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政治個人人格教育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學生的人格教育是必須提高的,人格教育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能使學生的性格活潑,高中的政治能讓學生學習到好的思想,感到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存在。在政治學習中,要對學生思想品德方面進行培養。能讓學生變得更尊敬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主觀思想。教師應該在生活許多方面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加快現代化發展素質教育的進程。
關鍵詞:
高中;政治教育;人格教育
在國家的精神文明中,人格教育和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進行政治教育才能讓人們提高個人素質和素養。
一、人格教育應在交流中實現
在學習中,不倡導學生個人單獨進行學習,提倡要與老師同學之間很好地交流合作。師生增進感情、交流思想,以適應進入社會后更好地與人溝通。學習需要良好的環境,良好的環境能使師生更愿意互相交流,一塊學習一起進步,互相交流互相影響,學習好的知識,學習更多的知識為塑造好的品德打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讓學生相互討論,解決更多問題,互相學習,使學生有相互協作的能力,通過相互學習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格。教師從中進行分析和指導,讓學生不斷提高自我,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意見產生共鳴、行為更加規范。從討論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慢慢去克服改掉毛病,提高個人人格素質和能力。
二、注重對學生心理的加強
高中生正處于性格養成的關鍵階段,教師要對學生積極進行引導和教育。老師應該教育學生在學習中把比較好的品德累積,要讓學生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和學習。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要和教師進行溝通,把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向教師反映和表達。對身邊的人和事說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師從中引導學生對社會現象和身邊的人和事的看法做出好的判斷,給學生灌輸正能量思維,從而對學生心理上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學生應該有積極進取的思想和態度去學習。
三、在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在高中教學中,教師往往采取自己的授課方法,從而就忽視了學生的個人想法和主觀思想,實際上這就使學生對教師有種強加自己的想法,教師的這種做法本質上就是對學生的不尊重,教師應該和學生交流后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有效地牢記課本知識和靈活運用,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考慮到學生對事物的理解,不要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和回答表示否定和批評,使學生對學習失去了學習興趣,造成學生感覺對自己的侮辱。教師在教學中要互相交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行為,應該對學生錯誤和缺點進行指正,但要以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為原則,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改進教育方法。教師應站到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理解學生的想法和看法,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在學習中體現個人的價值和人格。
四、教師以身做則,以做得好的人為榜樣
教師要把提高個人能力和個人素質為目標,要通過學習使個人素質提高,要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教師應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體現自己的價值觀,緊跟現代化教學的步伐,做思想進步的優秀教師。在校園里,要時刻注意儀態儀表,為學生做好榜樣,在平常的生活中不講臟話,講文明,正確引導學生行為規范,禮貌用語。學習的典范是教師良好的品德和風范,老師的行為能為學生塑造人格品德。
五、教學方法不斷創新
我們以往的政治教學都是以提高考試成績為目的,讓學生以死記硬背的方法把政治內容記住來應對考試,沒有注重學生人格素質的塑造。把政治教學當做次要學科不著重進行有效教學,只是籠統地說一下考試會考到的內容,不能做到政治教育提高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為目的,不能把教育人才做到第一位的老舊教學模式。我們要把這種教學模式淘汰,讓教師積極改變這種教育現狀。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做努力,讓學生認識到政治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的行為思想,公民應履行的責任義務,受到法律保護的問題等都有重新的認識。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里主動學習,努力把政治知識學好,用更多知識積累提高個人的人格素養。結合生活中的學習經驗,把政治課堂進行得生動有意義。讓學生自主去發現有關政治的事件,結合現實把政治學得更好,掌握的專業知識更多。學生學習地點不受限制,運用所學的政治課本內容進行自主探尋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在書中或電視、電腦上看到的內容來獲取豐富的知識,知道社會公民可擁有的公民權利,對這些內容加深了解。教師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通過學習知道國家政治制度的優越性,讓學生對自身有更好的認識。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讓政治現代化教育有效開展的成果更明顯,讓學生更有政治意識。
總之,人格教育是學生能力提高的必需條件,是政治教育更好發展的中心內容。這就要讓教師發揮自己的教學特色,吸引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作者:龍榕 單位:江西省九江市星子中學
參考文獻:
譚喜蓮.淺論高中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