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健康教育護理應用(9篇)

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健康教育護理應用(9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健康教育護理應用(9篇)

第一篇:慢性胃炎護理健康教育應用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其具有病程長、起病慢、易復發等特點,完全治愈比較困難,因此要將健康教育內容納入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主動性,從而改善治療效果。本文以160例慢性胃炎患者為對象,分析健康教育的臨床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92例,女68例,年齡34~79歲,平均53.6歲;病程5個月至17年,平均病程5.3年。將1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8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抑酸、增進胃動力、營養支持等基礎治療,并給予病情監測及藥物護理等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具體如下:護理人員在充分評估患者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擬定科學、健康、個性化的教育方案,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同時在科室內開展健康講座,將患者集中起來進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到慢性胃炎的發病機制及相關注意事項;告訴其合理用藥的重要意義及不良反應;督促患者改善飲食習慣,使其遵循“按時、定量”的原則,多進食口味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嚴禁暴飲暴食。此外,還要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及時緩解其焦慮、不安及煩悶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仔細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引導其采用科學的方法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身心愉快。

1.3效果評價標準

患者經過治療及護理后病情痊愈,隨訪期間無復發視為痊愈;經過治療后癥狀全部消失,隨訪期間復發現象較少視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或者隨訪期間復發視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其中問卷得分85分以上視為非常滿意,60~85分視為滿意,低于60分者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1.4統計學處理所有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顯效46例,有效2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顯效28例,有效39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83.8%;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50例,滿意26例,不滿意4例,總滿意度為95.0%;對照組非常滿意45例,滿意21例,不滿意14例,總滿意度為82.5%;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現代護理理論的不斷發展,健康教育已逐漸成為慢性胃炎患者臨床護理的常規內容之一,這是由于慢性胃炎誘發因素多、易復發,只有切實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才可進一步抑制疾病的復發。由相關調查研究報告可知[1,2],慢性胃炎患者主要通過網絡獲得相關健康保健知識,這種結果恰恰說明了臨床健康教育的缺失,多數患者表示醫院的健康教育內容比較簡單,缺乏主動性,因此患者出院后對健康教育的內容印象不夠深刻,無法對患者的自我護理提供指導。本研究針對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由結果可知,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干預后,其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總之,針對慢性胃炎患者進行科學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

作者:周嵬 單位:鞍山市第三醫院

參考文獻

[1]林屹,顧海銀.社區健康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4,21(3):201-202.

[2]米鉆冰,陳衛紅,陸麗明,等.社區護理干預提高造口病人生活質量的研究[J].南方護理學報,2013,10(3):3-5.

第二篇:肺動脈高壓患者健康教育護理應用

【摘要】

目的探討程序化健康教育在肺動脈高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肺動脈高壓患者10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55例和常規組49例,觀察組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常規組給予患者一般性的常規護理方法。應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進行評分,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出院時間與常規組相比更短,其效果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程序化健康教育護理方法對治療肺動脈高壓患者臨床效果顯著,護理效果好,能在促進患者病情康復的基礎上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間的溝通交流,有效改善護患間的關系,提高社會效益與經濟價值,可以在臨床上加以應用。

【關鍵詞】

程序化健康教育;護理;肺動脈高壓患者

肺動脈高壓臨床表現特點為肺動脈的壓力升高和肺血管阻力的一種綜合病癥,屬于先天性心臟病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是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的一項重要原因[1]。目前對于此類病癥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肺移植或者心肺聯合移植,但由于其治療方法存在許多弊端,例如供體不足、技術短缺等,導致許多患者手術后死亡,其中患者的情緒因素也是導致病情變化的一個重要誘因[2],所以,對于防治肺動脈高壓病情的發生和發展意義重大。程序化健康教育措施通過對肺動脈高壓患者的心理進行干預,可以對患者心理減壓,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得到改善,臨床抑郁顯著。本文通過對肺動脈高壓患者分別給予程序化健康教育和常規健康教育方法,來比較兩組療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肺動脈高壓患者10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55例和常規組49例,觀察組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常規組給予患者一般性的常規護理方法。其中觀察組男26例,女29例,年齡28~72歲,平均(49.2±1.2)歲;常規組患者男26例,女23例,年齡29~70歲,平均(48.2±1.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肺動脈高壓病情檢測標準,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特征等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選用焦慮自評量表法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進行比較。其中50~59分表示程度較輕;60~69分表示焦慮、抑郁程度適中;>70分的則情緒差,程度較重。并對兩組患者分別于住院當日和出院前一天就其護理方法的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比較兩組差異。

1.2.2教育計劃:

