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啟發式教學符合對學生知識和綜合能力素質全面發展的要求,本文從相關教學案例出發對啟發式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興趣
作為高中課程體系的組成部分,生物一直是高考的重要科目。雖然新形勢下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方法不斷推廣,但是仍然有大部分課堂依舊采取傳統的傳授方式。我們任課教師應積極融合啟發式教學,構建起有效課堂。
一、直觀形象的觀察和實驗
生物課程是一門以研究生物生命活動為基礎的課程,強調實驗的重要性,因此,生物課本質上還是屬于實驗課程,應當回歸到實驗中去。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實驗課中體驗生物知識,加深記憶,增強理解,提高學生對于該節內容的理解以及自身對于生物內容的認知,增強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學習生態系統內環境穩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觀校園綠地,順便講解有關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各種無機物和光照的內容,教師通過引領學生實際參觀既能使得學生對新的授課方式產生新鮮感,進而主動了解掌握該節內容,又能趁此機會講解完成課堂教學,加深學生對于本節內容的記憶。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實驗室模擬學習,進行試驗,通過學生的自學,外加教師指導引領,從而得出關于生態系統穩態的內容,之后令學生分組討論,之后小組之間進行互相討論,得出最終結論,以此為跳板,從而增強學生對于生態系統內環境穩態這部分內容的掌握,并且教師還可以穿插講解對于生態系統的保護,提升學生對于生態系統保護的環保意識。這種授課方式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還可以讓學生樹立自然保護觀念,兼顧了學校教育的社會責任。
二、鼓勵學生挑戰質疑權威
記得北大校長林建華在校慶上讀錯字的新聞出來之后,他自己的道歉信中表示,質疑不能推動進步,但是實際情況是,不管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是在質疑中前進,沒有質疑就不敢挑戰權威,不敢挑戰權威就不能有所進步。因此,生物課堂采取啟發式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放下老師的架子,鼓勵學生產生質疑,敢于挑戰教師的威嚴,并且教師可以在受到挑戰后引導學生采取相關實驗設備,引導學生進行實驗,通過實踐得出真實理論。在觀察人體細胞這一節內容中,教師提出人體血液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組成,而其中紅細胞是橘黃色的,這時就有學生提出質疑,紅細胞應該是紅色的,所以才叫紅細胞。這時候教師不應該拿出教師的威嚴來橫壓學生,而可以引導全班同學去實驗室,采取人體血液細胞之后,制成細胞樣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教師全程在邊上指導,一切由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動手操作,最后得出結論紅細胞是橘黃色的,這樣既可以使得學生增加對課本知識的了解,也使得教師樹立起親切和藹的形象,使得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挑戰。本次實驗之后,教師可以趁機對課本內容中紅細胞對于人體的重要作用做出解釋,比如:人體的紅細胞的主要作用是用來保存血紅蛋白,而血紅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攜帶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氧氣,教師可以繼續通過生物生命活動的聯系教授學生關于細胞線粒體的知識。教師通過鼓勵學生挑戰權威而進行相關教學,形成了從紅細胞到血紅蛋白再到線粒體有氧活動的一系列知識串聯。這樣不但促進學生培養質疑精神,還可以形成知識串聯,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
三、結合實際設置啟發式趣味問題
生物課程歸根結底是需要聯系到生活實際之中去的,而根據生活實際設置相關啟發式問題則不失為啟發式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設置的啟發式問題需要有基本的相關原理,但是答案必須是開放式的答案,否則很可能起到相反作用。啟發式問題所包含的生物知識以及結論需要符合生物課堂相關原理,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或者可以促進學生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結構。在遺傳相關的課堂內容中,就“遺傳信息的攜帶者”這一節內容,教師可以采取相關諺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始,這些知識很明顯是調動了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并且為學習新的生物知識搭建基礎框架。課堂教學的進行正是在這種問題的解決中一步步推進的,顯而易見的是,這需要教師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來豐富問題的內容,這類問題通常是屬于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固定。在學習細胞中的糖類這一節內容的時候,可以問及學生家庭早餐吃的什么,吃什么不容易餓,或者是吃什么最容易精力充沛,然后再根據生物課堂的連續性特點對以往“淀粉的分解”這一節內容進行回顧與補充。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后分別對比男女生的差別,有關于食物攝取營養的相關知識,并且給予學生一定的用餐建議,既讓學生學習到了相關知識,又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因此,采取直觀形象的實地體驗方法,外加實驗室模擬試驗,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生物學習,不但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加深學生的記憶深度,以此啟發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和生物學習成績。
作者:楊紀玉 單位:山東省棗莊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