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物材料商業化問題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以生物材料商業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為研究話題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首先,分析了生物材料的基本概念,其次,明確了強調生物材料商業化發展的現實意義,再次,剖析了生物材料商業化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我國生物材料商業化發展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生物材料;商業化;問題;對策
一、強調生物材料商業化發展的現實意義
之所以生物材料的研究已經開發工作受到各個國家的廣泛關注就是因為其潛在的明顯效益。對于生物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屬于世界高新技術關鍵新材料領域的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快速變遷,我國經濟以及各國經濟都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升,同時生活節奏也不斷加快,各類疾病,自然災害,工傷等發生概率大大增加,關注與人體組織以及器官再生和修復的生物材料的研究社會意義突顯。人口老齡化程度地加劇是世界范圍內面臨的問題,也直接促進了生物材料的發展。生物材料制品價格高,附加值高,獨占性理想,潛藏的市場效益巨大。為此致力于生物材料商業化發展研究有著十分顯著的現實意義。
二、生物材料商業化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先進的研發技術手段
我國生物材料商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就是沒有先進的研發技術手段,研發能力本身就是衡量科技型產業發展的指標。我國生物醫藥企業研發投入普遍不高,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顯著。種子企業數量雖然龐大,但是不集中,研發手段也相對落后。
(二)生物產業和農業經營規模化程度不足
生物產業以及農業經營規模化程度也不理想,隱含其中的農業用地較為細碎,耕地資源以及淡水資源明顯缺乏,導致生物基產品成本較高,難以取得理想化收益。
(三)全生物質模式面臨著技術和管理雙層考驗
全生物質模式無論從技術層面分析還是從管理層面分析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生物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可再生物質,只有可再生物質深入開發并且得到合理的循環利用才能夠保障良性發展。全生物質模式優勢顯著,實現農林主副產品的優化利用,有效利用各種有機廢棄物,最大限度地降低垃圾產生率,這樣一來物質以及能量的循環利用目標就順利實現,有利于實現生態以及環境的和諧發展。但是我國生物質產量分布并不集中,為此全生物質模式面臨的挑戰較大。
(四)綠色消費習慣有待于養成
促進生物材料更好地實現商業化,離不開廣大消費者的支持,只有消費者養成綠色消費習慣,才有生物材料的發展市場。但是很明顯,我國消費者綠色消費習慣仍然有待于養成,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消費者的綠色消費理念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三、我國發展生物材料經濟的基本需求
發展生物材料經濟是產業轉型綠色化發展需求,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步入新常態,粗放式增長模式朝著高質量發展模式轉變,需要發揮生物技術以及農業,信息,能源,工程等方面的優勢,強調集約化農業和相關可再生生物質產業,將不可再生化石基產業逐步取代,化石能源消耗以及對于環境污染造成的影響大大減弱,產業和經濟體系綠色轉型的目標順利實現。關注資源安全以及可再生清潔化需求,積極尋找化石能源的替代物,發揮生物技術優勢,促進土地資源,淡水資源,耕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強化受污染水土的修復工作。最大限度的滿足國民健康發展需要,生物經濟價值鏈的高端領域就是國民健康,健康醫療是人類幸福感增強的關鍵,強調生活品質的提升,發揮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創新優勢,促進相關疾病診斷、治療、預防等手段的革新,提升人類的整體健康水平,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四、促進生物材料商業化良性發展的有效舉措
推動生物材料商業化良性發展,必須明確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目標,強調技術創新,注重創新和規制之間的平衡。
(一)促進分布式生物經濟的發展
推進分布式生物經濟的發展。我國生物資源豐富,種類較多,既有集中分布的,也有分散分布的。借助生物質價值鏈促進層級開發利用的優化模式的建立。首先,將適宜的生物質原料分配給化學品生產鏈;將適合的生物質應用到其他功能性產品上;殘余的生物質應用到發電和供熱環節。分布式生物經濟尤其適合在生物質資源富有的區域展開,所以可以將這些適合的區域作為試點。促進我國生物能源,生物材料開發利用新型模式的順利建成。分布式生物模式關注區域分布式生產接近原材料產地,更接近終端用戶;選擇網絡化智慧布局模式。減少了不必要的儲存運輸,有利于生物質原料大規模收集,儲藏,運輸成本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關注分布式生物經濟的發展,還必須完善對應的配套設施,包括入口和出口兩個方面。入口方面指的是生物質分類庫存網絡交互地圖,而出口方面則指的是生物基產品的可持續標準化建設。例如,智慧電網,ISO標準對接等都是涵蓋在其中。
(二)發揮綠色政策的引導優勢,促進生物基產業發展
綠色政策引導優勢強化突顯,推動生物基產業的良性發展。生物基產品產業化初期,必須關注系統性配套綠色政策支持的引導,例如,綠色采購政策,市場準入政策,稅收政策,綠色消費習慣相關的政策等都包含在其中。其中要格外關注“高碳”消費習慣,也就是青睞于一次性化石基包裝材料,這種消費習慣范圍廣,表面上嚴重缺乏科學技術含量,可以應用綠色消費習慣和態度計劃控制,促進綠色生產以及綠色消費理念的倡導。樹立消費者選擇將來可以使用可再生原材料完成生產的產品,生物基產品公眾意識需要進一步強化,綠色消費模式被推崇和認可。
(三)重視生物經濟平臺的搭建
促進生物經濟各類技術平臺建設,為綠色產業體系的構建奠定扎實的技術基礎,實現以化石能源為主要原料的眾多產業朝著綠色發展方向轉型。關注生物技術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技術的融合,這樣一來生物經濟的集成創新目的才得以順利實現,高度關注技術平臺的搭建,是由于生物經濟基礎技術,新興技術通用性,農業,食品,健康醫療,生物能源,環境生態等多方面生物質關聯產業共同的生物質基礎決定的。高效地建立起生物經濟技術平臺,推進綠色產業體系良性發展,奠定扎實的技術基礎,實現以化石能源為主材的很多產業綠色轉型的目標。
(四)倫理問題理性看待
應該從發展層面以及進化層面理性看待倫理問題。生物安全以及生命倫理問題仍然是生物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例如轉基因食品相關倫理。風險是危害程度和危害發生率的乘積,轉基因食品即使是危害程度大,但是危害發生率低,商業化應用的事實更是數不勝數,但是沒有出現有害案例,可以將其風險看為零。對待這些問題必須理性看待,這也是生物材料商業化良性發展的前提條件。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生物材料商業化發展是生物材料發展的大趨勢,但是從目前發展形勢來看,面臨的困難重重,必須進一步明確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境,注重創新發展,理性看待生物材料商業化,找準發展突破口,推動生物材料商業化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玉春.生物材料商業化艱難推進[J].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2011(3):41-43.
[2]楊曉芳,奚廷斐.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評價研究進展[J].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2018(1):128-133.
[3]張興棟,蔡開勇,張璇.生物醫用材料展現經濟轉型步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9(22):52-53.
[4]王勃生,孟慶恩,高振英,楊志偉,李曉光.生物材料的戰略意義及近期發展方向[N].材料導報,2016(3):1-5.
作者:羅愛民 單位:中煤地質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