采用教育-評價-反饋的教育計劃來對肺動脈高壓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并及時反饋患者意見,加強改進。

1.2.3教育方式:

選用一對一和集體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每次健康教育時間控制在30min左右,詳細了解患者需求與病情特征。

1.2.4教育內容:

①加強患者心理疏導,主動與患者進行親切的溝通交流,詳細了解患者實際需求與心理狀態變化,引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擺脫負面觀念,保持平常心,提高自控力;②培養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忌煙戒酒、適量運動、合理均衡膳食,改變不良生活習性;③引導患者樹立正確觀念,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打破患者的錯誤觀念。

1.2.5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的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入院時的SAS、SDS評分同出院時比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觀察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顯著,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程序化健康教育通過引導患者正確看待疾病特征,幫助患者樹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主動與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工作等,巧妙的將護理程序應用于健康教育當中。護理模式通過一對一的健康指導,改變了一般性的常規護理中的傳統觀念,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開展人性化的健康教育護理理念[3-6]。能夠及時了解到患者的日常需求,通過日常親切的溝通交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健康教育,使得教育計劃得到補充與修訂。從而減少患者因自身疾病而產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因素,利于手術的診斷與治療,從而促進患者身心的康復,提高社會效益與經濟價值。

作者:劉秀玲 張燕花 單位:蘭州大學第二醫院CICU

參考文獻

[1]張清媛,朱曉艷,盧珊,等.10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4):322-323.

[2]張辰,陳燕,閆麗,等.肺動脈高壓患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及網絡教育可行性的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2):79-81.

[3]陳榮.風濕性心臟病合并肺動脈高壓患者瓣膜置換術后護理[J].中國循環雜志,2013,(z1):248-248.

[4]連俊杰,鞠貞會,劉傳建,等.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社區管理[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3,(19):27-28.

[5]崔嬋媛.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患者的護理問題分析與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5):369-370.

[6]徐菁,朱淵.重度肺動脈高壓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經皮房間隔造口術的圍術期護理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17-19.

第三篇:膽囊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應用

【摘要】

目的分析膽囊炎患者護理中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160例膽囊炎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結果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術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膽囊炎患者護理中采用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

膽囊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效果評價

膽囊炎是膽管系統常見疾病,是因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導致[1]。手術是治療膽囊炎的主要手段,而為了提高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加強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則顯得十分必要。現筆者以80例患者為例,在圍術期護理中采取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其效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160例膽囊炎患者均為2013年7月—2015年6月期間到我院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無其他膽管疾病;凝血機制正常,無全身感染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表現為右上腹疼痛、肌緊張、發熱、肝區叩擊痛等。男74例,女86例,平均年齡(51.3±6.8)歲。按照護理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2組患者基線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術前密切注意患者病情變化,詳細詢問病史,協助患者做好術前檢查工作。術后注意觀察病情、腹腔引流情況。觀察組采取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①心理護理。膽囊炎患者多伴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加強圍術期心理護理至關重要。術前有效評估患者情緒狀態,掌握其情緒變化,與患者積極溝通交流,講解膽囊炎基本情況及手術安全性,消除患者的擔憂、不安、緊張等心理。術中陪在患者身邊,通過與患者的溝通轉移其注意力,消除患者不安、恐慌等情緒。術后及時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實施,耐心解答患者疑問。重視患者術后切口疼痛情況,盡量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術后不適。②健康教育。術前積極主動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和解釋膽囊炎發生情況、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肯定手術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必要性,講述基本手術方法、術后恢復情況及并發癥預防措施。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幫助制定飲食方案及運動方案,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3評價指標

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患者焦慮情緒,以百分制計算,當SAS評分>50分,患者則存在焦慮[2]。采取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評價患者術后疼痛,總分10分,分數越高,疼痛越嚴重[3]。1.4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護理前后情緒變化對比

2組患者護理后SAS評分較護理前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2.22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對比

觀察組術后VAS評分(2.1±0.4)分,對照組術后VAS評分(4.9±1.3)分,2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3.230,P<0.05)。

3討論

膽囊炎形成原因復雜多樣,以右上腹疼痛、發熱、肌緊張、反跳痛等癥狀為主。手術是治療膽囊炎主要手段,但多數患者由于疾病已存在焦慮、不安、抑郁、恐懼等負面心理,再加上手術本身就屬于應激源,患者對手術認知不足,進一步加重了患者負面情緒,對手術順利實施、術后恢復產生影響。因此對膽囊炎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則顯得十分重要。通過心理護理,積極評估患者情緒狀態,掌握患者情緒變化,采取針對性疏導措施,緩解患者擔憂、不安、緊張等心理狀態,使患者以積極心理狀態面對治療和護理,以此促進手術的順利實施,促使患者更好地恢復。同時加強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和解釋膽囊炎發生情況、注意事項、預防措施以及手術方法、術后恢復情況和并發癥預防措施,以此促進患者術后更好恢復。總而言之,在膽囊炎患者護理中采用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作者:熊建萍 單位:江西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

參考文獻

[1]任瑞芳,林燕,趙曉文.對高齡膽囊炎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0):957-958.

