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數學培養數學建模能力的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引言
高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旨在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讓他們慢慢具備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建模思想,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還培養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在每章數學教學開始之前,都會專門設計一個實際問題。設計實際問題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白:當他們學習完本節課的內容后,他們能利用數學模型順利的將實際問題解決掉。長此發展下去,既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又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引入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將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出來,當然,生活問題與教學內容的相結合,使得數學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數學課變得有趣起來。問題教學的運用,讓學生明白了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如:分析、研究和應用數學模型,學生不再是機械地記憶某一道數學題的解題方法,而是在數學模型的引導下,找到了數量間的關系,并進一步找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所以,高中數學教師要結合每節課的內容,合理地設計問題,并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設計實踐性較強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全面參與到數學教學中,慢慢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比如:學習“函數模型及其應用”這一教學內容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借助實例,讓學生感受建立函數模型的過程和方法,并能初步運用函數思想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在導入環節中,教師要設計如下的問題:商場“雙十一”打折,并在商場門口出示了不同的搭配方案,根據此方案,教師讓學生思考:買4件吉祥物,20瓶飲料,你會選擇哪種方案呢?買4件吉祥物,30瓶飲料,你又會選擇哪種方案呢?學生根據現實生活建立模型,他們內心的學習欲望是非常強烈的,并在構建模型的過程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最終答案。
二、注重幾何教學,滲透教學建模思想
幾何、三角形測量等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從多個方面認識建模思想,并讓學生靈活的運用數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展示數學模型的過程如下:第一步,構建數學模型;第二步,分析抽象的數學知識;第三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第四步,尋找數量之間的關系,并進行演算推理;第五步,將實際問題與抽象的數學問題相結合起來,最終找到問題的解。除此之外,列方程解應用題中也滲透著數學模型,在解決應用題時,要以所掌握的信息、資料為基礎,變形問題,使得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直觀化,從而找到解題思想。通常情況下,解題步驟如下:第一,認真分析題意,列出方程;第二,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觀察、分析、概括現實信息,構建數學模型,最終順利地解決數學問題。
三、合理評價其他能力,完善建模思想
在學習數學這門學科時,數學模型這一思想始終貫穿于其中。所以,要想讓學生靈活地運用數學建模這一方法,教師自身要具備數學建模思想。當然,數學建模思想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的建模能力,還要關注學生的其他能力,如:解決問題的能力、觀察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翻譯”能力等。當學生具備上述所列出的能力后,他們能讀懂數學語言,找到數量之間的關系,并建構起數學模型。所以,數學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其他能力,而是要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潛意識地認識到自己的建模能力,并在學習中不斷完善建模思想。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特點,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科學、合理地分析實際問題,同時還要合理地規劃教學計劃,創新教學內容,讓數學課堂變得有趣起來,慢慢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利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張立義 單位:河南省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