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化學教學情境創設模式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情境教學是化學課堂教學中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合理安排使用情境創設式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化學教學;情境;教學模式
化學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科學素養為主旨,充分體現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一種探索創新、主動參與的過程,也是一個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主動學習、提升思維方式為目標的探究過程,使廣大的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情境創設是提高學習化學興趣的途徑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之間關系的一門自然學科,主要以物質之間的轉化規律、存在環境、反應條件為依據,因此,化學學科離不開社會生活的基礎。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不斷推進,化學教學理念也發生著重大變化。教學活動是知、情、行等相互交織、相互協調的過程。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和促進學生的情感活動和認知活動、實踐活動和學習興趣,能夠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有效地改善教與學,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式學習為探究式學習。作為化學教師不但要具有廣博的知識,也要具備必要的技能和能力,合理組織指導學生的合作學習等各種技能,把握好各項技能的要求和注意事項,重視各種技能的不斷提高,促進學生主動、富有成效地進行學習。從化學學科與社會實際、日常生活的結合點入手,利用對各種問題的探究和學生認知上出現的困惑矛盾等去創設教學情境,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在重溫舊經驗的同時,獲得新的經驗,理解組織豐富的學習素材和信息,是學生體驗知識的發生和發展的重要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教學,使學生體驗知識形成的完整過程,改變過去一味地教師講、學生聽很少給學生探索機會的現象。情境創設可不斷地維持、強化和調整學習動力,給學生提供生動、豐富的學習內容,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學習、探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把課堂內和課堂外緊密聯系起來,促進學習任務由課內向課外的遷移。
2利用掌握的知識創設教學情境
2.1加強與生活、社會的聯系
結合日常生活中與課堂所學內容有關的試劑、材料、物品以及現象和經驗創設教學情境。例如在進行二氧化碳性質一節教學時,二氧化碳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物質,聯系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從學生知道的小問題開始,圍繞物質的組成、性質、用途、制備與社會生活相關方面進行聯系。也可以通過二氧化碳的特點,詳細介紹“溫室效應”的有關問題,展現出我們的教學是“從生活到化學,從化學到社會”的一系列的情境創設模式,引導學生運用掌握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生活中常見的鹽”是從生活中的食鹽拓展到化學意義上的鹽類化合物,食鹽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可見,在情境創設時可以從食鹽入手,進而再自然引出其他鹽類,采用學生討論交流的方式體會化學與人類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參與意識,體現合作學習和師生互動模式,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2.2發揮化學實驗優勢,創設情境教學模式
化學實驗是化學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理解化學問題的重要途徑,能夠為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學生實驗習慣的養成、實驗品質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平臺。通過實驗事實創設真實、直觀而富有啟發性的學習,在“食醋中總酸量測定”的教學中,可以從家庭用醋入手創設教學情境,進而提出實驗任務,測定食醋中的總酸量,根據酸堿中和反應的原理,以中和滴定法為測定依據,分析實驗數據的處理,小組交流和討論確定具體的實施步驟,提出遇到的問題并互相評價,學生實際操作,各小組匯報交流。對于從“海帶中提取碘元素的分離和提純”實驗,由于海帶取材實際生活,取材方便,實驗過程簡單易操作,可以讓學生以家中食用的海帶為原料,在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學習掌握海帶的灼燒、溶解、過濾、萃取等分離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給學生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促使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探究化學反應原理、歸納實驗操作方法、提高實驗興趣。
2.3采用現代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是切實可行的,通過卡通圖片、漫畫流程圖、模型圖等方式,模擬與事實相似的學習情境,引發學生聯想;對于因操作方法不當導致嚴重后果的實驗,可以起到引以為鑒的作用;對于反應速度很快或很慢等實驗都可以運用多媒體模擬實現。因此,計算機模擬實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實驗的成功率和教學效果??梢酝黄苽鹘y課堂的時空限制,通過網絡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大容量的網絡資源庫能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討論,發揮合作互助的作用,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權,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培養他們創新思維以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溶液的概念時,可采用多媒體配套設施輔助教學,通過圖片、影像效果,給學生展示豐富、真實、直觀的信息資料,達到抽象內容直觀化的效果。把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進行重現,形象直觀、對比鮮明地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認識溶液、溶質和溶劑三者的關系。
3創設情境教學注意的幾個問題
3.1全面性和全程性
教學情境的創設要注意促進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協同發展,既要服務情感教學,也要服務于認知教學和行為教學。不只是在導入新課時適用,應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在教學的全程發揮作用。
3.2真實性和可接受性
情境教學要富有啟發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真實性是認知性、情感性及實踐性的基本保障,并在真實的情境中得到充分應用,可以培養學生用實踐探索真理的本領,養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堅持真理的良好習慣。教師提供的情境必須要經過精心選擇、縝密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性,要通過恰當的路徑、合理的手段,使學生將掌握的知識和具備的技能遷移到情境中,充分發揮教學情境的作用。
4結語
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過程,通過不同情境的合理組合,充分發揮學習情境的功能,讓抽象的科學知識生動起來,增加親和力,使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更生動、更有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后雄.中學化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作者:任永麗 單位: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