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數學學習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中數學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高中數學較初中數學知識點更多,對思維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學好高中數學,首先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認真求實,一步一步穩扎穩打。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學習;學習方法
當今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知識總量正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長。一勞永逸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終身學習,在這種背景下學會學習成為了時代和人類發展的需要。對一名高中學生而言,就必須具有終身學習和終身接受各種教育的能力,這種能力正是終身教育倡導者們所提倡。接下來,我將從幾個方面談談個人在高中數學的學習方面的一些策略方法。
1改進學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實大家的學習能力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不過,我們可以像成績好的同學多學習。改進學法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積累過程,一個人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遭遇挫折產生疑問,不斷地總結,才有不斷地提高。“不會總結的同學,他的能力就不會提高,挫折經驗是成功的基石。”學習要經常總結規律,目的就是為了更一步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聽課習慣。聽是主要的,聽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師講的關鍵性部分聽懂、聽會,聽的時候注意思考、分析問題,但是光聽不記,或光記不聽必然顧此失彼,課堂效益低下,因此應適當地筆記,領會課上老師的主要精神與意圖,五官能協調活動是最好的習慣。在課堂、課外練習中培養作業習慣,在作業中不但做得整齊、清潔,培養一種美感,還要有條理,這是培養邏輯能力,必須獨立完成。可以培養一種獨立思考和解題正確的責任感。在作業時要提倡效率。
2養成自學的習慣
自學一般包括課前預習、課上筆記、課后溫習、考前復習四個環節。課前預習看書時,通常是為了尋找自己疑惑不解的地方,做好記號,這樣在老師教授新課時可以重點聽講,從而提高了聽課效果。聽課期間不僅要聽,還要第一時間動腦思考,將自己一時間有困惑的問題和老師講解的經典習題記錄下來,課后再看一遍,如果仍有疑惑則要立即向老師請教解決,切忌拖延滯后。課后溫習是一個嘗試回憶上課內容的過程,回憶老師上課的思路、重點,在確定將所學知識基本掌握以后再選擇適量的習題操練。考前復習時,應以課本、筆記本、錯題為主,不適宜做大量習題。這樣認真實踐好每個環節,牢固掌握,對考試自然更有自信。自學時我們最好適當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養成良好學習風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更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在討論中,有時也許能發現自己平時忽略了的但確實存在的問題,有時對于同一題,不同的學生會思考出不同的解決方法,這樣收獲的就不僅是回答一個問題、解出一道題了。
3先立足于通法,再開發新能力
說到數學的復習問題,我們應該首先掌握基本通用的解題方法,一開始不應該盲目去追求技巧性很強、奇特新穎、比較繁瑣的解法。數學復習的目的是為了梳理我們所學過的知識點,縱向與橫向地將知識進行整理、總結、歸類,系統地整體地整合所有知識點,建立新的知識網結構,讓自己取得全面地提高,清晰地把握總體上的知識體系與脈絡。數學復習過程中關鍵問題是把握住知識的主干,掌握重點知識,在扎實的運算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下,去多動腦筋,開發新的解題方法,更全面地提高解題能力與解題技巧。
4嘗試練習,尋求方法
所謂的嘗試練習是指我們先對課本中的例題進行獨立解決,而不是先聽老師講,自主進行探索嘗試學習。這種學習需要教師的安排和配合,在嘗試練習的環節,同樣可以分小組討論。同一組內的學生相互幫助,共同商討,不僅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學習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發揮。在小組討論之后,教師可以因勢利導,開展組與組之間的交流,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展示自我,肯定學生的獨到見解,并鼓勵學生相互爭辯。這種形式的交流,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來說是一種鼓勵、肯定;對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來說,則是一種啟發、幫助。通過這一系列的討論,學生不但學會了應該學會的知識,而且由于這些知識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分析、討論而得到的,所以記憶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徹。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因此,當教師沒有主動安排這種學習方法時,我們可以自己將其安排在預習環節來進行,從而增強我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5系統復習,串聯知識點
數學這門課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理科學科,作為學生不容易發覺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與關聯。所以,在進行復習的時候,我們應該加強整理和綜合學習的知識點,從而掌握其中存在的關聯,這樣可以讓我們全面系統地認識整個所學的知識。在進行復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概念、定理、公式等串聯起來,要么以列提綱的方式,要么以圖片表示的方式,使自己達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較好的復習效果。例如,進行圓錐曲線的復習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一張表格:橫行表格上分別寫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等曲線;縱行分別寫上定義、焦點的位置、圖像形狀、標準方程、參數a、b、c的關系、對稱軸方程、頂點坐標、焦距、離心率e、準線方程、漸近線方程、焦半徑長、已知斜率為k的切線方程、過曲線上(x0,y0)的切線方程、通徑等一系列相關性質。系統地將表格認真完成,對照表格進行復習,這張表有利于在復習時進行區別、對比,進而對知識做到全面掌握。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我們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建立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主動的參與課堂,進行主動的學習,在教師的輔助下多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學習,以便我們更能高效的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我們還應當在掌握新舊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充分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老師的幫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中,不斷提高學習成績,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林嵐.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學習評價方法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劉曉燕.對高中數學學習方法的探究[J].學周刊,2012,(32):54.
[3]高爾名.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指導方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12):128.
[4]趙成懇.高中數學主體性教學法的模式構建與實踐探索[D].廣西師范大學,2002.
[5]楊麗英.高中數學學習困難的成因與對策[D].福建師范大學,2001.
作者:趙子貞 單位:河北內丘中學高二(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