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語文個性化教學論文2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第一篇
一、大學語文教學中融人國學教育教學法
國學教育的主導思想就是傳統的儒家文化,包括史學、經學、文學、諸子學、藝術等。國學教育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古典文化修養,還可領悟到為人處世的真諦。現代大學語文知識包括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包羅萬象,而這些都是從國學中傳承下來的。融人傳統文化,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增加興趣。學生對于中國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大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學生好奇、好學的求知心理,融人國學知識,可以引起學生自覺探索學習。融人國學知識背景,使學生可以知人論世。例如學習《左傳》中《燭之武退琴師》時,課堂教學時學生們可能對文章結構、語法特點、字面意思等不感興趣,教師可以在其中加人故事的人物背景,強調主人公的智慧、才能,還可以結合時代背景介紹一下其他的人物事件,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總之,利用語文這個教學載體,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興趣教學法
興趣教學法與眾多的個性教學方法類似,都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為目的。在大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應用興趣教學法是創立語文教學流派的有益嘗試,可以引領目前大學語文教學,走出形而上學的困境,可以因材施教,張揚教學個性創新,讓每個學生在智力、能力和素質中閃光。興趣教學可以稱之為語文教學的一門藝術。教師的教學是否形象、生動,可以體現教師教學的魅力。教師把教學語言的正確恰當的運用,會使學生與之產生共鳴,使學生對于每一堂生動的課記憶尤深。
三、心得式教學法
大學語文教學目標大體應為三個:知識目標,這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通過語文教學掌握人文知識以及作品鑒賞、理解的方法。素質目標,通過課程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文素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能力目標,通過本次教學,掌握基本知識、方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表達寫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大學語文教學與課程性質相一致對于教學目的顯得非常重要。大學語文不應像中小學生一樣只對于字句進行理解,不應該只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應該體現“大學語文”教學目的。古時候,八歲讀小學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等基本的文化禮儀、知識。十五歲讀大學,學習哲學、政治、論語等。這些“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正是起著人性教化、精神陶冶的作用,和我們目前開設大學課程性質定位和教學目的基本吻合。在教學過程中,心得體會可以和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不論哪種實現方法,都是以學生心得為中心。
四、探究教學法
由于“語文本位”、“文本本位”、“大學本位”、“素質本位”的需要,應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加人探究教學法。首先提出探究問題,然后做出假設,設計流程,最后對探究結果進行預測,得出結論。探究教學要針對提出的問題設計步驟,接下來收集資料,在此過程中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運用這種教學法應該注意幾個問題:教學計劃要詳實,探究時間要充足,還要注意實效性,靈活、科學地結合多種模式。探究教學法為學生打開了通往各種文明、文化的大門,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五、情景教學法
徐中玉先生說:“大學語文的教學,不能教師站在講臺上一人講到底,要采用互動式、啟發式教學”。情景教學可以提供給學生自導自演的鍛煉機會,而且學生會有一種參與感,根據自己創設的情景表達出來,會產生極大的成就感。以講《黛玉葬花》一文為例,采用情景教學法。把同學們分成6組,要求每組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幕,自己設計舞臺情景;每個人都要扮演《黛玉葬花》中的角色,并根據自己小組的方式來表演;每組中選出一人擔當評委,自己組員表演時不參與打分點評;每組最后總分作為本組的基礎分;最后還可以有個人才藝發揮時間,獲得額外加分。結果:學生們在親自動手設計舞臺、人物,表演的過程中創新性、主動性得到了體現。而且以《黛玉葬花》背景為依托,對于人物、情感有了更加深人的體會,加深了對作品的認識。
六、總結
個性教學法還有很多,這里只列舉常用的,比較有代表意義的。大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再次形成個性是很重要的,這對于語文教學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思想同樣重要。通過個性教學,將多種方法運用到現代大學語文教學中,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究,汲取其中養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創新性以及強烈的求知欲,達到了活學活用的目的,使學生將來走向社會,能以更深厚的知識功底、更寬厚的學術視野以及探究、判斷、思考能力去應對社會中的風風雨雨,成為真正的智者。
