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提升的核心素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教學要求也在持續提升,尤其是初中化學教學方面,不僅知識難度相對更高,也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化學實踐能力。初中化學教師要能在知識教學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瘜W是初中階段重要程度較高的一門學科,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嚴格依照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真正在教學中有效融入核心素養的相關理念,使學生的化學基礎思維能得到有效培育,引導學生在進行化學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逐漸優化自身的學習習慣,對傳統教學模式所存在的缺陷進行有效的彌補。本文就具體探討了初中化學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策略。
一、通過教學模式創新培育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為了使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激發,不僅要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氣氛的生動性,還要提升教學模式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有更加活潑以及輕松的環境。在身心放松的狀態下學習化學知識能有效提升學生頭腦的靈活度,切實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學習能力,但是,由于學生接觸化學學習的時間還相對較短,在面對復雜的符號以及公式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厭煩以及恐懼的心理。因此,教師在實際設計化學教學活動的時候,也要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多地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使所設計的教學活動能有充足的依據,促進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提升,有效優化學生課堂學習的成果,使學生能形成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度地對知識進行剖析的習慣,在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熱情的前提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例如,教師在教學“氧氣”相關部分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則可以在正式開始上課前,結合班級中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氧氣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場景,進而達到對學生進行引導的目的。要求學生思考: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氧氣都有哪些方面的應用?在高原地區,由于海拔較高,缺氧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特征,缺氧會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由于教師在課前所提出的引導問題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比較貼近,一方面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被有效吸引,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本節課化學知識學習的效果得到有效保證。由于在正式開始上課前教師就通過一系列生活化的情境拉近了學生與課堂教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環境下能更多地感到身心放松,配合教師所設計的有趣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達成發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教學價值整體較高。
二、通過實驗教學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培育教師
在輔助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動手操作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手段,從初中階段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分析,他們多數具有比較感性的特征。相比于在課堂中聽講,生硬地記憶知識,自己動手操作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從以往教學的情況來看,學生動手操作獲得的知識往往比呆板記憶獲得的知識更加扎實,如果學生需要用到某一方面的知識,他們往往能主動地從大腦中提取相應的實驗記憶,進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小型的課堂實驗活動,使學生學習課堂內容的興趣能得到有效激發,也能有效強化學生深度學習的動力。除此之外,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培育,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發展,在脫離了教師講解積累的前提下,學生往往也能自覺地深度思考相關的知識,進而有效拓展自身的知識學習寬度,豐富自身的化學知識儲備。例如,教師在教學“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相關部分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自主進行實驗材料的準備,學生可以結合課本中的相關要求準備一小瓶白醋以及一個空的雞蛋殼,在實驗開始前,先將實驗過程中專用的口罩以及手套帶好,通過正式開始化學實驗前的準備,使學生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能更加專注,之后學生在開始進行實驗后需要先在空雞蛋殼的內部倒入白醋,并且進行觀察,有效記錄自己觀察到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能清晰地觀察到二氧化碳形成的過程,結合教材中相關的概念知識,學生對二氧化碳這種物質也能實現更加深入以及全面的掌握。學生通過自主完成與學科內容相關的實驗,在自主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僅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的化學知識,還能深入學習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相關現象,使學生在進行化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認知的范圍能得到有效拓展。這也是學生學習化學學科知識過程中助力核心素養發展的一種十分重要的手段。
三、聯系生活實際發展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和現象都體現化學知識,化學知識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神秘,化學知識的學習也并非必須在專用的實驗室中,通過各種危險的實驗獲得相關的化學知識?;瘜W學科自身具有十分濃厚的生活化色彩,因此,教師在實際設計化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要將學生的現實生活認知與化學知識學習有機結合到一起,使學生能結合生活現象接觸化學知識以及化學學科的本質,使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以及好奇心能得到有效培育,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化學知識的概念相比數學知識的概念來說有其自身的特點,由于化學學科研究的主要為微觀世界,在理解相關概念的過程中往往缺少參考的對象,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單純采用傳統的模式組織教學,以教材為依托為學生講解化學知識,那么學生則難免會感到枯燥以及乏味,失去學習化學知識的信心,因此,教師在實際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想辦法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化學小實驗,通過對化學現象進行真實的講解以及演繹,使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能得到有效調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化學知識學習的趣味性,還能有效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難度,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關聯,借助生活經驗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例如,“甲醛”是現階段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關注程度較高的一種化學物質,而教師在針對這種化學物質的性質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如果單純從化學的角度出發來進行教學,學生則非常容易出現缺乏學習興趣的情況。