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健康評估課程思政的設計和實踐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介紹某高職院校在護理專業健康評估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的方法與成效。以《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藍本,整合思政元素,采用案例融合、角色扮演、信息化教學和第二課堂等多種形式開展課程思政,將專業知識和思政元素相結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高職;課程思政;健康評估
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要用好課程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這就要求教師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健康評估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基礎醫學與臨床護理學之間的橋梁學科,在學生初步接觸護理專業課程時,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及醫德醫風。本文以健康評估課程為例,探索健康評估課程思政的方法,在護理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價值觀、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觀。
1研究對象
某高職院校護理專業一年級學生,共96人,均為女生。
2健康評估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2.1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路
健康評估教學團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培訓,以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2]為藍本,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內容,立足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共同設計思政案例,將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相結合,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對于課程思政產生理性認識,用恰當的案例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實現知信行的有機統一,力爭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學效果。
2.2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健康評估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有溫度的護士。其中,確立了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健康資料采集、常見癥狀評估、心理-社會評估等基本理論,以滿足評估患者現存或潛在健康問題的學科專業需求。(2)能力目標:具備采集病史、身體評估、輔助檢查等基本技能,并將“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融入操作全過程,以實現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3)素質目標:具有實事求是、踏實做事、勇于創新的工匠精神,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的醫者精神,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擁有良好職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2.3健康評估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本門課程共有27個思政案例,現節選5個案例,具體見表1。
2.4課程思政開展方法
2.4.1視頻/案例融合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恰當的思政案例,以此啟發學生。例如,在講到“姿勢與步態”這一小節時,播放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接受習主席頒發“人民英雄”榮譽勛章時的視頻。身患漸凍癥的他,走路姿勢異于常人,雖然腳步一深一淺,卻堅定無比。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搶救患者。面對疫情,他身先士卒,毫不畏懼,面對疾病,他樂觀勇敢,毫不退縮。以此啟發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樂觀勇敢,用生命去守護生命。
2.4.2信息化教學
利用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提前上傳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思政案例,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對本次授課內容進行預習和討論,并完成相關的課前測試,這有助于教師課前了解學情,及時調整教學側重點。除此以外,對于較為生澀難懂的知識點,如濕啰音聽診,一方面借助“疫情期間,方艙醫院醫生借助薯片桶做成簡易聽診器”的故事,啟發學生要懂得因地制宜,培養創新精神,同時引起學生對于肺部聽診的興趣;另一方面,借助3D動畫講解濕啰音產生機制,幫助學生化解重難點。
2.4.3角色扮演
健康評估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實訓課中,將思政元素融入情景案例中,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根據案例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如在“心電圖描記”這一實訓課中,學生扮演首次做心電圖檢查的年輕女患者,另一操作者在心電圖描記過程中,通過女患者的動作、表情、語氣等方面得到真實體驗,及時調整操作動作,用語言進行解釋,請求女性患者的配合,從而切實領會人文關懷的意義,學會換位思考,理解求知、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情懷。
2.4.4開展第二課堂
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進入社區,走向基層,走到群眾身邊,運用專業知識開展義診活動。通過實際行動,一方面教師教會學生知行合一,對課本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教導學生用所學醫學知識幫助群眾,回饋社會,并使之常態化。
3結果
3.1學生評價
健康評估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6.8%的學生認為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能提高學習興趣;98.9%的學生認為能提高知識記憶效果;79.6%的學生認為思政元素對自己有幫助,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能得到積極的思想指導;82.8%的學生認為融入思政元素后課堂中很愿意了解學習內容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90.3%的學生認為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85.9%的學生希望融入的思政元素包含醫護領域相關的熱點問題。
3.2教師評價
健康評估課程思政是我校首批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項目,學院督導組和同行教師的聽課評價均為優秀,認為健康評估課程思政元素豐富,融入時機恰當,思政教學設計合理,教學方法多樣,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等。此外,授課教師在整合思政案例、探索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自覺提高了教書育人水平。
3.3資源建設情況
通過教學團隊課程思政建設,本課程目前共建設了11個資源庫,包括理論微課視頻和實訓視頻,學生均登錄了教學平臺并學習;此外,健康評估課程思政建設還獲批為職業教育課程思政省級示范項目。已建成的思政教學資源充實了教學資料庫,學生可隨時隨地通過登錄移動教學平臺進行學習和鞏固。
4討論
4.1以情感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課程思政不能只是教師激情澎湃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觀點,而是要引導學生多參與、多體驗、多感悟,從而改變學生的認識,提高精神境界[3]。課程思政教學形式從實訓課的角色扮演到第二課堂的延伸,都積極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感變化。教師講述豐富而又恰當的案例,點到為止,使學生對于隱藏的思政元素產生理性認識和情感共鳴,接著專業課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基層參與實踐,實現行為認同,力求達到知信行的有機統一。
4.2以建促教,提升教師育人水平
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教師通過思政專題培訓,增強德育意識,進一步明確課程思政是職業院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途徑。在思政元素的選擇上,涵蓋《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的重點內容;在教學形式上,不斷探索尋找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課程思政。在學校思政教學比賽中,教學團隊有2名教師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重新梳理課程內容,分析思政理論難點,整合思政案例,課程思政開展從迷茫到游刃有余,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從被動到主動[4],逐步提升了育人水平。
4.3豐富思政元素,改革教學方法,落實立德樹人
社會不斷在發展,思政元素要不斷豐富,案例庫需要不斷更新。調查中,85.9%的學生希望融入的思政元素包含醫護領域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作為教師,更要時刻關注本專業領域動態,引導學生關注醫護領域的專業信息,而不是那些娛樂化、碎片化,毫無營養的八卦信息[5]。另外,要繼續探索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結合高職生實際情況,使得教學既保持健康評估的性質和本位,又能挖掘其價值引領作用[6],以研促改,從而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作者:林雅珠 洪霞 向月 單位: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