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審美性化學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發掘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審美話題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其審美話題可細分為十類:化學物質美、化學結構美、化學變化美、化學實驗美、化學理論美、化學用語美、化學史美、化學教學藝術美、化學實用美、化學科學家的思想美和人生美?;瘜W物質美,如藍寶石的膽礬(CuSO4•5H2O),在教學中可給學生們展示這些化學物質的絢麗和獨特的魅力,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審美情趣;化學結構美是化學物質美的內在反映和決定因素。如C60是60個碳原子組成如足球形狀的大分子晶體;生活離不開化學變化,在生活中發現化學變化美;化學實驗之美體現在實驗儀器、實驗物質、實驗動態的動感,使學生在自己操作動手過程中發現美,獲得樂趣;化學的科學美,是科學對象與科學表現相統一的美。自然科學美的主體成分是理性美,它是通過科學的理想化、抽象化,以概念、定理、公式、現象等方式表現出來的。其它的還體現在元素周期表的理論美、化學符號的用語美、科學家們的思想美和人生美。
二、化學教育的審美性
對于美育的傳播者,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審美情趣和詩意,進行美的教學,掌握正確的教學策略。根據教材中化學美內容的多少,可以采取相對集中或相對分散的化學美教育形式。在追求化學美的同時,美育也體現在教學的各個方面中。教學內容美表現為教學內容必須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內容的科學性;適應時展的要求,具有內容的新穎性;要注重教學內容內在的有機結合,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讓學生在學習優秀的科學文化時,也愉悅的享受課堂的多姿多彩。由被動化主動。教學結構美。主要指教學過程各環節有機結合、和諧統一。教學過程有序性、系統性、整體性是教學結構美的核心。這樣讓繁雜的知識系統優化的排列在一起,由淺到深,由簡到易,層層遞進,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帶來美的享受。教學情感美和語言美。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是人們復雜心理活動的一種反映。對于美的事物會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鳴,要帶有感情和語言技巧啟發學生,了解學生,尋找閃光點,培養其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中學化學審美教學的注意事項
按照美的規律來對教學進行統籌安排是教學的最高要求,這種方法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凡事都有原則需遵循,在審美教學中當然有原則性。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1.科學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原則。
指教學中既要講授規律系統化的基礎知識,還要藝術技巧性的對學生進行啟發性教學,讓之積極主動的在掌握諳熟的知識下對其本質進行探索和思考,這樣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提高對科學的鑒賞能力,為培養全方面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2.理性與感性相融合的原則。
指要把邏輯分析能力和感性、認知的情感活動相結合,不被一單方面所牽絆。在邏輯推理下的結論的輔助下,發揮發散思維和聯想能力,對事件進行再創造,不單只局限于形象化的材料,也可根據感官世界和日常經驗所得,來進行判斷和重組。
3.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原則。
指的是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相統一。教學內容是基礎,教學形式是根據教學內容而設計的,倘若不相協調,必定會大大影響教學效果,所以要注重教學的藝術性,審美性,提高教學效果。如若只單純注重一方面,只是治標不治本,不能真的讓學生理解美育的真諦。
作者:朱其 單位:重慶市南川區山王坪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