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實驗教學是生物化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針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團隊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方面做了探索和實踐。優化實驗內容,去舊增新,適當壓縮,將一些經典實驗與現代科學思維相結合,開展綜合設計性實驗;教學方法多元化;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驗教學等,以“自主學習能力、臨床執業能力”培養為目的,將各學科的相關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突出應用能力的增養。通過實踐證明,改進后的實驗教學,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學生能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信息技術;實踐
《生物化學》是醫學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實驗是生物化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學院開設的生物化學實驗大部分為驗證性實驗,內容單調,技術陳舊,教學方法單一,與現代生化技術發展脫節,學生實驗的積極性不高。針對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團隊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嘗試,以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1]。
1優化實驗內容,開展綜合設計性實驗
在實驗教學內容方面,優化實驗內容,合理安排基礎性或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2]。例如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將“琥珀酸脫氫酶的競爭性抑制”實驗改為“琥珀酸脫氫酶的作用及其可逆性抑制”,原實驗安排過于詳細,實驗原理中告知丙二酸是琥珀酸脫氫酶的競爭性抑制劑,且抑制程度取決于琥珀酸與丙二酸在反應體系中的相對比例,學生被動接受實驗,對實驗進行驗證。改進后的實驗,未告知學生所用的試劑是酶的抑制劑還是激動劑,抑制劑對酶的作用又包括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性抑制作用,可逆性抑制又可分為競爭性抑制、非競爭性抑制及反競爭性抑制,每種抑制作用都有各自的特點,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結合實驗原理設計出各種反應體系,然后根據實驗結果來分析酶的作用及其作用的類型。這樣學生必須動腦,運用所學理論知識,才能達到實驗的目的。例如開設“肝糖原的提取和鑒定”設計性實驗,學生根據實驗目的、要求和實驗條件,運用已學習的基本知知識及實驗技能,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教師與學生討論并完善實驗方案后,由學生獨立完成整個實驗。通過設計性實驗,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也更深刻地領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分析問題的方式,學會如何查詢、收集、分析和綜合資料[3]。
2教學方法多元化
傳統的實驗教學一般由老師對實驗進行講解,然后學生操作,學生按照實驗教材及老師的要求完成實驗內容,然后按規定的格式完成實驗報告。這樣單一的實驗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得到發揮。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和“自主學習”教學方法改革,鼓勵應用引導式、問題式、交互式等模式。通過問題的討論和分組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將案例教學以及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模式引入到實驗教學中來,針對實驗內容及相關知識,以臨床上常出現的疾病或其發病機制作為問題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將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形成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3]。
3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驗教學
在實驗教學手段方面,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驗教學。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重要認知實踐工具,信息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促進實驗教學的信息化、現代化,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化抽象、枯燥為直觀、形象。多媒體具有集多種媒體功能于一身,實現信息載體多元化,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等特點。多媒體技術運用文本,圖片,動畫等方式將實驗原理等抽象的復雜的概念形象的描述出來,實驗操作過程中,可采用錄像的方式演示操作步驟[4],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使學生了解整個實驗,避免在教師講解完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及實驗過程后,學生還不知實驗從何做起,實驗操作不規范,儀器設備不會正確使用等現象。多媒體的應用,使課堂更加多樣、生動,一些微觀的、抽象的結構通過課件被生動地展現出來,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實驗的要領,學生實驗的興趣被大大地調動起來。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的主動實驗的興趣。如利用網絡資源,構建基礎醫學和醫學知識的聯系。利用圖書期刊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豐富的網絡資源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的外部環境,加上老師的正確引導、啟發,就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得到延伸,有益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它應當為實驗教學的目標和內容服務,杜絕用視頻代替課程明確要求完成的學生實驗[5],否則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學生實驗素質的提高。只有適時適當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才會優化實驗教學,起到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效果。
4結語
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實踐,有效提高了實驗教學的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能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學習及實驗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都得到提升[6-8]。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地進行探索研究,才能更好地培養出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森.教與學-關于生物化學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與交流[J].生命的化學,2013,33(1):109-111.
[2]唐微,鄧維秀.生物化學與免疫學實驗教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99.
[3]胡曉倩,陳來同.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8):960-962.
[4]郭恒俊,王曉云,李菡,等.多媒體技術在生物化學綜合性及設計性實驗教學中應用[J].實驗室科學,2009(2):41-43.
[5]潘玉欣,賈長虹.多媒體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改進[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版),2011,8(1):264-266.
[6]江凌凌,何彥芳.醫學院校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重慶醫學,2011,40(22):2286-2287.
[7]李妍,羅軍,張巍,等.基于創新型醫學人才培養的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4):213-215.
[8]王倩,王寧,袁櫟,等.PBL教學模式下結合多媒體的生物化學課程設計[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7):668-670.
作者:王珺 鎮衛國 唐微 單位:湖北醫藥學院生物化學與免疫學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