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關于教學方法化學實驗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化學實驗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因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傳統的化學教材老化、實驗內容陳舊,且主要為驗證、操作類的實驗,較為呆板,欠缺創新意識,有些內容幾乎不涉及當今化學學科的最新領域,導致學生對化學實驗不感興趣,在實驗中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更有學生認為“化學實驗室氣味難聞、危險”。即使是愿意操作的學生,也是機械地搬照教材內容,缺乏創新性、主動性。化學實驗在教學中往往以單純的講解和練習為主,旨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技能,經常是教師按照教材逐步講解實驗原理、操作、預期結果等,之后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及教材的步驟來做,不會主動思考問題,更不用說自己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提升。
(二)因儀器設備陳舊造成師生比不達標
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制定的“化學專業實驗教學基本內容”提出:為保證教學質量,基礎化學實驗中每個教師指導的學生不超過18人,儀器實驗中每位教師指導的學生不能超過12人,每位教師原則上不能同時指導2個以上的不同項目的實驗。現實是化學專業的專兼職教師少,學生人數卻較多,實驗課師生比無法達到教育部的要求。
(三)化學課程體系和實驗內容設置的不合理
同類型實驗內容出現重復現象是由于課程體系的分割。實驗內容也是屬驗證性實驗,較多低水平的重復出現,造成各實驗課之間相互割裂,使實驗教學體系的系統性及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化學實驗在教學的幾種解決方法
(一)改進實驗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實踐實驗能力
伴隨著各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交叉的增加,各種新興領域的相繼出現,綜合素質新型人才的需要,均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體現出來。除強化基本操作、技能訓練,還須引入綜合性、探究性、設計性的實驗,及化學實驗中的實驗項目,同時選擇一些與學生心理特點相符合,并與社會相適應的實驗內容,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二)改革實驗課教學方法即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在實驗課教學中,教師對基本操作需嚴格要求,并督促學生做到規范、冷靜、沉著且精益求精。在實驗方法上,教師要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轉為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探索,鼓勵學生在實驗中與教師、同學一起進行探討。
(三)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提高化學實驗水平
計算機能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化學實驗中,有些實驗反應速度過快,學生很難看清現象;而有的實驗則反映過慢,對教學進度有影響;甚至有的實驗產生毒氣,或有危險,嚴重影響學生的實驗積極性。計算機卻能克服這些不足,能模擬真實的實驗,讓學生擺脫恐懼掌握知識。
(四)開放實驗室,引進先進儀器設備
創新能力是需要培養、鍛煉的,也是建立在熟練基本操作技能之上的,而這些離不開實驗室,應當想方設法安排專項資金購置化學實驗室先進的儀器,讓化學實驗教學在硬件上能得到改善,而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只在集中上實驗課時才被利用。因此,我們應開放化學實驗室,創造學習環境和氛圍,吸引學生,鼓勵學生獨立實驗,激發學生產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并能培養學生獨立實驗的能力。
(五)改進實驗成績考核評定
學生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取得的合理實驗成績,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以往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課成績并不占學分,也不獨立考核,特提出實驗教學也應設立相應的學分制,并以此提高該項在學生總成績中的權重,且應占總學分的一定比例,對化學實驗進行單獨考核,同時以技能訓練、方法訓練與科學思維研究為主要考核項目,其中以能力培養為核心,課內、課外實踐相結合,多項環節互相補充的體系,使學生對實驗課產生重視。實驗的總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占40%)、綜合實驗和設計實驗成績(包括實驗預習、操作、實驗報告等方面的內容占60%)。通過這幾個方面的考核,能反映出學生實驗當中的真實水平,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
三、結語
關于實驗報告:以往的化學實驗首先要求實驗報告必須嚴謹,以嚴謹為前提條件,強調化學實驗方面的創新,以往學生們寫的實驗論文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做的板書或說過的注意事項及許多實驗課本上的內容,少有新意,其實哪怕是初學者,在做實驗時只須用心觀察即會有不同的經驗,不同的時間段做一實驗同樣會有新的體會。在教師的教導下,實驗總結出活躍的思維及獨立思維的能力,并能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有他們自己獨特的見解,甚至包括學生能改進實驗的方案,這樣的化學實驗教學便是成功的一堂教學課。
作者:李榮華 單位: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瀠溪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