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教師教學發展創新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眾所周知,教師的敬業精神、教學理念、教學水平、教學能力等諸多因素都會對教育教學質量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各大高等院校要想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則必須注重院校的內涵發展,也就是說從教師入手,提高教師們的教學能力,更新教師們的教學理念。而要想做到此點則必須努力探索與構建一條適合本校發展特色的教師培訓機制,以便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切實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從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本文是筆者結合個人多年從教經驗,就如何促進教師教學發展,創新教師培訓模式進行的粗淺探討。
[關鍵詞]
教師;教育教學;培訓
高等院校的教學活動已經被計入到了教師的個人工作量之中。也正因如此,科研項目儼然已經成為高等院校的頭等重要任務,尤其是原科研小組拆散為科研團隊以后,教育教學工作更是成為了教師的個人行為,即便是在教學中遇到問題也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這對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學方法的改進都是極為不利的。因此,要想進一步改變這種情況,就必須讓高校發展重點回歸到教學之上,致力于教師的教育教學發展,努力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師培訓機構,從而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做有益的鋪墊。以下筆者即從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促進教師教學發展,創新教師培訓模式提出幾點個人建議。
一高等院校教師隊伍的特點
通過不完全調查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如今許多高等院校的師資隊伍多數由中青年教師組成,其中青年教師的人數大概占本校教師人數的80%左右,且普遍具備較高的學歷與職稱。而其中絕大多數的青年教師,雖然擁有一定的科研經歷,參與或者主持過一些科研課題,發表過一些高水平的論文,但是由于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沒有經歷過輔導、習題課、答疑、帶實驗教學等基本環節的鍛煉,也就無法更好地掌握大綱與教學進度表的走向,更無法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同時,如今絕大多數的高等院校在教師的工作考核上,往往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以至于衡量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高低,往往主要看這個教師的科研能力以及其所承擔過哪些課題項目,發表過哪些論文,爭取到了多少科研經費上面,而忽視了作為一名優秀教師最應該做好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尤其是在評職稱的時候,教師所發表的論文、所主持或者參與的科研項目更是職稱評審的硬性指標,這也就造成了絕大多數教師的科研任務過重,壓力過大,反倒沒有精力、沒有時間投入到教學水平的提高上。
二對促進教師教學發展、創新教學培訓模式的幾點建議
1加強對教學質量內涵的理解,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
創新型人才是當前社會發展迫切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也正因如此,如今各大院校都將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這就要求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上要將教育教學重點放在如何培育更多的創新型人才上。而教學并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更是一門語言藝術,因為只有教師講得生動、講的精彩,學生們才能聚精會神地聽講,才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接受知識,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教師們就必須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此,各大院校可以通過多舉辦教育教學專題研討會的形式,就如何提高教師的知識傳授效果,如何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設計等諸多專題入手,將其融入到教師的日常培訓工作中,從而獲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2為新任教師、研究生助教開設培訓班,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
教師是課堂的直接責任人,其個人教學能力、教學水平對課堂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為了構建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打造一流的研究性高等學府,培育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就必須為新任教師以及研究生助教提供必要的培訓,采取多種幫扶形式,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一方面,高校應該邀請資深的教學名師、教育專家做報告,幫助新任教師、研究生助教樹立作為一名優秀教師的正確發展與努力目標;另一方面,采取多對一的幫扶方式,邀請數名本校的資深教學名師擔當專家,對新任教師以及研究生助教的實際教學能力進行點評,并且對他們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設計、語言表達能力等諸多方面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從而通過與資深名師的切磋與探討,改進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上的不足,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每次培訓活動中,都必須確保每一名新任教師、研究生助教都能夠參與,并且能夠認真聽取其他新任教師的試講,從而取長補短,精益求精,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3強化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研究,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
