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化學實驗在化學創新實驗研究中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化學實驗在化學創新實驗研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把握好化學實驗教學的創新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才能進一步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帶給學生更加適合的學習環境,對降低學生學習難度也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因此,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時,教師便要切實地把握好高中化學創新實驗教學中化學實驗設計策略的有效性,以便借由化學實驗設計策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資源匱乏
在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時發現,教學資源相對來說較為匱乏是一個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的教學問題,這也是影響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經過分析可以發現,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采取差異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已經成為更多化學教師重點關注的教學問題,但是,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依舊存在部分教師難以準確把握差異化教學的核心元素、在選擇教學資源時過于局限的問題。因此,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這些知識,完成局限性較強的化學實驗,這樣雖然可以理解知識,但是卻并未凸顯高中化學教學的實際價值,也無法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
(二)教學方法單一
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所選用的教學方法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在對現階段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進行觀察時發現,很多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并不是十分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習慣,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較差,不僅難以吸收知識,更會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并且,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當中已經達到了充分的融合,但是在觀察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后發現,很多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也經常難以達到理想的狀態,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合理或者無法準確地捕捉信息化課堂的切入點,這些都是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存在的問題。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設計策略的應用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從本質上來講,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活動時教師選擇的化學實驗設計策略一定要滿足學科教學的基本要求,并且要切實貼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因此也便意味著教師選用的教學方法應當具有較強的科學性,以保證在實驗教學當中選擇的實驗器材、實驗藥品的準確性,并且在進行實驗時要遵循相應的步驟,以此來保證整體的實驗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在設計實驗時也應該堅持與化學教材保持高度一致,從而切實地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代入化學實驗當中,幫助學生在完成化學實驗的同時達到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目標性原則
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目標性原則主要是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為了真正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而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實驗教學方案,結合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整體目標,在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形成較強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因此,在創新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便應當將教學總目標融入實驗當中,這樣才能擁有更加明確的教育方向。
(三)可行性原則
在以化學實驗設計策略完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秉承著可行性原則開展教學活動是非常關鍵的一項教學舉措,因為部分學校對化學實驗室的設計不合理,經常會遇到經費、地點方面的問題,因此,教師便要聯合學校針對此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要盡可能地簡化實驗的復雜程度,滿足實驗教學所需的基本條件。除此之外,也要切實地保證好實驗的安全問題,這樣才能確保實驗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化學實驗設計策略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著重突出主要問題
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著重注意突出主要問題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設計策略。我們所提出的突出主要問題是指將實驗教學的整個過程變得更加簡單,通過對實驗中的未知問題進行分析來促使學生發散思維進行思考。比如,基于“金屬生銹”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展開焰色反應的實驗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觀察金屬生銹的基本原理,這樣學生就能夠非常直觀地感受到實驗內容,而且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也會在此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鍛煉。
(二)目標反推策略
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以目標反推實驗進行實驗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反推實驗條件的過程中獲取到最初條件,并且分析在實驗時會用到的材料都有哪些,這樣的實驗教學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更有價值,也更容易得到理想的實驗教學效果。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當中,目標反推策略的應用能夠解決以往教學的陳舊和乏味感,因此也容易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如“噴泉實驗”,因為實驗的最終目的是要形成噴泉現象,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地考慮關于二氧化硫溶液、氫氧化鈉溶液這類化學物質溶于水時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以此來逐步拓寬化學實驗內容,凸顯化學實驗的創新性。
(三)希望點列舉策略
在高中化學教學當中,針對一些較為復雜的知識點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希望點列舉策略設計教學方案,在明確實驗目標的基礎上結合實驗流程進行設計,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順利地獲取知識和掌握實驗的相關步驟。希望點列舉策略可以應用到很多類型的實驗當中,因此,教師便可以運用希望點列舉策略對原有的實驗教學進行創新,如在帶領學生分析尾氣的多種化學性質時,教師便可以以希望點列舉策略來進行實驗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來分析尾氣處理的方法,創新思路,如此更能凸顯化學實驗的教學價值。
四、化學實驗設計策略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基于前面所提到的化學實驗設計策略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原則、應用策略,以下對其具體的應用方法進行深入分析,以“鈉與水反應的實驗”創新進行舉例。
(一)問題的提出
在高中化學知識體系當中,“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是非常重要的實驗教學內容,在實驗中通過選擇納作為代表性的活性金屬并且與水生成反應,如此也能體現這部分知識點的重要性。在此部分教學當中,學生要明確鈉的化學性質,也要掌握鈉的物理性質,因此,教師便要對“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的安全性進行改進設計,促使此實驗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需求。另外,教材對此部分知識的處理不夠完善,未能對反應產物進行驗證,因此這也是需要進行創新設計的部分。
(二)創新思路
因為金屬鈉的取用和用量不容易控制,因此,對實驗便要進行有效的創新,解決傳統實驗模式當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以目標反推策略來引導學生對實驗中產生的氫氣進行驗證;采用希望點列舉策略將鈉和水的反應設計成一個密閉的體系,將固定過的鈉放到錐形瓶當中,并且保證鈉不會和錐形瓶接觸到,此時的鈉和水面之間會產生一定的距離,那么,怎樣才能促使鈉和水接觸并且發生反應呢?教師便要引導學生思考并且解決這類問題。
(三)實驗過程
清晰實驗原理:2Na+2H2O=2NaOH+H2;酚酞遇到堿以后變紅。實驗所需的試劑以及儀器:金屬鈉、酚酞、水、火柴;大頭針、錐形瓶、小燒杯、帶尖嘴活塞、長頸漏斗、膠塞橡。實驗步驟:(1)準備 50ml 帶有橡膠塞的錐形瓶,將一個大頭針插入橡膠塞當中,再將橡膠塞塞入錐形瓶,并且,在大頭針底部和錐形瓶處于同一平面的部分的錐形瓶的外部做標記,在做好標記之后將橡膠塞拿出來。在錐形瓶當中加水至前期標記好的位置,將長頸漏斗放在橡膠塞當中。(2)在煤油當中取出鈉,并且將鈉切成正方形,將鈉插入到大頭針之后,將橡膠塞放到錐形瓶當中待用。(3)將水倒入小燒杯當中,并且放入長頸漏斗,接著打開止水夾,將水加到水面恰好與鈉接觸的部位。接下來關閉活塞。(4)將火柴點燃并且放置在尖嘴處,并且打開止水夾觀察產生的現象。
(四)實驗的創新優勢
此實驗充分地彌補了課本的不足之處,對 H2進行了相應的驗證,而且這樣的實驗方式也非常安全,實驗步驟簡潔、清晰,能促使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此部分知識。在對傳統的實驗方法進行改進之后,這樣的實驗形式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另外,分組合作實驗的方式也能促使學生互相促進,進一步提升整體的實驗學習質量。由此可見,對實驗進行創新顯然能夠達到更好的實驗效果,把握好實驗設計策略的有效使用也尤為關鍵。
綜上所述,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切實地把握好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這也需要教師把握好實驗設計策略,構建更加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如此才能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一定要把握好相關的設計策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構建教學模式,對以往一些傳統的實驗教學元素進行拓展、革新,從而打造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環境,助力學生在數學實驗課堂當中逐步獲得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
作者:慕世斌 梁建麗 單位:甘肅省崇信縣第一中學 甘肅省崇信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