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的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趣味性化學實驗,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強化理論認知。基于此,本文闡述了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意義,分析了趣味性化學實驗在課堂開展時遇到的困難,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性;化學實驗;開展策略
引言
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必要手段,還是學生構建化學理論知識的重要學習途徑,在化學課堂中引入趣味性實驗是必須也是必然的。
一、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意義
初中生第一次接觸化學這門學科,對其認知和了解還存在欠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未知事物具有探索和求知精神,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特點,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化學實驗,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有趣實驗,可以避免過去傳統單調的化學授課方式,避免學生由于過于枯燥的化學課堂而對化學學習缺乏興趣。在初中化學階段引入趣味化化學實驗,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學習欲望。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總結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原理,記憶化學公式,進而提升化學課堂教學質量[1]。
二、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應用趣味化實驗受阻的原因
(一)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引發意外。在初中化學課堂上,許多教師為了避免由于學生操作不當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而造成的意外,在進行化學實驗操作時,距離學生較遠,或者只播放化學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化學實驗。雖然這樣的授課方式,避免了意外發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缺少實際操作,學生對化學原理的掌握并不扎實,而且對化學課堂的學習興趣也存在不足。
(二)教師欠缺開展趣味性化學實驗的經驗
在過去化學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秉持著安全認真的教學理念,注重口述式知識傳授,開展化學實驗的經驗有所欠缺,加上實驗活動與課堂銜接生硬等問題,導致趣味性實驗在化學課堂不能有效開展,即便開展也達不到化學課堂教學的要求,更無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教學質量。
(三)學生課堂實驗參與度不高
受過去教師集中講授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實驗觀察總結能力普遍不強。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由于忙于記錄,而忽略了實驗過程中化學對象的反應現象,也無法真切地通過觀察化學實驗掌握化學原理。不僅如此,學生缺乏對趣味性實驗現象的思考總結,缺少與小組成員的合作交流,依舊依賴教師講授,并沒有真正通過實驗操作觀察總結得到提升,因此,學生對趣味性化學實驗的實際參與程度有限。
三、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策略
(一)革新教學理念,積極引入有趣的化學實驗
教師要轉變過去出于安全性考慮,限制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思想。在化學課堂上,首先,教師要積極引入有趣的化學實驗,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并通過化學實驗的開展,積極引導學生將實驗觀察現象與所學化學理論知識相聯系,并進行獨立的觀察、總結、記錄、思考。其次,教師應鼓勵小組成員增加互動交流,以此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在互動交流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后,在實驗的引入中,教師要注意趣味性以及對課堂節奏的把握,適當引導學生思考,并指導學生操作。以教材《常見的金屬與金屬材料》中的鋁進行實驗。為了增加化學實驗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化學實驗命名時,教師設置懸念,命名為《自動長毛的小兔子》。用鋁皮紙剪成小兔子形狀,當然也可以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剪自己喜歡的隨意的形狀(如貓、狗、心形),之后用棉簽蘸取HgNO3溶液涂抹在被剪之后的鋁皮上,幾分鐘后再將鋁皮上的HgNO3溶液擦干。接下來讓學生觀察,鋁制的小兔子逐漸地自動長出白毛。教師在實驗指導過程中,要強調HgNO3為劇毒化合物,務必確保學生做好防護措施再進行實驗。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實驗原理:“鋁是一種活潑金屬,但是由于鋁的表面有一層緊致的氧化膜,它阻礙了鋁與空氣之間的反應。所以HgNO3溶液涂抹上去后,將氧化膜破壞,同時形成Al-Hg合金,使鋁表面無法再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那么就會怎樣,同學們?無法隔絕空氣,對不對。那么鋁可以持續和空氣中的氧進行反應,以此生成了Al2O3。”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先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長毛的現象,然后引導學生將課前知識預習和過去所學知識相結合,思考實驗現象,并彼此討論分析。之后,導入課堂教學內容,解釋實驗原理,進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豐富化學課堂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類學習的原始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轉變學生學習態度的關鍵因素。在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吸收理解課堂教學知識,并及時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解決疑惑和學習問題,以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要通過有趣實驗的引入,拓寬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識,打破學習無趣的舊有認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化學反應》這一章節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滴水生紫煙,紫煙造蘭花”的有趣實驗,進行課堂內容教學。化學器具:鐵架臺、鐵夾、蒸發皿、滴管;化學用品:鋅粉、碘片、糨糊;操作步驟:取出一只蒸發皿,放入2克鋅粉,以及2克碎碘片,并攪拌均勻。為了增加實驗的趣味性,在蒸發皿上方吊一朵白色紙花,并在紙花上面涂抹面粉糨糊。之后,教師做一定的闡述:“同學們,看見這朵白花了嗎?,現在是見證奇跡的時刻,聽老師口令,我們一起進行紫煙造蘭花實驗。同學們,我們先用膠管膠頭滴管吸取冷水,加一兩滴于混合粉上。接下來我們開始觀察。”操作后,將會有紫煙和白霧升騰而起,并且團團彩云都會爭搶著去擁抱白花,白花漸漸變成蘭花,再熏染1~2次,藍色花朵將更加逼真,色彩將更加鮮艷。該實驗原理為:“干燥狀態下的碘片和鋅粉在常溫狀態下不容易直接發生化合反應,在加入少量水作為催化劑后,將立即產生劇烈反應,生成碘化鋅,并釋放出大量的熱,從而使未反應的碘升華成紫煙;水受熱將會氣化,在空中冷凝變成白霧,碘和白紙花上的面粉接觸顯示藍色,于是紫煙造蘭花實驗就是同學們所看到的。”有趣的化學實驗加深了學生對化學反應和形式的判斷,也內化了其對催化劑的認識,并通過實際操作,現場觀察實驗反應,提升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注重現實生活例子,拓展化學課堂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生活實際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思考探究,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例如,石墨具有潤滑作用,學生可以在生銹的門閂上加入鉛筆芯的粉末,通過石墨的潤滑作用幫助其恢復常態;在父母做家務時,學生可以利用食醋和氧化鈣的化學反應去除水垢等。
四、結語
在初中階段的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化學實驗是學生強化理論認知的關鍵部分,趣味性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課堂的實際應用,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以及實際運用能力。我們必須重視趣味性化學實驗在課堂的有效開展,以此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俊軍.初中化學課堂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及設計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2):136.
作者:孟玉彩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