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合作學習高中生物教學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對合作學習的認識
早在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就已經出現了合作學習這一教育想法,到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這一想法得到廣泛關注并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發展成一種提高學生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的重要教育策略。而我國引進并研究合作學習,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這種教育策略對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有力的沖擊,促進了我國教學質量的提高。合作學習就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而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主要由2~6名成績不同、能力各異的學生組成小組,各小組之間水平要盡量保持平衡,通過合作來共同研究學習問題或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以此來提高個人能力,促進整體成績,獲得小組獎勵。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基因遺傳問題,將全班分為幾個小組,注意每個小組內都應該有生物成績較好和較差的學生,讓他們彼此促進,然后讓他們進行收集資料、總結討論,在上課時讓每小組選一個人進行總結發言。
2合作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生物這門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理科課程,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實際經驗的獲取能力以及觀察自然的能力,此外,作為一門理科課程,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方式更加不適合,應該更多的培養學生對知識理解性、經驗性的獲得。合作學習提供的一種自由的學習氛圍,自己動手實驗,自己動腦思考的學習方式有利于生物這門學科的學習,此外,通過合作交流能夠互相促進,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可以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交流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各自分工,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整個研究學習過程當中,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例如,在講到細胞這部分內容時,由于學生肉眼看不到細胞,所以如果單純的只靠教師講,學生很難有深刻的認識,只是死記硬背下來教師對細胞這一生命基本單位的表述,但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親自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了解細胞結構、分類等內容,將會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由于合作學習是通過小組形式進行學習交流的,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有各自的分工,因此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彼此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對人際關系的掌控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還能夠鍛煉表達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但教師的指導、引導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在學生剛開始接觸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該合理分配小組成員,安排負責人,充分照顧生物基礎欠佳的學生,同時,在發現有學生對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產生排斥心理時應良好疏通,培養學生傾聽交流能力。在學生進行交流總結之后,教師應該給予肯定性鼓勵,并關于其總結內容進行點評分析,綜合整理,使學生能夠在自我理解之后得到理論性升華。
3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策略
合作學習對高中生物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說要將合作學習作為教學的唯一手段,因此,應該選擇合適的時機運用合作學習。例如教師在教授一些需要通過實驗操作驗證結論的內容時,可能通過合作學習進行實驗操作。在教授規律性知識的時候,可能通過合作學習進行規律的總結,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接受。此外,當教師授課學生無法理解或出現歧義時,可以通過合作學習進行交流,讓學生在組內討論中整理思路,理解授課內容。在進行合作學習時,應該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動手實踐、互相交流為第一位,教師主要起到引導作用,在給出學習目標后,不要過多指揮學生實驗交流,讓學生自己思考,找出問題的答案。合作學習的內容制定也應該符合高中生物教學大綱,對一些有難點有疑問,又具有實踐性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理解。
4總結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能夠很好的彌補傳統教育方式的弊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思考、樂于動手的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與人交際、合作交流等非認知能力,從而使我國生物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覃道 單位:廣西自治區河池市東蘭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