[2]孫雪芬,劉曉健.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急性膽囊炎手術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7):1115-1116.

[3]魏雪麗.急性膽囊炎的臨床綜合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12(9):207-210.

第四篇: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自我護理能力

【摘要】

目的觀察健康教育路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方法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按照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自我護理評分、自我護理技能評分、健康知識評分、自我責任感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自我概念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自我護理評分、自我護理技能評分、健康知識評分、自我概念評分、自我責任感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路徑能夠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使用的健康教育方法。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路徑;自我護理能力;臨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及病情進行性發展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大部分時間需在院外自我治療及護理,提高自我護理能力逐漸成為滿足患者自身需求的一個發展趨勢,也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1]。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護理水平能力較差,成為制約疾病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健康教育通過幫助個體和群體改變不健康行為,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已在國外被廣泛應用。應用臨床路徑的方法進行健康教育能夠對同一種疾病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需求特點,對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旨在觀察健康教育路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患者思維和語言溝通正常,排除精神病史、其他肺部疾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齡(70.6±6.2)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下8例,中學11例,專科及以上13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齡(70.2±6.5)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下9例,中學9例,專科及以上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即在患者出入院時進行特殊檢查時進行宣教;觀察組患者按照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健康教育,每例患者入院后采用制訂好的健康教育路徑進行護理,健康教育路徑的制訂是通過查閱大量文獻,經多位資深專科護士組成路徑制定小組討論一致情況下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教育路徑。由各個責任組的責任護士按照事先制訂好的健康教育內容和路徑的時間及時進行宣教,每次宣教時對上次宣教內容進行評估(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了解患者掌握情況,必要時反復進行,獨處患者需至少有1名家屬需參與宣教,由家屬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直至其掌握,建立患者個人檔案,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留下責任人電話號碼,以便及時解答患者或家屬的疑惑。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干預前后進行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調查,比較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差異。ESCA量表由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識水平4個維度組成,共有43個有效條目,本量表總分為172分,得分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自我護理評分、自我護理技能評分、健康知識評分、自我責任感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自我概念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自我護理評分、自我護理技能評分、健康知識評分、自我概念評分、自我責任感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臨床特點為慢性進展、病程纏綿、反復急性加重,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巨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已有廣泛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自我保護能力[3]。健康教育路徑是將臨床路徑的理論和實施方法應用于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制定和實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路徑表,使護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提高護理工作的計劃性、預見性和針對性,避免個人主觀因素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減少了護理行為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護理的規范性,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質量和效果,促進患者良好行為的養成和疾病的康復[4,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的評價指標包括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肺功能、血氣指標、6min步行距離(6MWD)等屬于客觀指標,主訴癥狀、呼吸功能障礙程度、健康行為能力等屬于主觀指標。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種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治療后自我護理評分、自我護理技能評分、健康知識評分、自我責任感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但健康教育路徑能夠更明顯的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總分及各個維度評分,且可提高自我概念評分,而常規護理對自我概念的影響不明顯。

作者:朱君麗 單位: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門診部

4結語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徑能夠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使用的健康教育方法。

參考文獻

[1]張珍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區人群綜合干預的研究.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5,28(7):435-436.

[2]謝梅,李鳳娟.健康教育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7):133-135.

[3]ZemMB.Systematicreviewofhealthliteracyincochranedatabasestudiesonpaediatricasthmaeducationalinterventions:searchingbeyondfigorousdesign.IntJEvidBasedHealthc,2012,10(1):3-8.

[4]冬燕,于瑩,侯景霞.子宮平滑肌瘤手術患者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表的應用研究.解放軍護理,2007,24(1):12-14.

[5]NahcivanNO.ATurkishlanguageequivalenceoftheExerciseofSelf-CareAgencyScale.WesternJournalofNursingResearch,2004,26(7):813-824.

