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教學現狀及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提要】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由于年代久遠、社會變遷,很多歷史事物理解起來難度較大。語文課文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知識較多,在高中語文必修五的梳理探究這一專題中,有對古代文化常識進行梳理的部分。加強對這一部分的學習,不僅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使得學生加深對古代社會生活的了解,一舉兩得。
從目前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的教學上看,仍然存在著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其中包括學生的認識和學習方面;教師的講授理念和方法方面;課程評價的目標和過程方面等等。教師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地了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古代文化常識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教學現狀分析
(一)部分學生對古代文化認識模糊
現如今,對于部分高中生來說,他們對古代文化的認識水平較低,無法明確古代文化的界定,對古代文化的評價缺乏精準性。很多學生認為高中語文課本當中的古代文化常識知識可有可無,古代文化傳承度缺乏。雖有部分學生對本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認同感,但是多數都僅僅停留在表面。
(二)學生獲得古代文化常識途徑匱乏
學生獲得古代文化常識的途徑主要是以語文、歷史課程為主,有些同學會通過課外的圖書、網絡等媒介來獲得古代文化常識。但是,校外媒體的活動目的多以獲得商業利益為主,精華部分少之又少。可見,學生通過課外途徑獲得知識的數量和質量都很難保證。僅僅依靠教材當中的古代文化常識遠遠不夠,這也給這一方面的教學帶來阻礙。
(三)文言文教學重言輕文
古代文化常識教學更多地是靠文言文教學來實現,因為包括天文地理、紀年紀時、姓名字號、禮儀制度等古代文化常識都會在文言文當中涉及到。現如今,高中語文對于文言文的教學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教學中往往采用字字落實的翻譯方式,但是,對于文言文的藝術特色以及思想內涵等方面則用簡潔的語言一帶而過。文言文當中所體現出的古代文化往往并不是文言文教學的重點。例如,在《滕王閣序》當中,“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教師可能僅僅引導學生將這一句翻譯成現代文,可能忽視了關于古代天文地理的“二十八星宿”的文化知識。
(四)古代文化常識教學評價不科學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制約,高中語文教學仍然重視分數論。很多高考的語文試卷對于古代文化常識的考察數量不多。考生對于古代文化常識不用詳細了解就可以應對語文試卷當中的題目。對于古詩詞鑒賞來說,一般考察的是詩歌內容、藝術手法、寫作情感;文言文的考察也是以詞語、句式、內容、手法、情感等方面為主,對于古代文化常識的考察來說最多就是一道至兩道選擇題。這種題型完全處于機械考察狀態,并不需要考生進行理解。評價機制的弊端直接作用于語文教學,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教學的完善
教師的教學意識要完善。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語文學科的性質,它是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為一體。例如,教師在講授禮儀制度的相關常識時,需要向學生講清楚我國古代社會當中人們交往所應用的禮儀,包括“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等等,同時還需要涉及到禮儀制度化的進程和結果。但是,僅僅停留在這一層面還遠遠不夠,教師要著重強調這些具體的禮儀所承載的精神,只有讓學生領會這些承載的精神,才會懂得傳承與復古的區別。同時,教師要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在教學中用新型的教師觀、學生觀和教學觀來組織教學,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做到因材施教。教師知識儲備要完善。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要想給學生一瓢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就說明教師要保持終身學習的職業道德理念,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保證教學具有準備性,在教育教學實踐當中信手拈來。古代文化常識教學對于教師的知識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對古代文學知識、古典文獻、史學、哲學、藝術學等知識都有全面的了解,否則無法將古代文化常識內容講深刻,講具體。課堂組織形式要完善。新課程改革要求科學地運用情景教學,教師在講授古代文化常識知識時可以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講解“九州”的相關內容時,可以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中國的九州,每個州的名字以及所處位置。學生們可以自由地探討不同省份所在的位置,分析其處于哪個州當中。這樣一來學生的參與度提升,學習興趣會被激起。
(二)古代文化常識教學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學做合一”。這也是教學的現實意義之所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拓展課外閱讀,選擇一些包含了古代文化常識的讀物,如《楚辭》《史記》等。指導學生將讀書、思考、運用結合起來,采用讀書筆記交流、讀書報告會的形式,讓學生互相交流。引導學生參與到各種社會活動中去感受鮮活的古代文化。比如參觀博物館,制作工藝品等。另外,寫對聯、追蹤文化古跡、參與民俗活動等都可以促進古代文化常識的生活化。所有的這些活動都能夠體現出古代文化重人倫,重人文的傳統,折射出民族的精神特質。
三、總結
總而言之,對古代文化常識進行梳理探究是語文科目教學中較為重要的教學板塊,教師要結合具體實際,組織教學,以新時期的教學觀來改善現有教學模式的弊端。
作者:秦榮明 單位:廣西桂林臨桂區臨桂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