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制藥工程藥物化學教學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天然藥物化學是全國大多數醫藥院校,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區制藥工程專業的重要專業必修課。當前,制藥工程專業天然藥物化學教學存在教師工程背景薄弱、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結合我校制藥工程專業的師資隊伍結構,及西南民族地區特別是廣西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本文對天然藥物化學的教學改進進行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
西南民族地區;制藥工程專業;天然藥物化學;教育
制藥工程是國家教育部對高等院校本科專業進行調減時新設立的專業,是運用化學、生物技術、藥學與工程技術的基本理論與技能,解決醫藥制造過程的一門工程技術學科。制藥工程專業不同于藥學專業,后者偏重藥學基礎理論,而制藥工程專業強調醫藥制造的工程過程,重點在“制”字,旨在培養具有扎實化學化工基礎,掌握化學制藥、中藥制藥、生物制藥的基本理論知識、實驗技能和工程實踐能力,在醫藥、農藥、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等部門從事生產、科技開發、工程設計、產品質量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1,2]。天然藥物化學以有機化學為基礎,運用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的結構類型、理化性質、提取分離、結構鑒定及生物活性等的一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工科特點[3]。該課程涉及的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結構類型復雜,理化性質多樣,結構鑒定相對困難,是制藥工程專業中比較難學的一門主干課程。我國西南地區的天然藥物在傳統醫藥中極具民族特色、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如何將專業特色、課程特色與西南地域特色相結合,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突出制藥工程背景下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特色,成為當務之急。
一、優化師資隊伍,突出工程背景
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為大多數醫藥院校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與多門課程均有緊密聯系,包括有機化學、中藥制藥工藝學、制藥設備與藥廠設計、藥理學等多個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綜合性和邏輯性均較高。然而,目前本課程的授課方式主要由一位教師負責全部內容的講解,但由于制藥工程專業起步較晚,主講教師的專業背景大多偏重于理科,缺少擁有中藥制藥企業項目實踐經驗的教師,因此存在中藥、天然藥物研發所用設備講解不到位和制藥工藝設計能力不足等問題。優化師資隊伍,對天然藥物化學這門課程,甚至整個制藥工程專業,顯得尤為重要。我校于2008年在化學化工學院(今化學與藥學學院)新建制藥工程本科專業,由于起步較晚,該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仍存在許多不足。近幾年,學院大力引進藥學方面的人才,總體而言,同樣偏重理科背景,但與一般醫藥院校相比,學院的工科背景相對較為深厚。因此,可以根據各教師的專業學術背景,以天然藥物化學專業教師為主導,制藥設備與工藝設計、現代儀器分析、藥理學等專業的教師為輔,重新組合教師隊伍。不同專業教師之間,隨時交流協調,利于天然藥物化學課程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
二、結合專業、課程和地域特色,確立教學目標
開設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專業,有藥學、中藥學、制藥工程等,專業不同,培養目標也不盡相同,同一門課程的教學也應有所偏重,因此需要根據不同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略取舍,合理修訂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案。對制藥工程專業而言,天然藥物化學的學習目標在于介紹主要類型化學成分的結構特征、理化性質,探討主要類型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純化精制及檢識等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另外,應結合制藥工程背景,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同時,西南各省擁有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比如,廣西中草藥物種達4600多種,是壯、瑤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民族藥資源十分豐富,省內天然藥物企業亦占藥企的絕大多數。因此,在介紹主要類型化學成分時,應結合地方道地藥材和龍頭藥企,加深學生記憶,培養學習興趣,服務于地方經濟。
三、改革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反映學科內在聯系
1.天然藥物化學與波譜解析教學的整合與優化。
隨著現代儀器分析方法的飛速發展,對未知或已知化合物進行結構鑒定的手段日趨豐富,波譜學手段成為結構鑒定和分析的主要方法,在有機化學和藥學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制藥工程系的課程體系中,這兩門課的結合非常緊密。波譜解析由紫外(UV)、紅外(IR)、核磁共振(NMR)、質譜(MS)等組成,相對抽象難懂,而天然來源的化學成分種類繁多,結構復雜,不同類型化合物的波譜特征區別較大,導致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結構鑒定,成為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因此,有必要將波譜解析內容融進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中,拓展波譜解析課程學習的應用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天然藥物化學的過程中,加強對波譜解析內容的理解和記憶[4]。
