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高中數學在教學方式上以講授法為主
高中數學在開展過程中由于學生數量龐大,大多采用大班化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高中數學的教學以傳統的講授法為主體,教學手段還是采用“黑板+粉筆”的傳統方式。教師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上存在低效甚至無效的狀態。在高中數學的課堂上經常出現以下畫面,教師在講臺上講解數學試題,學生在下面看小說、玩手機、聊天、睡覺,這樣高中數學不再是師生以數學知識為內容的交流和互動,而是教師個人的展示活動。
(二)高中數學重機械訓練輕自主建構
受到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高中教育對學生數學知識的評價集中在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測定上,這就引導高中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解題能力,注重學生依葫蘆畫瓢的解題訓練。例如,函數的學習過程中,大多數教師的課堂教學知識的模仿性,表現為能夠正確地講解知識點,準確的解釋函數的基本表示方法和不同函數的畫圖法、圖形特征以及其他與此教學知識相關的練習。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沒有建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鏈接,沒有真正理解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方法,而依靠在機械模仿中掌握,顯然是費時費力的。
(一)利用信息技術呈現傳統教學手段無法呈現的內容
高中學生的思維特征是抽象邏輯思維,因此數學教學在內容的社會上也突出抽象性和立體型,這些數學知識是對生活中數學關系的高度提煉,在生活中已經不能夠找到具體的生活原型可以為學生提供觀察和學習的視角,造成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困難,而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和動態感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例如在《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學習將代數的函數知識與幾何的圖形關系相結合,這就對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出了要求,既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函數知識,又需要學生根據直線和圓不同的位置關系進行運算。教師通過PPT動態的展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使學生明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包括三種,然后根據直觀的位置關系進行運算,就減少了學生在運算過程中受到不同位置關系的干擾,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學生的難度,將新的知識(直線和圓的關系)與學生的已有知識(函數知識)相聯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二)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高中數學課堂是傳授新知識的課堂,但是相對于學生而言的,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水平上進行自主建構,對新知識進行同化和順應的過程。因此,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展開,促進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探索、發現、獲取、驗證,對數學知識的自主建構和主動學習,以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雙重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網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并不能夠完全理解新知識,這就需要學生借助網絡資源進行信息查找,利用網絡進行同伴交流,從而促進學習的有效開展。例如在《統計圖表》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結婚年齡變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自己祖父母一輩的結婚年齡、父母一輩的結婚年齡和自己兄弟姐妹的結婚年齡,然后引導學生將數學以表格的形式輸入電腦中,然后用圖表的形式將分析結果表示出來,并算出每一代中平均的結婚年齡、中位數、眾數等,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在這個過程中運用了什么樣的抽樣方法,這些數據都從哪些維度進行了分析等。學生在自己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統計資料的搜集,利用信息技術展開關于數據的分析和學習,這就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聯系,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知識建構。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傳統的機械學習和講授制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發展并重的要求,必須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展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
作者:邱穎 單位:平度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