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大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是每一個專業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在此以財務會計教育專業作為研究視角,選取廣西財經學院為例,從該專業的概況、職業能力的內涵以及提升的意義進行分析研究,進而提出要構建“雙專多能”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產教融合”的培養模式以及“四位一體”的評估制度。
關鍵詞:財務會計教育專業;職業能力;培養模式
(一)財務會計教育專業概況
財務會計教育專業以培養既能在大中專院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從事財務會計相關教學、科研工作,又能在政府部門、企業、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相關會計、審計、財務管理業務的復合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兼具職業性與師范性特征。據統計目前全國開設此專業的院校有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浙江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嶺南師范學院等13所。作為廣西唯一一所財經院校,廣西財經學院開設了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其將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技術等方面的課程融入財會人才培養之中。該專業2013年經批準招生,目前有在校生215人,已培養兩屆畢業生共90人。
(二)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內涵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以職業需要具備的各種能力的綜合。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專業能力,指具備從事某一職業的特殊知識與能力,即任職能力;二是職業素質,包括一般的學習、文字和語言運用、溝通、分析判斷、獲取信息、制定計劃、解決問題等能力;三是職業生涯管理能力,包括組織協調、團隊合作、人際關系處理、口頭表達交流、心理承受、職業道德與個人品德等。作為一個新型的專業,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既不同于財務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也不同于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而有其特殊性。首先,專業知識與能力。與財務專業、教育學專業學生相比,財會會計教育專業學生只有掌握了更加豐富的財會理論知識與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面對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換代快,要想更好的教學,就需要有這較強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其次,實踐操作能力。財務會計教育專業要想能夠較好的教學,必須有著財會會計的實踐技能。這就要求有著較強的財務會計實踐能力。據此,我們認為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是指在掌握財務會計與教育教學有關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充分運用實踐,善于教學等各種能力于一體的綜合能力。
二、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意義
(一)提升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
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實際生產或生活的人才類型,是具備扎實專業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的專門人才。應用型本科教育是旨在全面提高學生職業質素為目標,根據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為導向,立足于學科教育,以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教育。近年來國家提出要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引導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在此背景下,廣西財經學院于2016年獲批教育部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立項,并以此為契機,加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專業基礎,合理知識結構,卓越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更好地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升級,廣西在圍繞中央賦予的“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這“三大定位”的過程中,廣西必將大有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定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各行各業對財務會計專業人才需求量也會不斷擴大。目前廣西中高等職業院校共有300多所,開設財務會計類專業的有100余所,會計教育師資需求量龐大。在此背景下,廣西財經學院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加強應用型人才職業能力的培養,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滿足財會人才與財會教育師資人才市場需求的必然選擇。
(二)提升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是解決學生個人職業發展困境的需要
財務會計教育專業主要培養大中專院校、培訓機構的師資人才和政府,企事業單位的會計事務人才,理論上在職業發展上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比會計專業學生更寬的路徑選擇。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財務會計教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出現了從事會計實務工作比不上會計專業畢業生,從事會計教育工作比不上師范類畢業生的尷尬局面。根據對廣西財經學院財務會計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調查,該專業畢業生的初次就業中簽訂協議就業率大約是80%左右,大部分畢業生從事中小型企業財務會計類工作,只有少數個別進入中高職院校擔任會計教師。在就業過程中,大多數同學反饋自己所學專業不具備就業競爭優勢,甚至處于劣勢地位。因此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從社會需求出發,挖掘財務會計教育專業特色,著力于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三、創新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思考
(一)構建“雙專多能”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加強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不僅有助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而且有助于強化應用型本科院校內涵式發展,進而促進該專業學生的個人發展都有著重大意義。財務會計教育專業應該發揮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優勢,構建“雙專多能”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雙專”即培養學生扎實會計專業能力和良好教育教學能力,會計職業能力和師范能力同時發展,能發揮“兩條腿”走路的優勢。“多能”即加強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生涯管理等方面能力培養,包括學習能力、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達到一定的外語和計算機水平,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具備較好的人文素養和心理抗壓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
(二)實施“產教融合”的職業能力培養方式
基于財務會計教育專業旨在培養既能教學,又能實踐操作的應用型人才,就有必要從培養方式上進行革新,重視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首先,加強課堂改革,運用多媒體等各種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財務、會計基本知識的培養,并重視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的傳輸,從理論上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其次,從財務會計實踐角度加強訓練,培養財務會計專業基本的實踐技能,據此可以通過“產教融合”模式,在學生大三期間安排其到企業、會計事務所、審計部門等專業機構接受跟班實習。再次,借鑒師范專業學生實踐教學培養模式,在大四階段安排學生以“助教助研”形式參與教學實踐,培養學生實踐教學能力。形成“課堂理論知識學習——企業實踐技能培養——學校教學能力提高”的新型培養模式。
(三)完善“四位一體”的職業能力評估制度
要想創新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首先就需要明晰當前培養的狀況,這就需要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達成度進行評估。通過評估促改革,通過評估促進步。據此,我們認為可以完善“四位一體”的職業能力培養制度,即學生自我職業能力評估、學校專業定位達成評估、用人單位滿意度評估、政府全方位評估。具體來說,可以每四年進行一次,從學生就業情況、就業專業對口情況、用人單位評價情況、社會影響評價等方面進行,形成綜合評價報告,根據評價報告對下一年度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完善,為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匡瑛.究竟什么是職業能力——基于比較分析的角度.江蘇高教.2010(1).
[2]魏啟晉.論職業能力要素內涵及其培養機制.職業教育研究.2012(6).
[3]吳春璇.把握職業教育的脈搏建設好財務會計教育專業——以廣西財經學院為例.商業會計.2015(15).
[4]康玲.需求導向型:財務會計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應用.教育教學論壇.2017(25).
[5]胡娟.職技高師財務會計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3).
作者:付妮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