為此,教師則可以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教學導入,正式開始教學前,教師可以先從整體的角度出發概括甲醛這種物質的特性,使學生能認識到甲醛這種物質雖然無色,卻具有氣味刺鼻的特點,會對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屬于一種有毒氣體。之后,引導學生回想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哪些現象說明環境中存在甲醛,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學生會出現不知該如何回答的情況,教師則可以通過語言的方式對學生實施引導,包括在新房裝修的過程中往往需要擺放一些具有空氣凈化作用的植物,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則不難聯想到在裝修的過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多種不同類型的材料,而這些材料多會出現甲醛釋放的問題,進而對人類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除此之外,隨著知識介紹的進一步深入,教師也可以依托前一階段的教學內容為學生介紹一些在出現了甲醛中毒問題后人體會出現的一系列不良反應,使學生對甲醛這種化學物質能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通過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進而達到有效輔助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目的,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使學生能學會從化學的眼光出發看待現實生活中的一系列現象。在發展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
四、明確學習內容和對象,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即學生是自己最為重要的培養對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要能有全面、及時的掌握,保證教學活動開展的針對性。教師在實際組織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想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則需要主動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將教學改革的相關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從初中階段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特點來看,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多是圍繞基礎知識的教學進行,教師在課堂上主要圍繞化學的基本原理以及核心概念組織教學。教師通過講解知識能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實現自身核心素養水平的提升,促使學生能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同時掌握相應的化學學科的學習方法。教師在實際組織化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主動強化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對學科的本質內容有深入的掌握,而不僅限于掌握淺顯的表面的化學知識。例如,教師在實際教學“分子和原子”相關部分知識內容的過程中,表面上來講,分子和原子兩個概念具有獨立性的特點,但是,從本質的角度進行分析,這兩種物質確并非單一性的存在,其相互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及規律。對此,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從整體的角度出發認識分子和原子這兩種物質,明確兩者之間所存在的聯系及規律,促使學生在實際進行化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能有效打破對單一化學概念進行理解的狀態,進而主動探究不同化學概念之間的聯系以及規律,用整體的眼光看待問題,進而對學習化學知識的方法能有更加深刻以及全面的掌握。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的學習方法,優化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效果,實現學生化學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對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
五、帶領學生觀察掌握化學學習規律
教師在實際組織化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掌握化學規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重要內容。而觀察則是學生掌握化學規律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托課堂實踐活動以及課堂實驗活動,引導學生對相關的化學現象進行觀察,引導學生在觀察相關現象的過程中把握化學知識的規律,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學習的本質。例如,教師在教學“自然界的水”相關部分內容的過程中,雖然從操作難度的角度進行分析,電解水實驗并不復雜,而且實驗不需要較多的時間。但是,從實驗的角度來講,教師則需重視帶領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氣泡內部含有什么樣的氣體。除此之外,還需要引導學生考慮從正極以及負極收集到的氣體在體積方面有什么樣的差異,之后借助點燃的小木棒檢驗所收集到的氣體,使學生對可能出現的現象進行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氧氣水以及氫氣三種物質所具有的性質,最后使學生能認識到水這種物質的構成。在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觀察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目標就是引導學生依托實驗現象推斷實驗結論,之后再結合實驗中所呈現出的一系列規律引導學生推導化學物質之間所存在的規律,最終使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本質能有更好的認知。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完整過程,他們在觀察的過程中自主總結化學規律,化學學習也能由表面走向深入,進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創設問題情境培育學生思維能力
實際對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進行培育的過程中,最為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自主獨立地思考問題,并且在此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因此,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使學生的問題探究欲望能得到有效激發,教師需積極地在課堂上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例如,教師在實際教學“金屬和金屬材料”相關部分知識內容的過程中,可以結合金屬與金屬材料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為學生進行問題的創設,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金屬?在現實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會使用到金屬材料?不同金屬材料的導電性、熔點以及密度存在怎樣的差異?多給予學生一些時間引導他們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學習本節課知識的過程中能更加主動、積極,并且自主完成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思路,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達到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
七、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過程中,為了使課堂教學效率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教師一方面要能嚴格依照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組織教學,還需要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育的相關要求,高質量地落實每一個環節的化學教學工作,真正突出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多種有效的輔助學習手段,促使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能有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
作者:張永志 單位:甘肅省臨澤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