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翻轉課堂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為貫徹落實化學這一自然學科的實驗精神,化學教師引進“翻轉課堂”來幫助學生汲取專業知識,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文章從教師自制教學視頻、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鼓勵學生課前預習、把握主體地位,課堂內化、實施反饋評價體系,師生針對取得的成果共同交流心得體會等方面,研究翻轉課堂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化學教學;教學視頻;課前預習;評價體系;交流
所謂翻轉,其實是教學性質的翻轉。化學教師要勇敢地擺脫“知識傳授者”這一頭銜的限制,努力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將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遵照“以生為本、以學定教”這一主旨制訂好教學計劃。同時,學生要在短時間內適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學習潛力。
一、教師自制教學視頻,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
在化學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策略的第一個步驟是制作教學視頻。教師提前錄制好教學或者實驗操作的相關視頻,不僅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預留出自學的時間,而且能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節省了他們查閱資料的時間。例如,在“探究空氣中成分氣體”這一實驗中,教師先向學生講一個化學家的故事:“早在二百多年前,法國的一位很有名的化學家,名叫拉瓦錫,他利用定量的方法,做了一個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得出的結論為: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并且氧氣占空氣總體積的1/5。同學們覺得空氣之中只會含有這兩種成分嗎?”學生們有的搖頭,有的還不確定。然后教師拿出一個杯子,問學生:這里有個“空”杯子,你們覺得這個杯子里裝著什么物質嗎?生1:老師,你都說是“空”杯子了,怎么還會有東西呢?教師對著那名學生笑了笑,說:這個杯子里難道沒有空氣嗎?學生們都恍然大悟,因為空氣存在于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接著教師再拋出一個問題:你們想不想知道空氣中的所有成分呀?這樣,教師便可以順理成章地帶領學生觀看自己提前準備的教學視頻,并通過慢放、回放等鏡頭盡量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體現翻轉課堂的有效性。在翻轉課堂中,知識傳授一般都是以教學視頻的方式完成的。在視頻的開頭,教師先用提問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后順其自然地導入教學內容,并為教學內容埋下伏筆,讓學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鼓勵學生課前預習,把握主體地位
翻轉課堂能夠將知識傳授這一步驟移至正式課堂之前進行,教師所需要做的準備就是將一些重要的學習視頻提前公布在校園網上,然后提醒學生先進行自學。在預習的整個過程中,觀看視頻的時間長短、次數全部都由學生自己決定,教師不介入,其目的就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在觀看視頻時,學生難免會遇到很多學習上的問題,當遇到簡單的問題時,學生不要忙著直接找教師解決問題,可在教學平臺上先與同學進行討論。如看完“臭氧層的空洞”象征著空氣的大面積污染,那關于“空氣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學生則可以和熟悉的同學做一個簡單的調查問卷,共同商討出凈化空氣的優良策略。學生的思想是極其活躍的,再加上他們的學習幾乎不受限制,所以他們學習的時間、地點及內容都可以有自己的安排,但前提是一定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
三、課堂內化,實施反饋評價體系
學生在聽從教師的建議獨立學習之后,心中仍會存在未解的難題,遇到這類情況時,學生就要多向老師請教問題。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問題分布在哪些方面,然后根據其難易程度分成上、中、下三個不同等級,而后層次分明、有條不紊地解釋其中的原委。比如,在初中階段由于分配給化學這門學科的課時較少,所以教師不可能帶領學生去實驗室完成每一個實驗。因此,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自制視頻之后,心中一定會產生各種疑惑。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繼續后面的學習,教師應及時解決每個學生的問題。師:以上你們觀看的便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的視頻,看完之后,大家有何感受或者有什么要問的嗎?生1:老師,我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在集氣瓶中加水是加少量的水,而不是一半或者更多呢?師:既然是控制水量,那么我們就要從水的多少這一角度來回答問題。同學們試想一想,如果水過多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生2:我覺得紅磷燃燒是一個放熱反應,會導致水面上升,若是水量過多會導致水溢出。師:非常好,這位同學說到了關鍵點上。不過集氣瓶里面的水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原因剛才那位同學也有所提到,是因為這一反應是放熱的劇烈反應,所以少量冷水可預防集氣瓶炸裂。在反饋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耐心、平靜、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案。在解決學生問題的同時,教師也要對自己采取的翻轉課堂定期做出評價和改正。比如思考:我這樣的做法是否適用于每個學生?有沒有必要每節課都使用翻轉課堂作為模板?怎樣做才是最對學生負責的?這些問題教師必須時常考慮,因為在特定的時間內做特定的選擇是教師的基本素養,若一味地被困在翻轉課堂的圈子里,同樣也會對教學造成消極的影響。
四、師生針對取得的成果共同交流心得體會
在教師的協助下完成實驗并觀察到有效現象之后,不僅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明顯提升,而且學生的自信心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為了趁熱打鐵,教師可將與學生交流一下做實驗的心得體會作為實驗課的收尾工作。例如,在教師提出交流心得之后,班級通常都是一片寂靜,因為學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教師的問題,而翻轉課堂的實質是展現學生的魅力與風采,而不是靠教師在講臺上講完一節課。因此,最后的心得體會交流這一步驟尤為重要。為了讓學生能夠漸漸進入狀態,教師可以稍作提點。比如,實驗的操作步驟、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等,都可以作為交流的話題。此外,根據多個自制視頻,教師可提出“環境保護”這一內容,鼓勵學生成立學習小組,探究環境保護的方案和具體措施,這樣不僅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也發揮了化學應有的作用。若有時間,教師還可讓學生在課堂中匯報自己所在小組取得的成果,然后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師生共同交流實驗的心得也是翻轉課堂的一大特色,這時教師是學生的協助者,而學生則是學習的執行者。用教師的思維去感染學生的思維,既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又對學生起到了指導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五、結束語
素質教育的宗旨便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協助他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而“翻轉課堂”與這一思想相吻合。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不僅可以凸顯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能動性,同時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分層、個別教學的目標,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方存明.“翻轉課堂”在初三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基于“技巧計算”專題復習課的設計[J].課程教學研究,2014(07).
[2]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2).
[3]徐妲,鐘紹春,馬相春.基于翻轉課堂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及支撐系統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05).
[4]黎麗萍.淺析如何優化化學實驗教學[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6).
作者:曲鳳偉 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第十八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