第五篇:脛腓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護理育分析

【摘要】

目的探討基于臨床護理路徑在脛排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脛排骨骨折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的患者給予臨床傳統模式的健康教育,實驗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進行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時間與患者滿意度。結果在臨床療效,治療時間及患者滿意度方面實驗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圍術期健康教育,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脛排骨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應用價值顯著,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

脛排骨骨折;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應用效果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探討了基于臨床護理路徑在脛排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脛排骨骨折患者90例作為此次實驗對象,應用數字隨機法將本組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中有20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年齡在17~71歲,平均年齡為(46.35±1.25)歲,骨折平均時間為(5.23±2.01)h。實驗組中19例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年齡在19~73歲,平均年齡為(46.29±2.05)歲,骨折平均時間為(5.31±1.90)h。兩組患者在臨床一般資料方面無巨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進行臨床傳統模式在患者圍術期進行健康教育,實驗組的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進行健康教育[1],護理措施主要內容如下:入院當天:患者入院以后應向患者講解護士、醫師情況,詳細的介紹醫院、病房環境及相應的規章制度。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給予適當的心理疏導,防止患者由于不良情緒引發便秘癥狀[2]。術前1d:在手術實施前,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術前心理狀況,并進行相應的疏導。向患者簡單的介紹手術方式與目的,告知患者手術中需注意事項、麻醉方式。將術前各項檢查結果進行反饋。手術當天: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提供石膏護理、創口護理以及疼痛護理。術后1~3d: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向患者結石早期活動的重要性與活動中的注意事項。并指導患者進行肢體功能訓練,同時為患者提供壓瘡護理、飲食護理,防止患者出現便秘、壓瘡等癥狀。術后4~7d:對患者恢復情況進行了解,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及藥物使用宣教。術后7~10d:告知患者骨折發生的主要原因,患者恢復情況,同時重點向患者講解進行并發癥預防的主要措施。出院當天: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出院指導,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飲食中的注意事項進行叮囑,并與患者預約復診時間。

1.3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效果、治療時間、不良反應及患者滿意度等進行對比分析。

2結果

2.1療效對比。

對照組臨床療效情況如下:13(28.9%)例治愈,20(44.4%)例有效,12(26.7%)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73.3%。實驗組臨床療效情況如下:17(37.8%)例治愈,25(55.6%)例有效,3(6.6%)無效,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4%。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治療時間對比:

對照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治療的時間為(18.21±2.91)d,平均骨折愈合時間為(93.25±4.61)d;實驗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治療的時間為(13.25±2.10)d,平均骨折愈合時間為(72.51±4.16)d;在住院時間與骨折愈合時間方面,實驗組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2.3不良反應與滿意度對比:

在治療期間對照組有11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率為24.4%;實驗組治療期間有2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4%。對兩組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5.6%,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6%。在不良反應方面,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在患者滿意度方面,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借助表格化的形式開展護理工作,能夠有效的縮短護理人員書寫文件的時間,讓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為患者提供服務[3-5]。給予臨床護理路徑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按照護理路徑實施護理,將注意事項與相關知識向患者進行講解,能夠保證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全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護患交流機會。另一方面,給予臨床路徑的健康教育,患者具有充分的知情權[6]。本次研究結果表明,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模式對脛排骨骨折患者圍術期進行健康教育,能夠大幅度的縮短患者治療時間,提高臨床療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得到了患者的充分肯定,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作者:趙詠梅 單位:遼寧省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莊動.臨床護理路徑在脛腓骨骨折牽引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11):1344-1345.

[2]付朝霞,陸玲,鄒紅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外科脛腓骨骨折患者標準化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4,(20):134-136.

[3]丁蘭春.臨床護理路徑在脛腓骨骨折中的臨床應用探討[J].中外健康文摘,2012,(51):240-241.

[4]賀葵.臨床護理路徑在脛腓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2):156-158.

[5]吳永琴,淦細紅,金文姬,等.臨床護理路徑在預防老年脛腓骨骨折病人便秘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3):233-234.

[6]謝秀霞,柴翠萍,張亞麗等.臨床路徑在行脛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6):23-24.

第六篇:宮頸炎患者健康教育護理模式

摘要:

目的:探討慢性宮頸炎患者護理中連貫性護理模式聯合健康教育實施的效果。方法:隨機選擇66例自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成縣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慢性宮頸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按照門診掛號順序進行分組,每組33例,對照實行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實施連貫性護理模式聯合健康教育,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復發率、對護理滿意度、身體恢復狀況及對相關知識知曉率。結果:觀察組對護理滿意度評分較對照組高,復發率較低,身體恢復情況較好(p<0.05),且其依從性及對相關知識知曉率也較對照組高(p<0.05)。討論:在慢性宮頸炎患者護理中實施連貫性護理模式聯合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及治療依從性、相關知識知曉率,降低復發率,對其身體恢復具有明顯正面作用。

關鍵詞:

