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歷史教學民主意識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中時期,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主辨別事物的能力,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也處在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中,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對學生、對社會有著極大作用。歷史是一門幫助學生認識人類文明的課程,極具人文素養,在培養學生民主意識方面有著自身的學科優勢,也是培養民主意識的有利平臺。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民主意識
民主意識的內涵包括:平等意識、人民主權意識、權利意識、責任意識。高中歷史教材中包含的與民主意識相關的內容較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善于挖掘出這些資源,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
一、在教學目標中體現民主意識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在其中加入“民主意識”的教學目標,這樣就能為課堂教學規定方向,為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保駕護航。如學習“卓爾不群的雅典”這一內容時,筆者便在教學方案中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并能客觀評價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過程與方法目標:1.學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設過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體表現、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這三個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內涵。2.學生通過分析教師提供的情景中的人物行為,對于本課知識能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及其特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公民意識;2.通過評價雅典民主政治利弊得失,引導學生認識民主政治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感受人類文明的源遠流長。這樣就能確保學生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同時,樹立起正確的公民意識。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
1.討論法
討論法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下分享自己對某個歷史事件的看法,以此來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且討論法教學本身便可以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運用此種教學方法。如,學習“羅馬人的法律”這一內容時,筆者就圍繞這樣一個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請同學們想一想,①如果你是當時的羅馬法官會怎么判呢?②如果你是平民面臨上述的情況,你是否愿意,當你的權利受到不公正的損害,你會怎么做呢?”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既能明白權力的重要性,也會明白人權的重要性,更能明白在一部法律形成的過程中,所需要付出的犧牲與代價,這樣他們就會對法律產生敬畏感。在課堂上使用“討論法”教學,不但能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能凸顯出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而且通過討論,學生對當堂所學知識也就會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潛移默化中,他們的民主意識也就會得到培養。
2.情景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善于應用各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進入適當的教學情境,如此,學生才能更加理解教材內容,他們的民主意識自然能也能得到培養與發展。如,學習“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這一內容時,筆者首先給學生播放了《黃河頌》這一首歌,讓學生感受到磅礴的氣勢,之后,筆者又播放了《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讓學生在歌聲中,感受革命先烈的辛苦與鮮血,從而激蕩起學生胸中熱愛祖國的熱血。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的愛國熱情就會得到增強。再比如,學習“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這一內容時,筆者就給學生播放一段反映舊時期社會禮儀的視頻,比如,見面要磕頭、請安,稱呼要稱其為“老爺”、“大人”等;再與新中國成立之后的視頻進行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平等”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對學習本章節的歷史產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更加愿意去學習這一節的內容,且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對于平等的理解會得到加深,這有利于養成他們的平等意識。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借助語言描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這樣一來,學生的民主意識就能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得到很大提升。
三、通過課外實踐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
傳授知識不應該只是局限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大膽將學生帶出課堂,讓學生通過課外實踐培養自身的民主意識。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走訪基層組織,讓學生對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職權所在,從而對權力以及權力行使這兩個知識點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其次,教師還可以開展與“民主意識”相關的知識競賽等,讓學生在回答各種問題的過程中,不但體會到學習知識的樂趣,還感受到團體力量的強大,這樣一來,學生的團隊責任感也能得到極好的培養。最后,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開展歷史辯論賽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如學習“辛亥革命”這一內容時,筆者就設置了一個辯題,“武昌起義的爆發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讓學生圍繞這個辯題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辯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也能體會到群眾對“民主”的渴望。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努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挖掘教材內與民主意識相關的內容,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上與教師形成良好互動,從而為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奠定基礎。參考文獻:
[1]吳代城.淺議民主教學在中學歷史課堂中的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09(09).
[2]陳林.歷史課堂應加強對學生民主意識的培養[J].當代教育論壇(校長教育研究),2008(04).
[3]《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正瓊 單位:四川省儀隴中學校