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職業素質的養成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最能體現學生職業素質的便是職業心理素質。因此,高職院校對于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應該結合自身的教育特點,著重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一關鍵點,從而更好的實現對學生職業素質養成的目標。基于此,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任務的重新定位、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兩方面展開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素質養成;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任務的重新定位
高職教育即高等職業教育,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校大學生一樣,在許多方面的問題上需要學校和教師的積極心理引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受社會越來越重視學歷的風氣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學生自然而然的會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或對未來迷茫、或對就業惶恐;(2)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并不低于普通高校的培養目標,這就加大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壓力,在自卑心理還未克服之前,高難度的學習任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逃學心理;(3)雖然高職院校的學生接受的專業知識有較強的實用性,但走出校門初入職場的他們,因缺少合格的職業素質而不能很好的適應于社會,進而產生一定的交往和溝通問題。針對這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高職院校必須要重新定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任務:(1)智能目標: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方法、能力、技能等方面的技能時,要滲透進一定的心理素質能力訓練,為學生日后踏入職場做好準備。(2)品德目標: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再加上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校園環境,就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3)個性培養目標:個性目標的培養離不開學生對專業教育的學習和對職業教育的實踐,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從而增強自信心,堅定目標,形成開朗大氣的性格,逐步健全自身的人格。(4)職業心理目標: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心理目標的培養要經過兩大方面的努力,首先要引導學生有一個合理的職業規劃,通過相應的職業測試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其次,要有較強的抗壓能力和受挫能力,殘酷的社會現實終究不同于一般的校園環境,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2高職院校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2.1開設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高職院校要想在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幫助學生實現良好的職業素質養成目標,就要積極主動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課程體系之中,不論是主修課程還是選修課程,都應該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廣泛的認識和了解。《高職學生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職業指導與規劃》等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書目是高職學生在校期間非常值得學習的一類心理知識,不同的高職院校可以根據不同院校的實際特點作出相應的調整。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也要創新講課方法,在講課的過程中穿插一些類似于情境扮演、心理問題辨析或趣味心理游戲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找到自信和優勢,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2.2制訂成長訓練計劃,促進心理品質的優化與成長
成長訓練是學生在養成良好心理素質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高職學生而言,所謂的成長訓練就是由專門道德教師引導、在學好專業課程的過程中,激發自身的活力和智力,通過相應的實踐訓練,最終實現學會適應生活、大方的與人交往或溝通、學會適時的表現自己、自主的管理時間、提高自我的約束能力等。
2.3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咨詢,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
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主要集中在新生入校時和畢業就業時,一個是很難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或未從高考的挫折中走出來,或未能適應全異于高中生活的高職院校生活;另一個則是恐懼就業,缺乏自信心。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情況,輔導員、學生工作人員等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形成完善的心里保健網,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及時的對出現心理不適的情況進行心理疏導。有些同學出現心理問題時羞于提出困惑,輔導員、學生工作人員就要通過細心地觀察,主動與他們交流。
2.4積極開發隱性的教育因素,營造“企業文化式”的校園心理環境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校園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進步也是如此,再加上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幾乎都是直接面對就業的實用性人才,所以要幫助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職業素質,就要加強對校風的建設和校園環境的營造。學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學習企業的管理方法進而應用到學生身上,使學生在既輕松愉快、競爭也團結、還帶有濃厚的企業氛圍的校園環境中不斷的成長、進步,通過校園學習就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為畢業后踏入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藝芳.從職業素質養成看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5):164-166.
[2]王薇.從職業素質養成看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2015(34):227.
[3]王美娟.職業素質培養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6):189-190.
[4]丁麗莉.職業素質與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商情,2014(11):131.
作者:孫靈芝 單位:湖南安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