常規護理;連貫性護理;健康教育;慢性宮頸炎

宮頸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醫學上將其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有數據顯示,我國慢性宮頸炎的發病率遠遠高于急性宮頸炎[1]。慢性宮頸炎主要發病于流產、生產、手術等原因造成宮頸損傷的女性群體中,育齡女性發病率較高[2]。而急性宮頸炎發病急、病情變化較快,及時治療效果較好,但是治療不徹底時也會發展成慢性宮頸炎。慢性宮頸炎屬于一種難治性疾病,病程較長,長期久治不愈會引發宮頸癌,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安全[3]。臨床大多采用手術切除子宮或宮頸進行根治,很多人會產生抗拒心理或者失去信心等負面情緒,不利于治療預后。常規護理僅僅從基本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不能夠解決心理情緒等問題,不能滿足患者需求,因此醫護人員開始探討新的護理模式,來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治療預后及對護理的滿意度等。本研究就66例慢性宮頸炎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及連貫性護理模式聯合健康教育,來探討連貫性護理模式聯合健康教育在慢性宮頸炎患者護理中實施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66例成縣人民醫院自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間收治的慢性宮頸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門診掛號先后進行分組,每組33例。對照組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32.78±3.22)歲,病程最短1年2個月,最長10年半,平均病程(5.64±2.01)年;觀察組年齡21~44歲,平均年齡(33.05±3.68)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0年4個月,平均病程(5.48±2.16)年。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宮頸炎臨床診斷者;②神經系統正常者;③愿意配合醫護人員調查者。排除標準:①哺乳期女性;②造血系統異常或出現凝血異常疾病者;③心臟、腎臟等重大器官代謝異常者。兩組患者孕產次、流產次數、病程、病情等基礎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模式,主要關注治療前后患者血壓等生命基本體征,入院時進行常規檢查,保持病房清潔、保證營養飲食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進行連貫性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具體如下:健康教育:①通過各種教育宣傳方式讓患者了解慢性宮頸炎相關知識,比如慢性宮頸炎疾病的發展、致病原因、治療方法、預后等,能夠提高患者主動接受治療的積極性;②提醒患者在經期禁止性交,注意外陰部位衛生,洗澡盡量選擇淋浴,以免發生交叉感染;③就一些常見疾病進行知識宣傳,提醒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避免常見疾病的發生;④在進行各項常規檢查時,及時向其進行詳細講解各項指標正常范圍及異常會引起哪些疾病,教會患者自己看檢查表。連貫性護理:①治療前先講明治療安排具體事項,讓患者事先有個心理準備,降低因情緒激動造成的手術失敗;②飲食、用藥護理:術前提醒患者禁止飲食,術后盡量幫助其盡快排氣,盡早進食一些流質食物以補充營養,指導其遵照醫囑按時用藥;③心理護理:因慢性宮頸炎屬于長期治療疾病,一般患病時間及治療時間都較長,很多人已經失去信心,再加上對手術治療的害怕與緊張,不利于治療預后及康復,應及時了解其心理狀態,緩解其緊張、害怕心理;④康復護理:術后及時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但是禁止劇烈運動和暴飲暴食,出院后及時通知患者進行復查。

1.3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依從性、復發率、對護理滿意度評分、身體恢復狀況及對相關知識知曉率。其中身體恢復情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住院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對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包括:治療知識、護理知識、疾病知識、保健知識。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利用統計學軟件SPASS16.0進行綜合分析與處理,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依從性、對護理滿意度評分、身體恢復狀況對比

觀察組對護理滿意度評分較對照組高,且身體恢復情況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復發率、依從性、對相關知識知曉率對比

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且依從性、對相關知識知曉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女性結婚年齡推遲、人工流產及生產次數增多等因素,婦科疾病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慢性宮頸炎是最常見的一種[4]。其主要臨床表征有小腹下墜疼痛感明顯、月經周期紊亂、腰酸背痛、白帶異常等[5],根據臨床表現主要分為宮頸糜爛、息肉、肥大等類型。有學者研究發現[6],慢性宮頸炎具有病程較長、根治困難、易反復發作的特點,已經成為危害女性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其徹底根治成為了主要問題。目前進行切除術治療是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方式,但是因患者心理情緒作用,治療預后往往不甚理想,因此應加強對慢性宮頸炎患者的護理工作。連貫性護理是從各個方面對慢性宮頸炎患者進行有組織、有計劃地護理活動,屬于一種讓其自覺了解并執行有利于自身疾病康復的行為習慣和生活飲食方式的護理模式[7]。連貫性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及時幫助其進行心理情緒調節,避免緊張等負面情緒的發生,影響治療效果。再加上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慢性宮頸炎患者對疾病及其治療、預后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8]。陳琴認為,通過疾病知識的宣傳還可以有效降低慢性宮頸炎的復發率,提高人們生活質量[9]。

4結束語

從本研究最終數據可以看出,連貫性護理模式聯合健康教育有助于慢性宮頸炎患者身體恢復,同時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和治療的依從性,在對疾病相關治療、護理、保健知識了解的同時有效降低復發率。

作者:汪華 單位:甘肅省成縣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周芳,吳君梅.臨床觀察連貫性護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宮頸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7):390-391.

