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閱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對高中學生來說,閱讀占了高考試卷的四分之一。而高中英語教師最應該教授學生的是處理分析信息的能力。現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進行了淺析,并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希望對英語教師在處理閱讀理解時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建議
能夠英語閱讀是高中生必須擁有的一項技能,閱讀有助于擴大高中生的詞匯量,提高語境分析的能力和概括理解的能力。重點培養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規定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文化積累,理解以及運用技能的基本方法。高中生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就會在閱讀過程中減少時間的浪費,為其它部分留下充足的思考時間。但是在現今的教育中,高中英語閱讀存在著一些問題,下面筆者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教師方面
(一)教學觀念沒有得到更新。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依舊停留在以往的“只要教會學生文章內容,題能做得出來就行”中。教師每次上課都像做任務一樣,只是單純地帶領學生翻譯文章,做文章后的習題,而不是重點分析一下出現的句型和語法,對語篇語義的理解不夠深刻。這樣教學并不能教會學生閱讀技巧,反而會使學生過度依賴教師。
(二)過于應試化。眾所周知,在中國高考是一個改變命運的途徑,所以教師經常會告訴學生分數的重要性。這就導致了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只講授高考所考的閱讀理解類型,比如說高考的閱讀理解只考敘事類文章,那么高中英語教師就只對此類文章進行剖析和講解,對于高考不考的科技創新類文章則選擇跳過。這種教學過于應試化,并不利于高中生的情感價值的培養。
(三)過分依賴書本教材。筆者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有些教師只講書本上的內容,一篇文章分析好幾天,但是極少給學生做課外閱讀,更別提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了。這樣講授閱讀雖然有針對性,一篇文章理解得夠透徹,但是學生的閱讀量得不到提高也是不可取的。
二、學生方面
(一)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大多數高中生的通病是遇到不會的單詞就查字典,一篇文章要讀好久,有的學生還存在著用手指指著文章讀,發出聲音大聲朗讀等不良閱讀習慣。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大大增加了閱讀時間,減慢了閱讀速度,一旦形成習慣會使學生在考試時出現答不完卷子的現象。
(二)做題量不夠,沒有耐心。有的高中生平時做的題量不夠,整張卷子一共有四個閱讀理解,做到第二個的時候就做不下去了,第三個就開始胡亂寫。這就是做題量不夠,沒有鍛煉出耐心的表現,這樣會嚴重影響高中生的答題準確率,同時也不利于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
(三)詞匯量不夠。很多高中生的通病是詞匯量的問題,閱讀時單詞不懂,也猜不出來是什么含義,尤其是科學技術方面的詞匯,高中生在做科學技術類的閱讀時很難讀懂文章。科學技術類的詞匯不夠直接導致高中生對科技類的文章有抵觸心理。
三、對教師講授閱讀方法的幾條建議
(一)教會學生查找關鍵詞的能力。一篇文章的關鍵詞一般都置于每段的段首或者段尾,但有些詞語和句子是帶有迷惑性的,這就考驗學生的辨別能力,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準確地找出每段的關鍵詞,推斷出文章的主旨大意。
(二)教會學生對不認識的單詞根據上下文含義進行大膽推測。有些單詞很長,較為復雜,比較生僻,還有的單詞在語境中是互為反義詞或者近義詞,教師可以教會學生根據上下文的語境猜測這個復雜單詞的含義,從而達到理解全文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適當的表揚,鼓勵學生不要害怕出錯,多帶學生進行猜詞訓練。
(三)帶領學生了解各國的文化背景。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有些閱讀文章會從國家的文化背景出發,所出的題目也是設置很多的混淆項目,高中生如果有良好的文化知識積累,那么就可以迅速地找出問題的答案。這就要求我們高中英語教師對高中生的文化素養進行培養,從而能夠更好地閱讀文章。
四、結語
想要學好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尤為重要,如果教師的知道方法得當,學生積極配合響應教師,那么想要準確地理解一篇文章并不難。英語的學習是一個環節扣住另一個環節的過程,擁有處理閱讀理解的能力就能夠促進寫作和聽說能力的提高。本文對于高中英語教師所提出的幾點建設性的意見希望對教師們能夠有所幫助,這些建議不僅能夠用來提高教師的講授技巧,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愛坤.高中英語課外閱讀的探索[J].中學生英語,2018(04):48.
[2]梅原.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J].中學生英語,2018(04):85-86.
[3]于曉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調查分析[J].教育藝術,2018(01):42-43.
作者:韓雪婷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西方語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