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政治法治意識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我國一直致力于建設法治社會。在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過后,中央對建立法治社會的投入與決心更高更大。要建設民主和諧的社會,首要任務就要堅持民主法治,認真貫徹“依法治國”的策略。法治建設任重而道遠,在學生形成法治意識的中學階段,應加強教育與宣傳普及。現在中學生自我觀念相對較重,通過學習法治觀念,可以使其正確認識到獨立個體的平等地位,學習到基本法律常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用合適的方法解決生活中與他人的矛盾。生活中遇到侵犯自身合法權益時,能用法律來武裝自己,對個人及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政治課堂上培養及提高高中生的法治意識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法治意識;高中政治;培養
法治意識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以下將從這幾個方面來探討高中政治之法治意識:
一、法治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法規的認知,是社會對人們行為規范的象征。法治意識的核心素養四個要素———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以核心素養為框架,四個要素在內容上互相交融、在邏輯上相互依存,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政治認同決定著學生成長的方向,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的共同標識和魂魄;理性精神是達成政治認同、形成法治意識、實現公共參與的主觀(主體性)的要求;法治意識是公共參與的必要前提;公共參與是法治意識的必然表現,也是政治認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結果。根據我國有關部門的統計,青少年違規違法的案例正逐年增加,法律意識的淡薄和社會的各種誘惑讓他們迷失了自我。因此,加強培養中學生的法律法治意識刻不容緩。從學生個體發展上看,培養法律意識有利于學生融入社會,適應法治時代的發展,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法治價值觀。從學校發展上看,有利于學校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及法治校園的建設。從社會和國家發展上看,有利于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和法治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高中政治課本中的法治意識初探
根據查閱高中教材發現,在現階段的高中政治課程教育中對法治意識的初步探究存在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在不少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內容中,對于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培養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而忽略了有關法治意識的培養。這會使得高中生的守法意識較為強烈,但是對于法治認知的主動性缺乏,高中生由于生活閱歷尚淺,因此,對于他們維權意識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而且由于年級的差異,認知程度也會有所差異,所以,對于不同年級的高中生也應該分層次去引導他們去學習法治知識。對于在政治課堂上加深高中生對法治意識的認識顯得尤為重要。第二:區分法治意識的培養與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國家教育部提出的關于培養綜合型人才的重要舉措,其主要兩個核心是“國民素質與學生素養”。學生素養主要分為學生的實踐與學習能力,其中在對學生法治意識的建設及律知識的宣傳方面有所忽略,這樣是極其不正確的。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不管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人生發展,法律素養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如果缺少法律知識的學習,就會影響到對于培養綜合型人才的舉措,新型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也將難以建設。
三、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法治意識
1.提高教師法律素養
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師除了需要專業知識之外,還應在思想道德方面及法律素養方面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在招聘教師時,可以把法治教育的意向作為考察優秀教師的標準之一,招聘政治教師之后,在任職期間也應時刻注重對教師們法律素養的提高,可通過定期的考核、思想交流及教學策略的探討來提高自己。提高了教師的法律素養,才會對學生的法治意識的培養與提高有一個好的引導。
2.改革傳統政治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相比起現階段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傳統政治教學方法顯得過于單一,同時也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著新課改的到來,教師在授課時也更加注重多種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有關法治意識培養的視頻,并結合真實案例來對授課內容進行講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及對法治意識的培養。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或角色扮演等方式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法律知識和培養法治意識。
3.采用多種活動方式,調動學生法治參與的主動性
相比起在課堂上枯燥地講授法律知識,一種具有吸引力的活動方式更加能夠感染和帶動他們。僅靠在課堂上對于法律知識的講授,有些紙上談兵。只有在實際中參與進來,學習法律知識、培養法治意識才會更加有動力。因此,社會組織在對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中,應該提供更多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將法治觀念融入到學生身邊,如組織學生進校區宣傳法治觀念,普及法律知識等等,這樣就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是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進來,同時也培養提高了其法治意識。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利用提高教師法律素養、通過改革傳統政治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活動方式,調動學生法治參與的主動性使得學生的法治意識得到培養及提高。這同時也將有利于高中生在今后的學習之路上的發展。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及活動方式等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燕渝.關于法律意識對中學生的保護作用的探索[J].法制與社會,2013(06):166-167.
[2]沈瑩.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對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J].學周刊,2017(19):137-138.
[3]王娟.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轉變及其對教師教學的啟示[D].贛南:贛南師范學院,2015.
[4]王少濱.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許光英 單位:常州市武進區洛陽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