2.結合當地民族藥的特點,有特征地選擇實例,豐富天然藥物化學教學內容。
廣西有壯、瑤等12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全國壯族總人口為1800多萬,90%以上聚居在廣西;瑤族總人口約260萬,60%以上聚居在廣西。而且,廣西擁有極具特色的壯、瑤等少數民族醫藥資源,蘊藏許多行之有效的獨特診療技術和方法[5]。據《廣西民族藥簡編》記載,廣西少數民族常用的中草藥資源有1021種,其中壯族應用的中草藥資源約有700種。近幾年,廣西重視發展民族醫藥產業,先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的決定》(桂政發〔2011〕60號)、《廣西壯族自治區壯瑤醫藥振興計劃(2011—2020年)》桂政發〔2011〕61號),醫藥制造業已被列入廣西“十二五”重點發展的千億元產業。運用天然藥物化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藥效實驗,對臨床上療效確切的廣西民族藥復方、組方進行化學成分的研究,闡釋藥效物質基礎,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質量標準,采用現代高新技術,如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物酶解提取技術等,提高壯、瑤藥制品質量,把廣西來源的壯、瑤藥真正推向世界市場。在教學內容中,特征性地引入壯、瑤藥化學成分提取分離及結構鑒定實例,豐富教學內容,培養適用于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藥學人才。
3.充分結合專業實踐環節。
制藥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在具備扎實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同時具備良好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條件建設上,我院擁有的制藥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是由天然藥物中試提取、現代藥物制劑工程和藥物分析3個實驗室組成的制藥工程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占地面積約500m2,擁有WDT100型多功能提取濃縮機組、超臨界流體萃取等天然藥物化學相關設備,開展板藍根有效成分的提取等天然藥物實驗。同時,我院與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益佰漓江制藥有限公司等知名天然藥物企業聯合建立制藥工程專業實習基地。所以,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都有條件滿足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在天然藥物化學方向的專業實踐要求,能夠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加深和鞏固理論知識。
4.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天然藥物化學是一門應用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很多理論技術來自于該學科科研的飛速發展。對教師來說,要想教好本門課,光靠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顯然不夠,必須積極參與科學研究,通過科研實踐積累的經驗,豐富和完善天然藥物化學教學內容。廣西師范大學擁有“藥用資源化學與藥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有布魯克500MHz超導核磁共振儀、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高速逆流色譜儀、賽默飛液質聯用儀等相關高精設備。近幾年,承擔十余項省級以上與廣西民族藥相關的科研課題,帶領正在學習、將要學習或者已經學習完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本科生去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室參觀實習,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杯”科研能力培訓,取得豐碩成果。
總之,制藥工程專業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一定要突出專業工程背景,優化師資隊伍,不同方向的教師之間隨時交流協調。同時,利用西南特別是廣西天然藥物在我國傳統醫藥中的民族特色和區位優勢,有特征地選擇實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適合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制藥工程人才。
作者:梁東 李曉紅 王恒山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化學與藥學學院
參考文獻:
[1]元英進,尤啟冬,于奕峰,等.制藥工程本科專業建設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1):12.
[2]劉紅梅,榮杰,于奕峰.地方高校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狀況調查[J].化工高等教育,2004,(2):59.
[3]吳立軍.天然藥物化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4]史大華,劉瑋煒,宋曉凱,等.制藥工程專業波譜解析和天然藥物化學合并教學的探討[J].甘肅科技,2011,(27):149.
[5]王柏燦.廣西民族醫藥概況[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