[2]李紅斌.觀察連貫性的護理健康教育對門診慢性宮頸炎患者的實施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4,19(08):272-273.

[3]何靜梅.連貫性護理健康教育應用于慢性宮頸炎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1):189-190.

[4]劉紅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防治慢性宮頸炎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30):4121-4122.

[5]楊美媛.連貫性護理健康教育在門診慢性宮頸炎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12(12):1138-1139.

[6]趙峰.連貫性護理健康教育在門診慢性宮頸炎病人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34):220-221.

[7]付賓.連貫性護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宮頸炎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14):98-99.

[8]朱麗輝.連貫性護理健康教育在門診慢性宮頸炎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5,2(16):3334-3335.

[9]陳琴.觀察連貫性的護理健康教育對門診慢性宮頸炎患者中的實施效果[J].吉林醫學,2014,35(14):3150-3151.

第七篇: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健康教育應用

【摘要】

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按照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模式,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對2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觀察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達標率、護理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冠心病患者中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于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冠心病防治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冠心病;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應用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護理工作模式,其目的在于指導護理人員進行主動的、預見性工作,充分發揮患者參與疾病治療和護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相關資料表明,臨床護理路徑的主要特點在于以患者為中心開展醫療計劃[1]。其中,健康教育臨床路徑的目的主要在于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教育,提高患者的相關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本文為探討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隨機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對其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間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4例,排除行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按照健康教育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7例,其中觀察組男24例,女13例;年齡33歲~71歲,平均年齡(57.6±4.9)歲;平均住院時間(15.2±0.9)d;文化程度:小學文化9例,初中11例,高中17例及以上。對照組男25例,女12例;年齡37歲~74歲,平均年齡(53.2±7.8)歲;平均住院時間(14.1±1.3)d;文化程度:小學文化12例,初中10例,高中15例及以上。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包括入院口頭教育、住院檢查、相關書面教育和出院健康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如下。

1.2.1入院教育

于患者入院當日對其進行入院教育,包括科室環境介紹、主管護士及主管醫師介紹,并向患者講授安全常識,幫助患者制訂合理的作息時間和家屬探視時間。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陪護制度,以及各種日常檢查的目的及其注意事項。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程度,并進行入院評估。

1.2.2入院檢查

于患者入院第2天,在常規檢查的基礎上完善入院檢查,并根據其疾病類型指導患者健康飲食,為患者提供低脂、低鹽飲食,并向其解釋常用藥物的作用、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2.3心理及藥物護理

在患者入院的第3~7天進行心理及藥物護理,根據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冠心病的相關知識,包括致病原因、常見癥狀及其治療方法。同時,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和交流,幫助其理解各項護理工作的目的及其作用,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根據醫囑指導患者的日常用藥,并結合藥物治療幫助患者掌握功能鍛煉和預防方法,向患者說明功能鍛煉的方法、目的及其注意事項。

1.2.4冠心病并發癥防治

在患者入院第8天,待其病情穩定之后,介紹常見的冠心病并發癥類型及其防治方法,幫助患者鍛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同時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冠心病并發癥防治和自救方法,并向其介紹自我保健知識。

1.2.5出院指導

在患者出院當日,根據其恢復情況幫助患者制訂合理的出院后用藥、休息、運動及飲食計劃,叮囑患者按時復查,并提供疾病知識資料以便于出院后學習。

1.3觀察指標

采用我院自制的健康知識調查問卷對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估,滿分100分,其中80分以上為掌握,60~79分為部分掌握,0~59分為未掌握。同時在患者出院當日對其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滿分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79分為一般,6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

滿意27例,一般8例,不滿意2例,護理滿意率為72.97%;對照組患者共計19例對護理工作滿意,8例一般,10例不滿意,護理滿意率為51.3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χ2=3.677,P<0.05)。

3討論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居民對于健康的需求不斷增加,對臨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臨床護理路徑以其醫院管理強、治療效率高、醫療成本低的特點在臨床逐漸得到廣泛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通過加強醫院各部門之間的交流,確保治療項目的程序化、標準化、精細化,從而加強了對臨床醫療風險的控制[3]。在健康教育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使其更加具體化、制度化,同時賦予健康教育以時效性和可視性,是一種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有研究指出,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能夠為無經驗患者提供充分的教育機會,對于促進患者及其家屬治療參與的積極性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4,5]。本文中,觀察組患者自入院當日開始,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制訂合理的護理計劃,按照“循序漸進”原則,一方面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的健康教育途徑,另一方面使得護理人員護理目標明確,使護理工作的計劃性更強。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冠心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表明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有效的臨床健康知識教育實施方案;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有助于改善護患關系,增強護理效果。綜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中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于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冠心病防治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趙霞 單位:高平市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梁冠蓮.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介入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4):22-24.

