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教師教學評價工作的意義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教師教學評價工作正在不同程度地開展.評價工作推進了教學的改進,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使教師教學評價工作進一步健康發展,這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師教學評價是否科學、客觀、合理,評價結果是否可靠、可信?評價結果的反饋情況如何?這都需要分析研究并加以檢驗,并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評價方案體系.這不僅能減少教學工作中的失誤,對評價理論的研究和評價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是學校教育評價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教學評價是影響學校課程改革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新課程標準下的課程改革必然導致教師教學評價在觀念、價值取向、內容、方法、標準等方面發生變革.同時,教師教學評價也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師資培訓、教師繼續教育以及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試驗、機構設置、人事安排等決策上提供依據,科學的決策是離不開評價這個環節的.總之,教師教學評價要有利于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有利于教師成長與專業發展,有利于推動學校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教學評價的意義
1.有利于發現當前教育改革中的阻力
教師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主導力量,他們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解、認同和參與狀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效.然而,現行的教師教學評價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師在認同、接受、參與和支持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的困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師本能性和保護性地抵制先進的教育教學改革,這或許是我國教育教學改革效果不盡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扎扎實實”就是一個真實寫照.因此,為了真正扎實全面地推進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就必須高度重視并認真抓好教師教學評價制度改革.
2.為教育教學管理的進一步科學化、規范化提供依據
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中小學培養人才的教學過程也要不斷進行改革,以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改革開放和社會進步也在一些方面影響著教育者、教育對象的心理、知識和能力的變化,因此,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也應該是動態的.研究應該立足于當前教育教學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目的在于改善與解決教師教學評價的現狀與問題.便于學校管理職能部門更準確地掌握教師隊伍的情況,根據科學技術發展和培養高質量人才要求,有計劃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也便于當前實行的教師聘任制的進一步完善,使聘任工作建立在更科學、更規范、更合理的基礎上.
3.端正教學評價理念
教育教學評價是對教育活動滿足社會與個體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斷的活動,是對教育教學活動已經取得的或還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價值做出判斷,以期達到教育教學價值增值的過程.不同的主體由于其需要不同,對教育活動就有可能產生不同的判斷.從不同角度透視教師教學評價的價值取向,協調各種評價因素之間的關系,探討教師教學評價成為一種客觀性與主觀性統一的活動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明確教師教學評價的新理念.4.有利于整體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從而為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提供保障教師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廣大教師的熱情和參與程度.因此,需要了解當前中小學教師教學評價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從而調動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
二、教學評價的特點與方式
教師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不同的時期:測量時代、描述時代、判斷時代和共同建構時代.教育評價理論的發展軌跡逐漸從重視評價的客觀化、標準化,從反映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某一方面向學校、教師、課程、教材的評價過渡;從評價價值判斷為重心向評價中收集信息、解釋證據,制定一定的判斷標準和目標,使教育評價對實際工作進行指導過渡;從單一價值體系向對不同價值體系存在的差異進行協調工作,并視之為評價工作的關鍵問題,強調共同構建、全面參與、多元價值過渡.教育評價思想是隨著社會進步而不斷發展的,素質教育理論會逐步被廣泛接受.在以往教育評價理論的基礎上,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教學評價凸顯以下特點:一是評價思想的價值性;二是評價目標的動態性;三是評價功能的發展性:四是評價主體的廣泛.教師教學評價是指有系統地收集有關教師教學行為的資料,加以分析處理后,再根據預定教學目標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對教師教學工作的評價從總體上說大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從教資格評價;二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及其成績評價.教師的從教資格評價是看教師是否具有勝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評價教師是否具備從事此工作的素質和能力,即評價教師從事工作的基礎條件.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及成績評價,是看教師工作的實際行為和成績,即評價教師在一定時期內教學工作的效果如何.教師教學評價是多層次多類型的,如國家、地方、學校、社會對教師教學的評價.本文教師教學評價的探討主要基于學校層面,即探討在學校層面上,教師教學評價的現實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教師教學評價既要對教師教學工作現實的價值做出判斷,也要對其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因此,教師教學評價既要評價教師的教學素質,也要評價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成績,而且以教學行為和教學成績為主,在評價中滲透對其教學素質評價的過程.目前,我國教師教學評價主要是以基于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評估占重要地位的教師教學工作評價,即評價教師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目前教師教學評價從收集信息的方式來劃分,存在三種不同的教師教學評價類型:一是教師教學勝任力評價,評價教師教學所需要的素質或勝任力.二是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是對教師教學工作中的表現即教學行為進行評定,了解教師教學工作的質量.三是教師教學有效性評價,是對教師施加給學生的影響進行評價,也就是評價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在重要的教育目標上所取得的進步.但三種評價類型相互間又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是以教師勝任力評價為效標的,教師教學有效性評價又是教師教學績效評價的效標.也就是說教師教學有效性評價是教師教學評價的終極效標,而教師教學績效評價則是中間效標.因此,我們對教師教學評價的主要環節是教師績效評價,即教師教學行為和質量的評價.課堂教學評價不能單純采取一種方法,而應該同時運用自下而上的歸納實施法和自上而下的演繹的理論方法.只有在關注評價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關注評價內容的變化,才能使評價標準既符合現代課堂教學的理念、特點,又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確定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考查體現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特征的基本要素,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根據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當前教師教學評價應由三個維度的評價構成,即教師教學素質評價(反映教師教學的基本素質)、教師教學職責評價(反映教師教學工作狀況)和教師教學績效評價(反映教師教學的成效).其中,素質評價是教師實施教學的保障,績效評價是教師實施教學的最終目標.
作者:王祥權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