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運用化學實驗發展學生能力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實驗在化學教學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是研究物質規律、探索自然奧秘的重要方式。教師應當巧妙地利用好化學實驗來全方面地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讓學生依托實驗得到進步與提升。
一、在實驗中關注細節,發展觀察能力
在實驗教學中,觀察能力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夠從實驗中讀取多少有用的信息。因此,教師在運用化學實驗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時,可以指導學生從觀察實驗細節入手。以蠟燭的燃燒實驗為例,整個實驗雖然耗時短,但分為了“點燃前、燃燒時、熄滅后”這三個環節,教師要提醒學生在觀看實驗時,注意細節。比如,點燃前,紅色或白色的固體是怎樣的狀態?蠟燭先后經歷了怎樣的過程?火焰一共分為幾層?各層的顏色亮度有什么區別?所產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用了多長時間?對細節的關注力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觀察的敏銳性,這也是為什么同樣是觀看實驗,有的學生能夠從中觀察到很多豐富的信息,而有的學生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現象上。
二、在實驗中把握規律,發展假設能力
實驗的一個初衷是驗證我們的猜想與假設,猜想與假設并不是憑空隨意想象出來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化學規律之上,依托于一定的化學原理的。因此,教師在運用化學實驗來發展學生的假設能力時,還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把握規律來提高自己的假設能力。以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進行探究的實驗為例,人通過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入空氣中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但是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氣中原有的,還是人體代謝的最終產物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設計實驗時,先進行一定的猜想和假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根據知識點本身依托的化學原理和化學規律來進行假設推理,這就是實驗給學生創造的思考機會。
三、在實驗中嚴謹認真,發展動手能力
初中化學實驗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這種實驗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嚴格地按照實驗步驟來進行操作,更要求學生帶著嚴謹認真的態度去投入。而嚴謹認真也是學生化學能力的一個構成元素,因此教師在運用化學實驗發展學生動手能力時,還應當秉承嚴謹認真的態度。比如,在用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在實驗的最后一個環節——停止加熱后,首先應當將導管從裝著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撤出,再熄滅酒精燈,最后等到另一支試管冷卻后把試管里的粉末倒出來。這三個動作實際上有嚴格的先后順序。由此可以看出,在操作實驗時,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是有根有據的,而不是隨意隨性的。教師著重培養學生這種嚴謹認真的實驗態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在面對開放性實驗或者自主設計的實驗時,實驗的態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實驗的結果,而實驗結果又會直接體現出實驗設計的思路是否正確。唯有扎實的動手實驗能力才能提高實驗的有效性,從而真正地實現化學探究的目的。
四、在實驗中對比審視,發展反思能力
學習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淺到深,從知少到知多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們不斷進行小結與反思,不斷地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因此,教師在運用化學實驗發展學生的反思能力時,還應當重視啟發學生從對比審視入手。比如,我們在進行與氣體、試管有關的實驗時,不論是哪一個實驗(比如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實驗),不論是哪一種實驗目的,教師都會反復提到注意事項: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②導管不能深入試管太長,以剛好露出膠塞為宜。教師在提醒時,也應當重視啟發學生思考與理解其中的原理與目的。比如,試管口略微向下傾斜,其目的在于防止水倒流導致的試管炸裂。教師在向學生提出實驗注意事項,或者指出學生的操作錯誤時,還應當重視提醒學生思考背后的化學原理與化學邏輯,唯有學生們真正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從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中發現差異、于審視中發現不足。初中化學實驗,包括了演示實驗和操作實驗。借助實驗,學生對化學知識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從化學實驗中學習掌握了很多化學知識,化學實驗成為培養與發展多種能力的載體與平臺。因此,教師在組織實驗教學時,既要著眼于實驗中的各個環節、步驟,又要放眼于整個實驗的全過程,科學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陳秀 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