[2]黃小紅,呂冬,楊滿元.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運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9):1620-1622.

[3]徐小蓮.護理路徑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影響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上旬刊),2012,3(4):89-90.

[4]湯生娥.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2):174-176.

[5]姜風華,姜光紅,劉理慧,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超高齡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4):2252-2254.

第八篇:健康教育陰道炎護理效果觀察

【摘要】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陰道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45例陰道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22例)及對照組(23例)。對照組給予婦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健康宣傳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4%,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正確的健康教育方法以及全面的健康教育內容能夠有效提升陰道炎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健康教育;陰道炎;婦科常規護理;效果觀察

陰道炎是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其包括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以及幼女性陰道炎等諸多類型,恰當的治療措施以及健全的護理干預是陰道炎患者治療的關鍵[1]。本次研究將探討健康教育在陰道炎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45例陰道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22例)及對照組(23例)。觀察組年齡25~60歲,平均年齡(43.1±5.6)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2.3)年;文化程度:大學5例、高中8例、初中6例、小學3例。對照組年齡27~58歲,平均年齡(44.2±4.6)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4±2.3)年;文化程度:大學5例、高中9例、初中7例、小學2例。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抗菌治療,患者使用陰道洗液聯合外陰消炎栓劑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婦科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藥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做好用藥用藥期間飲食指導。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個給予健康宣教,具體措施如下。

1.2.1健康教育方式

護理人員針對患者文化程度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對初中及以上文化學歷患者制定并發放有關陰道炎護理的健康教育書冊,書冊內容包括陰道炎患者病發原因、傳播途徑、治療措施、預后措施以及預防措施等,由護理人員給予講解以及示范,檢查患者學習效果并指導患者依據書冊內容進行相關護理操作,使患者能夠全面掌握相關護理操作以及宣傳要求。護理人員可以組織患者集體閱讀、學習,最后由文化程度高的患者為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講解,檢查全體患者學習效果。心理指導:陰道炎可對女性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抑郁、消極等不良情緒[2]。護理人員針對患者不良情緒的不同程度進行一對一緩解疏導,以真誠、和藹的態度關心并指導患者正確看待陰道炎,為患者介紹以往治愈的患者作為榜樣,樹立患者治療信心并提高護理依從性,嚴禁患者胡亂用藥治療,保證患者治療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態度。

1.2.2健康教育內容

護理人員為患者全面分析陰道炎感染途徑并指導患者正確用藥以及預防措施。陰道炎患者感染途徑可以分為外源性感染以及內源性感染,其中外源性感染包括性生活不當、日常衣物清洗、生活潔凈程度不佳、過分沖洗陰道等,而內源性感染則包括糖尿病、女性生理周期不適行為、抗生素長期使用等。用藥指導:護理人員應該結合患者實際病情為其分析病情,嚴禁患者胡亂用藥,指導患者正確的用藥方法,必要時應該當面為其示范,同時指導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類型,針對不同類型陰道炎的不同癥狀、病發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指導,結合患者合并癥狀考慮抗生素的使用。護理人員應該嚴禁患者亂用土方、秘方或者擅自購藥治療,要求其一定要經過醫生檢查并遵從醫囑用藥。預防指導:護理人員應該要求患者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改善以往不良生活習慣,例如勤洗澡、勤換衣、不去衛生程度不達標的公共浴池、內衣盡量選擇純棉等透氣性良好的衣物、學會生理周期衛生注意事項以及性生活注意事項等,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夠了解到陰道炎病發跡象、預防措施以及治療措施等。

