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政治經濟生活教學方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是高中政治課程的四大必修課程,經濟生活篇章是學生進入高中之后首先接觸到的內容,受到初中政治教學的影響,學生在進入高中后對政治的學習積極性普遍偏低,初中政治學習內容片面、又是采取開卷考試的方式,嚴重影響到學生在思想上對高中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對政治生活教學方法的探究一直是老師們所提倡和改善的事情。
【關鍵詞】高中政治;經濟生活;教學方法
一、高中生學習經濟生活的重要意義
1.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同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的是,經濟生活更貼近學生生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經濟行為,在學生的理解與運用上都有直接的作用。同時,高中也是學生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學習經濟生活學能夠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世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格局演變幾百年,即使各個國家之間存在文化差異,經濟也永遠是連接世界的紐帶。從建立新中國以來,國家要解決的問題始終都是如何實現經濟的全面發展,可見學習經濟生活對學生的重要性。
2.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在生活中處處都有經濟學方面的問題,例如,如何合理地使用零花錢、如何抉擇、如何進行交易等。政治經濟這門課程教會學生基本的經濟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經濟思維,幫助解決生活中的經濟問題。
3.幫助學生了解國家經濟局勢。學習經濟基礎知識,為學生了解我國的經濟局勢奠定基礎。我國經濟正在飛速發展,經濟局勢日新月異。在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很多機會和挑戰,也希望學生能夠把握住機會和挑戰,給自己的未來畫上燦爛的一筆。
二、高中政治經濟生活教學方法
1.情景創建分析法
課堂情景教學法是教師利用學生心理、情感和思維方式而營造的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并掌握知識點的學習場合和氛圍。運用情景創建法,其目的是為了讓書本知識更貼近學生生活、更貼近實際,也是貫徹新課改理念,體現“三貼近”原則。因此,創建符合生活情景的教學模式是堅持素質教育原則,也是落實新課程理念,構建開放互動課堂的應有之舉。運用情景創建分析法,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習成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在傳統的政治教學模式中,枯燥的文字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對知識進行盲目地背誦,并沒有達到深刻理解的目的。情景創建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形成感性認識,進而通過抽象思維轉化為理性知識,不斷鞏固所學內容,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2.概念教學法
概念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一種途徑,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原有教材進行組合,對知識有一個較好的結構,再將知識結構教授給學生。在“經濟生活”篇章中概念通常以概念群的形式出現,他們既是獨立的個體,又相互聯系。概念分析法涵蓋兩點內容:(1)邏輯分析法。邏輯分析的做法是將新學的知識歸納到原來的知識體系中去,這樣便于記憶新概念,又方便地將所有概念聯系到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2)整體考查法。將幾個不同的概念結合在一起綜合考慮,同時掌握其中相同點和不同之處。比如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其中包含的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等,它們之間的聯系在哪里?即它們都是由生產力決定的,是生產要素之一。
3.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就是指老師根據學生的認知,將知識以問題的方式引出。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能夠先引起學生的興趣,在興趣前提下引發進一步的思考。老師在拋出問題時要把控住一個點,從學生實際角度出發,結合所學知識點,引發學生思考,激發想象力。問題的難度要適中,要以“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為宜。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政治課堂上的運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由被動灌輸轉為主動研究,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作為教師,應該積極創造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條件。顯而易見,這對老師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想達到課堂的有效性,老師要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精心準備有效的問題。比如第七課的《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社會公平性的問題是復雜的,學生對其認知程度不夠深,如何讓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社會公平對老師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
4.探究討論式教學法
探究討論式教學法又叫做研究法、發現法,是指在老師給學生講解知識的過程中,老師只是給問題和例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等步驟從中發現并掌握規律的過程。同樣是以老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尊重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地位。
三、總結
不管從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政治經濟都能使學生受益匪淺,政治經濟的教學方法一直都在摸索前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茜.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5-01
[2]汪家國.高中政治備課的方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年32期
作者:趙宇航 單位:甘肅省隴南市徽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