作者:鄭正平 單位:浙江警察學院公共基礎部
第二篇
一、實施過程
1.了解學習情況,進行課程設計
(1)確定實現的目標及措施
一是激發學生閱讀選文的興趣。通過與學生的溝通,讓學生充分認識閱讀文章在學學語文這門課程中的重要性。二是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分析和表達能力,就要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掌握閱讀方法有利于提高閱讀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讓學生培養閱讀的良好習慣。重點讓學生養成閱讀各類文章的習慣,不斷提高大學語文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四是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以聽講讀寫為核心能力的語文能力對學習本課程的目標。
(2)分析課程重難點,摸清學習困難,找原因、定方法
課程涉獵散文、小說、詩歌,古代敘述性文章、現代的敘述性文章,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語法知識,寫作常識等等。重點內容明確,但難點因學生個體差異,出現不同。學生中存在的共同問題是對古文的學習有困難。原因分析:一是平時學生接觸的少;二是因時代變化,古代文選在語音、語匯、語法方面與現代語言差異較大。解決辦法:注重平時的閱讀;結合《學習指導》學習古文;掌握古代漢語常用的一些規律性的常識。
2.主要實施了四個環節
(1)溝通
電話溝通和QQ溝通是采取的主要溝通方式。通過電話詢問每個同學對學習課程的情況,其興趣和學習條件,告知學習的方法和途徑,以及學習的要求;通過QQ給學員傳達學習的要求,學習的資源
(2)要求
學期初,將本門課程確定為個性化教學后,在與學生建立聯系時,就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每個同學在整個課程學習過程中,給教師反饋與交流學習中的問題,至少兩個,多則不限。
(3)反饋
在個性化教學過程中,對每個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了解,對教學進程中,對沒有反饋的學生進行進步溝通,詢問學習中的困難和收獲。
(4)解決
通過交流、傳送相關資料,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采取有效方法、解決學習中的問題。為解決學生課程考試的問題傳送期末教學輔導資料、期末考核要求等。
二、實施結果
1.可以提升開放教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基于網絡學習資源的遠程開放學習與傳統的集中面授學習不同,它強調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教師以遠程指導為輔。所以,直屬學院一些課程不安排面授輔導而開展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和學生有完成一些規定動作,所以,模式的實施避免了學生在沒有教師情況下的不學習的自由放任。
2.有效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
由于成人學生的年齡、事業、學習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表現在課程學習時的具體需求有明顯的差異性。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需求和問題,對學生的課程學習和職業能力的提升進行幫助和引導。
3.在學生便于自學的課程開展,有可操作性
實踐證明,“有要求,就有一定的反饋”。大學語文課程,主要涉及的是對精選文章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水平差異較大,主要表現在對文言文的學習困難較多,個別同學反映作文寫作也是他們的弱項,并且文體不同,各自的難易程度不一,所以,在學期初,就要求同學們反饋學習中的困難和學習收獲,到學期末,有一半學生表現主動反饋問題和體會,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處理被動與教師反饋與交流,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說“學習中問題不多”或“沒有時間復習暫時沒有問題”等等。從直屬學院13春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大學語文》及格率為91%。
4.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孤獨感
有老師在管理實施個性化教學,一對一的送去我們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關心,聆聽學生學習的反饋意見,使學生感到這門課程的學習有老師在過問、有老師在幫助,就會感到有目標、有親切感。在目前學生學習興趣不很濃厚的環境中,進行這樣的教學,應該是督促學生學習過程的一種辦法。當我電話溝通,又給學生發送輔導資料時,有學生感慨地留言,“老師,您太好了,謝謝您。”等等。
三、總結
總之,優化教學模式是學習以及能力培養的載體。我們認為,在遠程開放教育課程教學中,《大學語文》等相近課程實施基于網絡資源的個性化教學模式是可行的。同時,我們覺得,開展個性化教學要注重四個環節:一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開展個性化教學取得效果的前提;學習過程考核評定是開展個性化教學有效的保障;分層差異教學是個性化教學的關鍵;便捷的溝通渠道是個性化教學開展的平臺。
作者:郭延兵 單位:甘肅廣播電視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