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路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要靠語文知識、語文活動、語文教師、語文評價這四個法寶。語文知識是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載體;語文活動是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語文學科教師是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紐帶;語文評價是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保障。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育路徑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那么,在教學中該如何讓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落地呢?這是當前也是今后語文學科教學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筆者從四個方面談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
一、語文知識: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載體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語文知識這一重要的載體。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就要選擇有利于核心素養形成的語文知識。知識一般是由符號表征、邏輯形式、意義三個不可分割的部分組成的。學習中我們只有掌握了符號、邏輯形式、意義之間的內在聯系,才能從整體上理解和掌握知識?;趯χR和學科知識的認識,我們認為形成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語文知識包括聽說讀寫的概念與命題、本質與規律、思想與方法、產生與來源、關系與結構、價值與精神等。依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課程內容要求,語文知識的獲得須立足于18個“學習任務群”,從“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豐富和完善學生的語文學科知識,進而為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打好地基,提供源頭活水。
二、語文活動: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
要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就要轉變語文教學的模式。新模式應該是基于問題、基于項目的一種活動方式,應該立足“學習任務群”,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資源,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探究學習為主要方式來組織學習活動,讓學生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的語文活動中學習閱讀、學習寫作、學習傾聽、學習說活。通過語文活動讓學生在語用實踐中追求語言、技能、知識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等多方位、多層次目標發展的綜合效應,力求避免教師大量講解分析、技能逐項訓練的模式。比如學習《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三篇古代記敘散文,過去課堂教學主要由教師講解“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藝術手法”等知識,學生大多處于被動接受的局面。而新的課堂教學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圍繞真實情境中的問題展開探究活動,調動學生的原有經驗,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本單元的教學我們可以采用課本劇表演、辯論賽、觀影等活動形式,讓學生從聆聽中學習聆聽、從說話中學習說話、從閱讀中學習閱讀、從習作中學習習作,真正實現在“做中學”,在真實的情境和活動中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三、語文教師: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紐帶
學科教師是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重要紐帶,在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是導演,做好一堂課的設計,將教學內容問題化、活動化、生活化,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索;二是主持人,要能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適度進行宏觀調控,通過誘導、啟發和點撥,喚醒受教育者的求知欲,促使其自我展示;三是觀眾,“要善于賞識、期待和激勵學生,要懂得給學生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使其體驗到被認可和被尊重,進而增強學習動力。”要從知識教學邁向素養教學,學科教師必須從知識型教師轉變為素養型教師。這是因為學科知識傳授要靠學科教師來完成,學科活動的實施要借學科教師來推進。作為語文教師,要想通過語文活動將語文知識內化為學生必備的學科核心素養,就需樹立“教育要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專業思想,在學科素養和教學素養上不斷拓展和完善,尤其是要具備全面的語文學科和跨學科領域教學的知識,要重點提升自我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實施能力、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教學交往能力以及教學評價能力等。具體來說,教師要能在課程的理念中融入核心素養、在課程的開發中滿足個性需要、在課程實施中突出自主發展;在教學中要能創設情境、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啟發式學習、開展基于項目的教學;在學生評價中要能堅持多元評價方式、突出育人評價。當然,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教師除了具備學科專業素養外,還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創新素養”“跨學科素養”“媒體素養”“社會參與素養”“自我管理素養”等。
四、語文評價: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保障
考試評價是教育教學的指南針,它直接決定教師學科教學的方向和內容??际裁淳徒淌裁丛诟咧姓Z文教學中廣泛流行,要想轉變這種局面,就要改變考試的評價方式?!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學業質量”這一全新的表述對高中語文教學的考評作了明確的界定和描述,指出“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的總體刻畫”。依據不同水平學業成就的關鍵特征,語文學科學業質量標準將學生的學習結果劃分為五個級別的水平,每個水平內部又有四個具體要求。水平1和水平2是必修課程學習的要求,水平3和水平4是選擇性必修課程學習的要求,水平5是選修課程學習的要求。其中水平2是語文學科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依據,水平4是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水平5則是為對語文課程更有興趣的學生所設的較高要求,修習情況僅供參考。可以說,語文學業質量標準既是語文學科考評的標準和依據,也是指導語文教學的標準和依據,為語文教學的轉型和發展帶來了一股溫暖的春風。語文學業質量標準能否推廣、能否落地生根,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效果??荚囋u價改革是形成核心素養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考試評價體系和機制,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才有保障。
參考文獻:
[1]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余文森.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王姣姣.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教師讀本[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7.
作者:丁梅榮 楊生棟 單位:寧夏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