識弱點,殊不知這樣布置下去的作業學生不但覺得繁重,更會應付以了事,過一段時間后會把知識點忘的一干二凈。
二、與家長多溝通,幫助孩子培養學習興趣
當今社會,各種通訊媒體極為發達,有的教師通過微信等手機通訊工具建立了家長群。這樣不但能及時反應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也能及時得到家長反饋回來的孩子在家的作業情況,從而有針對性的對孩子的知識弱點進行強化。在三年級下學期的教學中,我曾遇見過這樣的問題。我的一個學生成績一直都在中上游。在學期快要結束時的幾次摸底考試中,成績有了較大退步。通過與家長交流,原來是孩子的家長疏于課后對孩子的管理,一些不懂的知識點孩子不能自己解決,又怕老師和家長批評,慢慢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通過和家長交流,課上我有針對性的給孩子補習重點知識,課后家長及時輔導,這樣不但增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在期末考試時,孩子成績有了很大提高。同時,我通過跟學生家長交流發現,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買一套甚至兩三套課外習題,如果不想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那么,這些課外習題非但不會成為孩子的學習墊腳石,反而會成為孩子的學習負擔。
三、認真總結考試錯題,要求學生補漏查錯
每一次的考試都能真實反應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考卷,教師應該做到”掌握大動向,劃分小細節”。所謂掌握大動向就是教師在閱卷判卷時對于出錯較多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所謂劃分小細節就是要求學生在拿到試卷后,自己認真總結錯題,最好做到記錄筆記。這樣就能在以后的復習時老師能針對性的布置作業并詳細講解,學生能針對自己的弱點多加練習,做到事半功倍。
四、作業布置應該做到有的放矢,切不可以偏概全
一個合格的有責任心的教師應當熟知自己學生的知識長處和知識弱點。如果我們不能做到這一點,那么作業布置的時候就會很籠統的把相同的作業給學生布置下去。這樣的結果就是,已經掌握了作業中的知識點兒的學生產生浮躁心理且會覺得作業枯燥乏味。我們曾經在實驗小學學習聽課時,有一個四年級的老師在下課布置作業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課時結束時,她把當天的作業以不同小組為單位分成了四個部分布置。哪個小組生字基礎較差,哪個小組作文能力不強,老師都能熟知于心。作業布置完了督促小組長及時收取本組作業。通過聽課學習也讓我體會到,學生是與教師朝夕相處的,了解他們的不足,表揚他們的長處都將會讓學生進步的更快。
五、學習興趣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影響
經過一天的課程學習,放學后的一段時間可能就成為了孩子們最渴望的時光。可放學后的作業也是孩子們不得不面臨的任務。如何使孩子們保持學習興趣,更好的完成課后作業以達到鞏固復習的目的就要每個老師都下一番功夫了。我覺得除了上邊說到的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能力布置作業外,還應當適時的多鼓勵學生,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學習。此外,教師和藹可親的態度也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很大動力。只有保持高昂的興趣,良好的心態,學生在學習中以及課后作業完成時才能做到輕松無壓力,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總而言之,課外作業不但是學生鞏固強化的過程,也是體現一個教師教學能力最基本的東西。只有教師了解學生,學生興趣高昂,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提高學生的成績。
作者:劉雯 單位: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蒲陽鎮西堯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