眾所周知,只有擁有強大的教學能力才能夠更好地駕馭課堂的教學秩序,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所以,進一步優化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技巧則尤為重要。也正因如此,高等院校應該針對此點,組織一系列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技巧研討會,對教師們進行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與幫助,進而提高教師們在課堂上的教學駕馭力。尤其是當前,在高校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使用PPT進行教學,而通過對學生們的調查數據得知,絕大多數的學生對PPT教學模式往往抱有抵觸情緒。因此,在教師培訓上則可以結合實際教育教學需求,靈活開展培訓工作,就如何提高PPT在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效果這一專題展開探討與培訓。并且從學生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遵循以教師為主、PPT為輔,結合板書的形式做好PPT教學工作,使PPT能夠更具吸引力、表現力,獲得學生們的歡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也使教師獲得更好的教學能力和更加實用的教學手段。
4整合好校內教育教學研究資料,豐富教師培訓內容
由于當前教師們的工作量較大,科研項目較多,很難保證每一次的教師培訓工作都能夠吸引到所有的教師們參加,尤其是絕大多數的教師培訓工作都是選擇在教師們的私人時間進行,采取自愿模式,所以要想吸引更多教師拿出自己的私人時間,自愿參與到教師培訓工作中來,就必須使教師培訓工作具備一定的吸引力與號召力。這就決定了各大院校在開展教育教學培訓工作時,必須要確保培訓內容的豐富多彩,而要想做到此點則必須要做好校內教育教學研究優秀資源的整合。例如:各個高校應該充分發動各級教學名師獲獎者、歷屆授課競賽的獲獎者,從事高等教育教學教改研究工作的教授,各專業的資深名師及離退休教授,共同形成教育教學工作組,結合他們個人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研究與不同理解,向廣大教師傳播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從而幫助廣大教師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尤其是這些優秀的、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們,他們不僅熟悉校史、校情,與專業、規范的培訓師相比,他們的講解也更加鮮活,結合了他們個人的體會與經驗,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具備更加重要的借鑒與示范作用。所以,在培訓工作上也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吸引更多的教師積極參與到培訓工作中來。
5精細構建教師培訓運行機制,營造良好的教學文化氛圍
良好的運行機制是做好培訓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確保培訓工作得以貫徹落實的關鍵所在。因此,要確保教師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對教師培訓工作進行精細組織與策劃,探討建立符合本校發展的教師培訓運行機制,從而確保各項教師培訓工作都能夠得以順利開展。要想做到此點,高校必須要依靠一批教育教學專家,對國內外優秀的教師培訓經驗進行總結與借鑒,探索出適合本校應用的教師培訓模式,并且對每一次的培訓工作都做到精心策劃,做到事前先對主講人即將要培訓的報告進行初步了解,從而獲得更好的培訓效果。尤其是在教師培訓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師的成功教學經驗,通過有效的研討活動,對成功教學經驗進行分享,搭建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平臺,注重對優質教學方式的展示。也就是說在培訓活動的操作過程中,可以采取讓名師上臺示范的方式,其他教師則可以通過與名師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比較進行自我反思,為今后的教學技巧提升與改進提供有益的啟迪。同時,還應該充分利用好互聯網媒體的作用,為教師培訓建立一個中心網頁,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媒體傳播方式,對教師的教學發展、創新教學培訓機構營造聲勢。這一舉措則可為高校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文化氛圍,從而構建有學校特色的教學文化。
總之,高等院校要想切實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將高校的關注重點放在內涵建設與品質發展上,這就決定了高等院校必須注重教師教育水平、教學能力的提高,為教師提供一個合理的培訓機制,從而促進高校教師的綜合發展,進而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為不斷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良好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王晨 單位: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參考文獻
[1]關守寧.改革教師培訓模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J].才智,2015(30).
[2]耿國彥,程向東.“問題———合作反思”教師培訓模式的探索[J].今日教育,2006(05).
[3]黃勇榮.基于問題的多元化教師培訓模式[J].繼續教育,2008(12).
[4]徐娟.以中小學為基地:英國教師培訓模式及其啟示[J].大學教育科學,2007(01).
[5]單青.高校教師創新素質及其培養[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
[6]李輝,黎瓊鋒.校本教師培訓:以問題為中心[J].繼續教育研究,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