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策略反思,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詩詞鑒賞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模塊,詩詞鑒賞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扎實語文能力,也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路徑,本文將主要探討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高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的效率,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設置,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策略
前言
在新課改提出之后,我國高中語文教育要注重進行教學方式以及目的策略的調整,重視學生的能力塑造。在詩詞鑒賞這一模塊中通過加強對詩詞鑒賞的重視,讓學生的詩詞鑒賞水平得到提升,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一、當下高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詩詞鑒賞教學和語文教學中的其他模塊存在一定的不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詩詞鑒賞的機會較少一些,教師在開展教學往往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方法或者將古詩詞分開變成一句一句讓學生進行翻譯式的鑒賞,這種教學方法都影響了古詩詞整體的美感所在,而且教學模式非常單一,限制了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認知。
(二)忽略了文本的特殊性
詩詞鑒賞和現代文的閱讀有著很大的差別,詩詞本身具有明顯的節奏性以及韻律性特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基于詩詞本身的特征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一些教師往往忽略了節奏以及韻律規律的教學,不僅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也限制了學生對于詩詞這種文本的認知。
(三)教學與實際相脫離
教師在進行詩詞鑒賞時,也要注重進行生活化的聯系,否則學生則很難形成深刻的學習記憶,尤其對于詩詞鑒賞來說,教師要將詩詞內涵所蘊含的意境以及美感展現出來,很多教師在進行詩詞鑒賞教學時,往往忽略了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導致學生對于詩詞鑒賞的理解深度不夠。
二、提升高中語文詩詞鑒賞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重視學生對于詩詞意境美的感受
在開展詩詞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理解四次背后所傳達出的意見,這也使得詩詞鑒賞的教學和語文其他模塊的教學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教師要將詩詞這種特殊文學表現形式中的特色展現出來[1]。我國古典詩詞在語言上具有簡練、優美的特征,在短短的幾句中就能夠將一幅恢弘和雄偉的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詩詞所展現出的意境美同樣源于生活,作為一種藝術形象的展現方法,教師要讓學生在進行詩詞鑒賞的過程中,在腦海中形成關于詩詞的相關印象,從而正確的把握詩詞寫作的目的以及其背后的意義所在,實現詩詞鑒賞能力的提升。在進行詩詞意境美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詩詞朗讀以及想象聯想等方法進行,例如,在進行《赤壁懷古》這首詞時,教師可以先將詩詞背后的歷史背景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在聆聽這些背景故事時,心中形成相關的想象,然后,教師在向學生介紹三國時周瑜的英雄事跡,讓學生能夠站在辯證的角度看待歷史人物,隨后再進行詩詞鑒賞時,讓學生反復揣摩“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所蘊含的復雜情感。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認知到詩詞所蘊含的多種情景,加深對于詩詞的理解。
(二)強調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誦讀和品味
古典詩詞的講解,教師要注重從多個層面切入,為學生進行分析以及研究,從不同的層面,學生對于古典詩詞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這方面,教師可以采用誦讀和品味教學法,讓學生能夠在欣賞古典詩詞的過程中獲得鑒賞技巧的提升[2]。朗讀訓練也是讓學生揣摩古典詩詞韻律美的有效方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向學生介紹一定的背誦和朗讀技巧,讓學生能夠將詩詞本身的韻律、節奏以及情感把握清楚,教給學生誦讀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形成關于古典詩詞的語感,這種語感形成之后不僅利于后續階段的詩詞學習,也能夠提高當下的語文學習效率。
(三)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鑒賞思路的拓展
對于詩詞鑒賞,教師也要認識到通過教學打開學生的認知視野,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知識面之后學生能夠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也是語文老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主動關照的層面,在這方面,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能夠。開詩詞認知的視野,對詩詞有更加具體以及形象化的認知。例如,當教師在教學《蜀道難》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蜀道的風光景象,讓學生了解到這首詩詞中所描繪的信息,哪些是運用了藝術夸張,哪些是景觀的實際展現?在這種結合之下,學生對于詩詞的理解也會更加全面,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畫面感,提高詩詞鑒賞水平。
(四)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詩詞鑒賞同樣也是個體將自身對于詩詞的理解和他人進行交流的過程,師生之間交流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思考也會獲得相應的提升,最為主要的是學生能夠成為課堂的主體,轉變傳統的生硬的鑒賞學習,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從這個角度上看,教師也要注重教學策略的轉變,通過提問等方法加強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例如在教學《虞美人》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分享你所知道的中國朝代有哪些?哪一位是你所知道的中國最有才華的君主?為什么?學生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會對于歷史知識有一定的擴展認識,同時在聆聽他人的分享時,對于本文的寫作擴展也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開展高中語文詩詞鑒賞教育,需要教師能夠積極的轉變教學策略,站在學生主體性的視角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能夠在詩詞鑒賞的過程中,不僅獲得能力的提升,也能夠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實現個體的全面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方春鎮.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性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17(83):57-57.
[2]黃友章.新課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之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27):229-229.
作者:張正貴 單位:甘肅省康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