1.3觀察指標療效判定標準

[3]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顯效:患者瘙癢、灼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顯效14例、有效7例、無效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5.5%,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12例、無效5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8.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陰道炎患者的病發原因是由于諸多原因造成患者自身陰道的防御功能受損,病原體感染、侵入并破壞患者陰道及其周圍組織的酸堿平衡,造成患者頸管黏液性質向堿性發展并滋生大量細菌,最終引發患者陰道瘙癢、灼痛、紅腫以及分泌液變濃等一系列癥狀[4]。陰道炎患者常見的感染病原體包括霉菌、細菌、滴蟲、衣原體以及支原體等多種類型,同時女性陰道內本身容易滋生大量細菌,因此良好的護理以及健康的生活對于提升陰道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健康宣傳教育,通過對健康教育方式以及內容的全面應用,使患者深刻、全面了解到陰道炎的不同類型、臨床癥狀、治療措施、禁忌事項以及預后措施等,能夠有效緩解患者長期治療過程中的抑郁、消極等不良情緒,指導患者提高自身健康生活程度,有效達到了治療、預防雙管齊下的目的。本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正確的健康教育方法以及全面的健康教育內容能夠有效提升陰道炎患者的治療效果。

作者:朱孝華 李艷 單位:沈陽市渾南區高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沈陽市渾南區滿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周輝,王俊星,劉曾敏.健康教育干預在陰道炎護理中的應用.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2):98-99.

[2]胡燕紅.健康教育干預在陰道炎護理中的臨床價值分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8):1240-1241.

[3]賈玉芳.陰道炎患者臨床護理與健康教育的臨床分析.大家健康,2015,9(11):8-9.

[4]李環宇.門診婦科陰道炎護理健康教育干預效果的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4,12(7):246-247.

第九篇:老年人心血管內科護理健康教育應用

【摘要】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經過不同的方法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總依從率為98.33%,明顯提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運用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服藥依從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健康教育

心血管疾病病情發作風險較高,護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是治療必不可少的因素,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自主治療和護理的積極性[1],因此,本文選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相關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鞍山市中心醫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觀察組中女28例,男32例,年齡61~75歲,平均年齡(70.11±3.42)歲,平均體質量(56.82±9.56)kg,平均身高(164.45±8.15)cm;對照組中女30例,男30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8.77±3.08)歲,平均體質量(58.22±7.57)kg,平均身高(163.77±4.77)cm。所選患者排除有嚴重心、肺、腎功能衰竭者,并排除患有合并惡性腫瘤患者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本次研究實驗進行前,以上患者均對本次實驗有足夠了解,均屬自愿參與,并簽署自愿協議,患者可在研究過程中隨時退出,貫徹倫理學理念。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只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的護理方法。具體為:①為患者講解所患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教導患者正確用藥,并囑咐其一些疾病和日常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項,預見性的告知患者可能的護理效果等。②在患者的飲食方面應進行正確指導。③心血管疾病伴焦慮、抑郁患者會產生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在患者的心理疏導方面,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多做些適宜的運動,例如散步等。教導患者深呼吸的正確方法,讓病情康復意志堅強的患者和其他伴焦慮、抑郁患者進行交流,潛移默化的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促進患者心理壓力釋放,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和非依從行為得到改善,使患者能夠以樂觀、積極的心態看待問題,對待疾病。將兩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不同方法護理后的效果相比較,并分析討論。

1.3評價標準[2]

觀察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完全依從: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藥;部分依從:有時按時按量服藥;不依從:從不按時按量服藥。總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的護理方法后,觀察組完全依從40例,部分依從19例,不依從1例,總依從率為98.33%;對照組完全依從20例,部分依從20例,不依從20例,總依從率為66.67%。觀察組的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易反復發作,心血管疾病和日常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因此護理和健康教育對患者治療非常關鍵[3,4]。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的護理方法后,觀察組的依從總依從率為98.33%,對照組的依從總依從率為66.67%。觀察組的總依從率優于對照組,說明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控制患者病情的效果[5]。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過程中運用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服藥依從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作者:陳鳳 單位:鞍山市中心醫院特診二病房

參考文獻

[1]施麗娟.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663-664.

[2]嚴紅霞,薛云霞,嚴曉珍,等.探析社區老年心血管患者病因與健康教育措施.醫學信息,2014(37):364.

[3]姜瑜,徐景,張金蘭,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血管內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8):1382.

[4]陳雙蓮,呂榮,張霞,等.健康教育在構建心血管內科和諧醫患關系中的應用效果.當代醫學,2014,20(30):96.

[5]王素玲.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8):152-1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一级|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 日韩大片在线观看 | 劲爆欧美色欧美 |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 国产一级精品视频 |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视频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不卡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欧国产精品专区 | 久久久精品麻豆 | 美女毛片儿|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97久久综合区小说区图片专区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视频高清 | 美女视频黄全免费的 | 免费国产一区 | 国产99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 狼人综合伊人 |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福利网 | 91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欧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中文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一 | 色综合欧美综合天天综合 |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